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馬粹老四明雜詩聊紀里俗耳十首 其七
稻飯雪翻白,
魚羹金斗黃。
鮚埼千蚌熟,
花嶼一村香。
海近春蒸濕,
湖靈夜放光。
北窗休寄傲,
大隱即吾鄉。
稻飯雪翻白,
魚羹金斗黃。
鮚埼千蚌熟,
花嶼一村香。
海近春蒸濕,
湖靈夜放光。
北窗休寄傲,
大隱即吾鄉。
米飯像雪一樣潔白翻涌,魚羹如金斗般泛著黃光。鮚埼一帶千萬只蚌殼煮熟,花嶼村飄滿陣陣清香。靠近大海春日潮氣蒸騰,湖中的神靈夜晚發出光芒。不要在北窗寄托傲世之情,真正的隱者之鄉就在這里。
鮚埼(jié qí):地名,位于今浙江寧波一帶,古代以產蚌聞名。
金斗:金制的斗形容器,此處形容魚羹色澤如金。
湖靈:指湖泊中傳說的靈異現象或神靈。
大隱:指真正的隱者,古語有'小隱隱于野,大隱隱于市',此處指隱于鄉土。
寄傲:寄托傲世獨立的情懷。
此詩為作者和友人馬粹老《四明雜詩》而作,旨在記錄四明(今浙江寧波)地區的鄉土風俗。創作于作者居留四明期間,通過描繪當地飲食、風物及自然景象,展現對鄉土生活的觀察與喜愛。
全詩以通俗語言描繪四明地區的日常飲食、鄉土風物與自然景觀,突出地域特色,表達了對鄉土的深厚情感,并借'大隱即吾鄉'點明安于鄉土即為真正隱世的主旨,語言質樸,生活氣息濃厚。
改席江邊寺,招攜門下人。不脩居士業,聊現宰官身。紺字幡幢古,丹樓寶座新。玄言酬永日,知是渡迷津。
藤蘿沿徑入,桃李爭春妍。幸列法王座,同參小乘禪。環江依古郭,積雨乍晴天。向晚多幽思,中流放畫船。
榆楮成陰柳四圍,病回扶坐玩朝暉。
晴空墜葉游絲罥,故壘將雛候燕飛。
已是厖涼雙鬢改,可能浩潔此身歸。
十年困躓心期倦,那更逢人話息機。
我愛張平子,賢聲眾不如。棠陰過夏茂,鳧影入秋舒。
已制吳門錦,還司城旦書。曹丘能念舊,不惜重吹噓。
列宿徵書重,干夫擁旆遲。令君青雀舫,仙吏白云司。
漢法霜同峻,吳郊雨自私。虔刀吾舊佩,脫贈為明時。
周公多藝孔多能,
徽廟才高更倍增。
除卻萬機都不會,
至今遺老話昭陵。
五馬乘春豫,看山更躡云。
旌旗沿樹入,鐘磬隔林聞。
瀑落山飛白,煙消氣結文。
題詩青壁勒,人擬鮑參軍。
每依斗柄望文軿,忽報柴關小駟停。
魂夢空勞尋酒國,煙花好共叩詩扃。
三春鶯侶遷喬木,六月鵬摶息北溟。
此際與君舒別悃,不須重憶短長亭。
倚闌誰問紫玄翁,
湘浦幽懷莫我同。
邂逅秦漁人不識,
扁舟常在水西東。
好男兒、崢嶸頭角。何甘窗下枯槁。橫腰三尺青蛇劍,風雨欲來狂嘯。吟未了。起健者班生,商略從戎好。長門官道。是萬里初程,一鞭先路,忍戀棧邊草。
西陲事,天末狼烽正照。將軍度幕征剿。燕然麟閣真機會,休負錦旌牙纛。君莫笑。王尊馭、俳佪隴坂供憑眺。沿邊蕩掃。須腳踢黃龍,腰懸金印,尚及人年少。
兩峰霽雨,正艷艷盈盈,冶鬟如笑。畫眉未了。試新黃淺綠,淡籠輕掃。翠色生生,燕子釵頭細裊。鏡奩曉。似漢殿新妝,簾捲人俏。
堤岸圖畫繞。襯麴色裙痕,暖波芳草。暮煙更好。蘸斜陽一片,水云深窈。數點嬌紅,逗出宮桃瘦小。
聽鶯早。莫教它、翠陰春老。
寂寞春光樂亦聊,
無情風雨更瀟瀟。
誰知破研生涯苦,
不減吳門市上簫。
協風陽律應,滿砌莢蓂新。
絳闕羅千衛,華燈曜百輪。
悠悠未央夜,粲粲彼都人。
萬宇今無外,登臺共樂春。
綠葉梢頭紫粟攢,
離騷經里古秋蘭。
時人誤喚孩兒菊,
惟有詩翁解細看。
客夢一回醒,三度碧梧秋。仰看今夕天上,河漢又西流。
早晚涼風過雁,驚落空階一葉,急雨鬧清溝。歸計休令暮,宵露浥征裘。
古來今,生老病,許多愁。那堪更說,無限功業鏡中羞。
只有青山高致,對此還論世事,舉白與君浮。送我一杯酒,誰起舞涼州。
米有麥有,門前桑棗槐榆柳。赍錢買水牛,收秫釀春酒。南鄰杯盤邀社叟,北鄰簫鼓迎新婦。夜戶不閉風大同,余一余三復余九。米有麥有。
米無麥無,火云日日燒肌膚。燒肌膚,汗全枯。兩足瘦損何人扶,一身屈曲如籧篨。此時勞苦不得舒,他日官吏來摧租。米無麥無。
被當當,被當當,河枯田岸高于嶂。三步四步五步車,咿咿啞啞聲不暢。一步車五人,人人各殊狀。瓶中米麥久已空,出無腰襦入無帳。亦知性命懸須臾,且向中田謀馌餉。被當當,被當當。
青溪流不極,原自相湖分。庭訓看黃甲,林棲尚白云。死無遺憾在,生有義聲聞。好伐浪滄石,他年刻誥文。
未受三牲養,俄驚兩鬢霜。悲生慈竹徑,塵掩壽萱堂。阿母書來速,仙翁譜系長。傳家孤鳳在,恩重水曹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