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其二一二
發之白兮高峰早雪,
目之青兮古澗先秋。
月炯炯兮自有光通犀角,
草蒼蒼兮誰能硬按牛頭。
發之白兮高峰早雪,
目之青兮古澗先秋。
月炯炯兮自有光通犀角,
草蒼蒼兮誰能硬按牛頭。
斑白的發絲,如同高山上提早飄落的白雪;清亮的雙眼,恰似古老山澗里先至的秋寒。明月朗朗,自然有光芒穿透犀角般通透;野草蒼蒼,誰又能強行按住牛的頭顱?
高峰早雪:以高山早降的白雪比喻斑白的頭發,突出白發早生的特征。
古澗先秋:古澗指幽深的山澗,先秋形容秋意早至,以此比喻眼神清冷如秋。
犀角:傳說犀牛角中心有白紋貫通兩端,能透光,此處以“光通犀角”形容月光清澈通透。
硬按牛頭:禪宗常用典故,如“牛不喝水強按頭”,比喻強行干預他人本愿。
此詩為宋代禪僧為禪人或化主(負責寺院化緣事務的僧人)寫像贊而作。像贊是為畫像題寫的贊語,多通過自然意象贊頌其禪修境界。宋代禪宗興盛,此類作品常見于禪宗語錄文獻,反映了當時以詩喻禪的文化風尚。
全詩以白發、青目、明月、野草等自然意象為引,結合禪宗典故,贊頌禪人順應自然、不被強求的修行境界。語言凝練含蓄,禪意濃厚,體現了宋代禪詩“即景說禪”的典型特征。
四十三年處世中,夢中成夢又成空。今朝撒手還歸去,木馬頻嘶物外風。
喜見君心有歲寒,閉門終日對瑯玕。相逢不具香嚴眼,祇作敲風帶雨看。
神霄年命大難知,頭白升天歲已遲。六詔烽煙環甲會,九游搖動散兵旗。禍成火井當天子,誤到文章貶國師。自起匡郎本無礙,過勞張許構鴻詞。坐領蓬山四五春,好年華去最關情。招魂福殿汗神宇,觴客天廚起鬼兵。叩馬苦無濱海士,從龍何止后宮臣。嵩呼萬里雷鳴合,耳底隆隆尚有聲。鯨石通靈海氣腥,文章誰任祭蜻蛉。旄頭野戰降梟將,附耳讒言聽小星。選帝紆尊咨岳牧,尉佗翻案問朝廷。蠶絲有路穿秦蜀,何必開山殺五丁。五幡歸命八旗降,海宇清平大業張。嗜好累人兒女氣,金錢役物少君方。藩侯錫麥風符瑞,島客神仙賣帝王。馀位太贏龍體縮,此回甘苦最難當。
此花習氣愛巉巖,不受紅塵點碧衫。地把鷲峰移境界,天教蟾窟墮塵凡。瑤林摵摵敲殘玉,金屑霏霏貯滿函。月影徘徊花影亂,待攜雙盞與君銜。
雨雪相仍勢未休,禦寒惟酒勝重裘。誰知旱久猶乾涸,不見玉泉東向流。
卉服但余鳥跡,蓬山那有仙京。日出僭稱天子號,蠶食翻渝上國盟。神人憤共盈。海水垂天皆立,火云射地通明。萬翼回旋風雨勢,千里遙聞霹靂聲。芙蓉峰已傾。
已獻金湯又返鋒,師奔山市甲猶衷。鼠曾守隘機潛伏,猿欲投林計已窮。祭纛有靈嗟二將,死綏無愧慨孤忠。渡瀘露布誰人筆,謾詫當時制帥功。
雪凝霜降不肯春,花神豈類婦人仁??狭裟旰蠊┣逅?,分付東風與主人。
反手風云叩帝扃,衣冠誤戀舊朝廷。高臺王座留孤月,舊壘殘槍殞大星。亂世歌謠千里草,美人蹤跡九秋萍。詞箋散漫興亡事,戲舉群龍組一經。老木荒祠碧草斜,鳴蜩多事問官蛙。江神解佩珠仍杳,漢女還釵玉有瑕。小草蔓延滋劫火,青藤代樹點秋花。明知不是安龍咒,強向蘆叢學畫蛇。秋墳新死九男兒,大眼蓬心盡可訾。敗耒犢無遵軌識,跳波魚醒出群思。蒼頭持髻懷先古,赤手探珠笑島夷。獨有啼兒與孀母,一聲聲淚點銅墀。
招隱誰招到碧巖,自嫌黃綬映青衫。月光童子分根柢,金粟如來混圣凡。勝賞莫辭空百盞,麗酬不記達千函。竦身便脫塵埃去,徑上清虛謝轡銜。
載酒無如君最頻,年來緣底斷音塵。只應咫尺譙門住,也學兵廚不送人。
離別經秋,此心長怨,迢遞天水。暗數狂悰,有時夢見,門掩金張里。誰知窗下,寒梅破萼,有分共伊一醉。蘭釭畔、分明照影,轉憐恍然如寐。簽鳴漏促,悤悤難盡,當日萬千情意。斑濕筠箋,香銷鈿合,惟貯盈盈淚。霜風飛剪,征車催去,替把繡茸親被。自今后,悲歡幾度,更煩細記。
松篁團野色,葭薍接江氛。芳菊開新雨,晴天掃片云。村醪過寺共,風袂轉山分。邂逅梅夫子,清談得致勤。
河之水,悠悠去。我不如,水東注。我有孤侄在海浦,三年不見兮使我心苦。采蕨于山,緡魚于淵。我徂京師,不遠其還。
滔滔一水會襄流,派接均房密運籌。虛舫設機要吊屈,危檣抵壁暫安劉。千兵效死旌麾合,一將捐生介冑浮。獨溯長橋猶不暝,為持忠節報凝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