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畫九首 其二
洞簫吹徹大江風,
回首曹劉事業空。
赤壁仙翁竟何處,
青山依舊月明中。
洞簫吹徹大江風,
回首曹劉事業空。
赤壁仙翁竟何處,
青山依舊月明中。
洞簫的樂聲穿透了大江上的風,回頭看曹操、劉備的事業都已煙消云散。當年赤壁的仙人(蘇軾)究竟在哪里?只有青山依舊,明月映照其中。
洞簫:古代管樂器,此處指悠揚的樂聲。
曹劉:曹操與劉備,三國時期爭霸的重要人物。
赤壁仙翁:指蘇軾,他曾作《前赤壁賦》《后赤壁賦》,文中有‘羽化而登仙’之句,故以‘仙翁’稱之。
徹:穿透,響徹。
此詩或為明代畫家沈周《雜畫九首》組詩之一,屬題畫詩。沈周常借畫境抒懷,此詩以赤壁為題材,結合蘇軾《赤壁賦》的文化意象,反映其對歷史變遷的思考,創作時或受文人雅集、題畫傳統影響。
詩以洞簫聲起,引歷史回望,借曹劉事業之‘空’與青山明月之‘依舊’,凸顯歷史短暫、自然永恒的主題,意境深遠,是題畫詩中融史、景、情于一體的佳作。
樹倒藤枯始一扶,諸賢為計得無疏。閱窮載籍終無補,坐遍蒲團亦是枯。定性未能忘外物,求心依舊落迷涂。弄丸我愛張東所,只學堯夫也不孤。
折得寒梅全未開,銅瓶貯水養根荄。臨鸞競洗晨妝面,疑是春風入戶來。
子美西來筑此堂,浣花春水共凄涼。鳴鳩乳燕歸何處,野草閑花護短墻。英雄去矣柴門閉,鄰里傷哉竹徑荒。安得山瓶盛乳酒,送分漁父濯滄浪。白發遨游梓閬間,中原戎馬未平安。粗飯濁醪常欠缺,老妻稚子半饑寒。扁舟出峽風濤壯,短褐行湘天地寬。僑寓耒陽牛酒飽,不知曾憶使君灘。
梧桐蔭清溪,溪水波粼粼。上有五色鳥,下有黃金鱗。秋雨洗白石,春風生綠蘋。愿學羊裘子,時來垂釣緡。
不施粉黛秀生來,睡起盈盈向鏡臺。簾卷好風春滿眼,萬花如海一時開。
柴門竹樹春如沐,村北村西半夕陽。百里山光浮眼底,滿川華氣接云長。杖藜別墅誰家客,理釣晴天何處郎。我欲題詩思無限,卷圖還憶在瀟湘。
吳有純鉤越有鋋,一時最貴沈郎錢。地靈奪客李供奉,才子饒年白樂天。袍以去青仙骨凈,花因出紫壽杯妍。不知南極星何意,偏照人間處士筵。
君不見大梁郭生少小能英奇,生長富貴心寒饑。兀坐日誦書與詩,下究王伯上軒羲。郭生有父王國賓,有母食邑稱之君。鯉庭獨立猶詩禮,熊膽親丸或夜分。生有兩男子,大者覽輝起,次者郭生鼓翅亦上青霄里。憶昔匹馬走燕甸,長安三月花如霰。射策曾登金馬門,垂衣帝在蓬萊殿。三十年間萬事變,后生袞袞蜚英彥。結綬初諠東閣賓,彈冠復報南州薦。太平既極邊功開,武帝射蛟江未回。上林會有誇胡獵,愿生早試長楊才。
鵬飛幾萬里,鷦巢但一枝。賦形分小大,諒非物所為。至人超象跡,鞭心獨在斯。凌虛上寥廓,時俗安可知。九州不足步,南北豈云岐。
蓬戶居然晝不開,消憂佳客數能來。水晶鹽盡調冰屑,新醞缸傾雜舊醅。雄辯滿筵才五斗,揮毫落紙更三杯。人生莫論無多屐,相見何妨日幾回。
抱琴花夜不勝春,獨奏相思淚滿巾。第五指中心最恨,數聲嗚咽為何人。
文帝中興戢武威,元臣高步列彤闈。玉鞭調馬陪春宴,銀扇回鸞從夜歸。立仗官曹移講席,捧香侍女拂朝衣。龍輿一去橋山遠,獨抱孤云萬里飛。五載抽毫侍禁中,上賓虞舜協時雍。頻裁密誥頒三省,旋寫新詞降六宮。金井蟾蜍分碧露,玉杯鸚鵡醉香風。詔歸特賜金蓮炬,迢遞蒼龍闕角東。萬里驅馳別帝鄉,蜀江南下楚山長。宮衣滿篋云霞爛,御酒分杯雨露香。恩湛鏡湖新賜水,夢隨玉殿舊班行。杏花疏雨催春色,人在吳中聽樂章。
天門金榜出槐宸,四海同年骨肉親。走馬看花才幾日,曉星殘月半無人。談間平叔元如玉,句里司勛別有春。欲把清新比梅雪,卻愁梅雪未清新。
韋經傳素業,漢策射巍科。史擅三長譽,書讎九寫訛。甑塵終寂寞,云路久蹉跎。迅景崦嵫迫,知君恨獨多。方同傾蓋樂,遽起絕弦悲。道向清朝屈,心惟靜者知。阻修綿酒奠,誰序錦囊詩。宣室空思賈,凄涼又一時。
碧海或無星海清,風濤淩厲夜猙獰。來生不必舉頭望,祈愿狂潮曳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