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國弦
西蜀稱天府,由來擅沃饒。云浮玉壘夕,日映錦城朝。南尋九折路,東上七星橋。琴心若易解,令客豈難要。
西蜀稱天府,由來擅沃饒。云浮玉壘夕,日映錦城朝。南尋九折路,東上七星橋。琴心若易解,令客豈難要。
商音姓,鳴忌在離方。角姓兌干宮震巽,羽防坤艮及中央,徴姓坎方殃。
(天子出取天子姓,不出只以主將姓幷日干為主,以八方生尅斷。訣云:甲乙兌干方,丙丁坎上當。戊己防震巽,庚辛離有殃。壬癸艮坤位,中央總不祥。我尅他軍敗,他尅我軍傷。生他雖用計,生我自投降。上天昭應驗,良將細推詳。)
密云見,踴躍若傾河。
或(辛本作“忽”)有雷聲先大作,其時有雨也無多,說處莫(川本作“沒”)偏頗(辛本作“說出遍遍無。”)
青山白云父,白云青山兒。
白云終日依(一作“倚”),青山都(一作“總”)不知。
欲知此中意,寸步不相離。
(見《祖堂集》卷二十)
日光暈,暈珥有陰風。
左右并同為吉兆,三般變動日時逢(京本作“同”),日月在羅籠。
(日邊耳,經曰:日有抱暈于野,皆有降軍降將至也。)
無云氣,天色十分晴。
驀地一聲如雷響,或如霹靂野雞驚,龍出沒災刑。
(經曰:“謂之天鼓,亦主兵火。”又曰:“龍出。”)
濟旱惟宸慮,為霖即上臺。
云銜七曜起,雨拂九門來。
綸閣飛絲度,龍渠激霤回。
色翻池上藻,香裛鼎前杯。
湘燕皆舒翼,沙鱗豈曝腮。
尺波應為假,虞海載沿洄。(同前)。
山花頭上插,濁酒口中斟。
醉眼看醒漢,忙忙盡喪真。
竟辭圣主宮中詔,來赴遺民社內期。
蛇貫道,白赤動(京本作“助”)軍情。
必有賊兵攔道路(京本作“捫路道”),
只宜盤泊賞軍兵,不久卻回程。
(但有異色之蛇攔路,回師罷戰,大吉。)
日四耳,頂上即為冠。
兩下為纓須盡日,下為履象不為權,回報日須端。
(經曰:“日上為冠,下為履,兩下為耳,長而為纓,朝抱日吉。”)
占日月,主客要先知。
晝把(京本作“犯”)太陽將作主,夜憑星月驗安危,客認(京本作“與”)氣隨時。
(日月星為主,云霞氣為客。)
兵(首本作“風”,此從辛本)發日,風雨逆沾人。
天意示(辛本作“欲”)知教我記,不須前進恐危身,見陣潰亡軍。
(《軍行志》:如行軍見暴風猛雨,倒折旗鎗,大雨不止者,天之怒也,軍不可進。宜待天象和明,別擇日時門戶,軍行方吉也。)
鎗旗戟,無故倒交加。
象主病災如臥草,四門宰犬瀝田沙,子候(京本作“后”)設施佳。(子時以犬血瀝四門地上。)
如是之法,佛祖密付。汝今得之,宜善保護。
銀盌盛雪,明月藏鷺。類之不(《五燈會元》卷十三作“弗”)齊,混則知處。
意不在言,來機亦赴。動成窠臼,差落顧佇。
背觸俱非,如大火聚。但形文彩,即屬染污。
夜半正明,天曉不露。為物作則,用拔諸苦。
雖非有為,不是無語。如臨寶鏡,形形(《五燈會元》作“影”)相覩。
汝不是渠,渠正是汝。如世嬰兒,五相完具。
不去不來,不起不住。婆婆和和,有句無句。
終不得物,語未正故。重離六爻,偏正回互。
疊而為三,變盡成五。如荎(《五燈會元》注:“徒結切”)草味,如金剛杵。
正中妙挾,敲唱雙舉。通宗通途,挾帶挾路。
錯然則吉,不可犯忤。天真而妙,不屬迷悟。
因緣時節,寂然昭著。細入無間,大絕方所。
毫忽之差,不應律呂。今有頓漸,緣立宗趣。
宗趣分矣,即是規矩。宗通趣極,真常流注。
外寂中謠,系駒伏鼠。先圣悲之,為法檀度。
隨其顛倒,以緇為素。顛倒想滅,肯心自許。
要合古轍,請觀前古。佛道垂成,十劫觀樹。
如虎之缺,如馬之馵(《五燈會元》注:“之戌切”)。以有下劣,寶幾珍御。
以有驚異,黧奴白牯。羿以巧力,射中百步。
箭鋒相值,巧力何預?木人方歌,石女起舞。
非情識到,寧容思慮?臣奉于君,子順于父。
不順不(《五燈會元》作“非”)孝,不奉不(《五燈會元》作“非”)輔。潛行密用,如愚如魯。
但能相續,名主中主。
金晝現,名號是經天。
其分用兵兵必罷,未曾動處卻兵連,人馬滿郊田。
(已動敗,未動易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