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李泣別圖
節旄落盡始南歸,
降虜何人尚把衣?
昔日河梁還憶否?
胡風漢月兩分飛。
節旄落盡始南歸,
降虜何人尚把衣?
昔日河梁還憶否?
胡風漢月兩分飛。
符節上的旄穗脫落殆盡才得以南歸漢朝,作為降敵的俘虜還有誰會為他牽衣挽留?你可還記得昔日在河梁分別的場景?胡地的風與漢家的月從此各自紛飛。
節旄:符節上裝飾的牦牛尾,蘇武出使匈奴時持漢節,牧羊十九年節旄盡落。
降虜:指李陵,其戰敗后投降匈奴。
河梁:橋梁,據《李陵與蘇武詩》記載,二人曾于河梁處泣別。
胡風漢月:分別代指匈奴與漢朝的風物。
此詩或為題《蘇李泣別圖》的題畫詩。蘇武(持節不降匈奴十九年)與李陵(戰敗降匈)為西漢典故人物,二人曾于匈奴有泣別之事,后世多以此為題材作畫。詩中借畫中場景,抒發對歷史人物命運的感慨。
詩以蘇李泣別為核心,通過節旄盡落、河梁舊憶等細節,勾連忠節與降虜的對比,胡漢風物的分隔,凝練表達了對歷史人物際遇的嘆惋與對家國離別的深沉思考。
青山群若好,此山何清特。如見孫登輩,高聳不可及。
山神亦喜我,輕風鳴馬勒。馬上欲高哦,才窘開口澀。
城墉半夜深,樓闕中天辟。六曲屏風張,五兩布帆屹。
蓮柄生旱陸,松角自空植。偏將司斥侯,中軍羅矛戟。
道冠不著簪,女鬟未勞櫛。碧衣翼而趨,青童拱以立。
風雨若可搖,日月去無跡。出此摹寫語,敢謂得百一。
亦欲縱筆書,南山詩見嫉。
蹇產久無賴,相羊忽有期。
野馬脫羈日,逐客賜環時。
鄉國眼中見,申肘猶云遲。
夫子獨不爾,西復到峨嵋。
初非身世謀,無淚竹枝辭。
豈是軒冕人,要路莫相疑。
歸來舊臺閣,風霜嘗路岐。
曰予有末契,斯焉定何之。
興懷白象士,復自話別離。
萬行端難渝,短軸賞新詩。
擾擾尋師苦苦忙,但求神水是仙鄉。
熒煌一鼎镕金汁,燦爛三田湛玉漿。
夜半只知真火焥,房中不覺彩霞光。
超凡一粒真堪重,始信蓬萊去路長。
阿爾多淫上帝嗔,罰為狐獸尾隨身。
只言五百年方變,豈謂三千日化神。
雷火不知何處用,犬牙同此作教親。
冤魔眷屬狐貍肖,變化妖容惑幾人。
疏翠擁高軒,虛徐欲出云。
兩楹清蔭共,一陣好風分。
偏映琴書席,難棲燕雀群。
主人憐直節,孰敢巧操斤。
孝治依文母,皇圖錫圣王。虛心思啟沃,妙選盡忠良。
近侍崇儒術,先生被寵光。周邦柱下史,魏闕紫微郎。
禁殿聯常棣,天池浴鳳凰。揮毫青瑣闥,簪筆御爐香。
德鎮千鈞重,文輝萬丈長。昌時逢式谷,吾道喜彌彰。
視草嚴宸暮,論思子夜央?;边呅寝D角,花底鷺分行。
豈但居華省,行聞上玉堂。終期袞衣拜,慰此士夫望。
秋風吹一葉,送我過東山。
山高日出遲,露重衣裳單。
爰到濟南郡,端士茝與蘭。
扁舟八月水,唱酬清且閑。
憐非郭李客,便了取詩看。
橘圃青黃星照屋,竹林修竦槊攙云。
千頭固不羨汝食,一日可能無此君。
為結茅齋依法露,欲攜藤簟洗余醺。
要來靜處回光座,閱世真如過目蚊。
一點兩點催花雨,章臺走馬無塵土。
少年去老能幾時,買笑金錢不須數。
高陽酒徒多白發,長安佳妓今老嫗。
共君把酒莫厭多,作意彊作青春主。
文章放行多氣焰,筆畫把捉無精神。
愿得神王如六通,日寫萬卷酬青春。
優游且消遣,認取本來人。
痛苦邊是妄,杳冥中有真。
煎煩徒自累,恬惔即長春。
君豈知予念,予身非子身。
一別青城翁,今經數旬朔。
天炎春氣闌,山花旋零落。
時時與攀慕,西眺步瑤閣。
無乃戀人間,笙歌正酣樂。
歸來方外儔,踐我綠巖約。
回照閃余輝,芙蓉出金削。
蕩滌真成快,氛霾不敢陰。
萬花恩澤了,二麥寵光深。
地勢瞻仙掌,河源識帝心。
馬頭迎霽色,詩句日邊尋。
師子嚬呻,象王哮吼。
云門北斗里藏身,白云因何喚作手。
三世諸佛不能知,貍奴白牯卻知有。
雨打梨花蛺蝶飛,風吹柳絮毛毬走。
聞道去年大雨雪,今年園林著花遲。
梅已寂寞桃淺深,膠序閉門那得知。
故人南來將二季,屋里衣香生春姿。
黃蜂紫蝶自顛倒,從容卻話初別時。
二季未幾能許大,我曹諱老寧非癡。
酥酪醍醐俱可口,何但療我渴與饑。
本朝亦有江金紫,誰道陳留人物衰。
使君修禊與民游,十里笙歌水面浮。
動地雄風云外起,截天雌霓雨中收。
登臺已有難并樂,擊壤寧無寡和憂。
卻憶內家新賜火,海棠無數出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