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梢青·澹云微月
澹云微月。又是一年,新秋佳節。天上歡期,人間何事,翻成離別。清尊欲醉還歇。怕飲散、匆匆話別。若是經年,得回相見,甘心愁絕。
澹云微月。又是一年,新秋佳節。天上歡期,人間何事,翻成離別。清尊欲醉還歇。怕飲散、匆匆話別。若是經年,得回相見,甘心愁絕。
天寶十五載正月,安祿山反,陷沒洛陽。王師敗績,關門不守。車駕幸蜀,途次馬嵬驛,六軍不發,賜貴妃自盡,然后駕行。次駱谷,上登高下馬,望秦川,遙辭陵廟,再拜,嗚咽流涕,左右皆泣。謂力士曰:“吾聽九齡之言,不到于此。”乃命中使往韶州,以太牢祭之。因上馬索長笛,吹笛,曲成,潸然流涕,佇立久之。時有司旋錄成譜,及鑾駕至成都,乃進此譜,請名曲。帝謂:“吾因思九齡,亦別有意,可名此曲為《謫仙怨》。”其旨屬馬嵬之事。厥后以亂離隔絕,有人自西川傳得者,無由知,但呼為《劍南神曲》。其音怨切,諸曲莫比。大歷中,江南人盛為此曲。隨州刺史劉長卿左遷睦州司馬,祖筵之內,長卿遂撰其詞。吹之為曲,意頗自得。蓋亦不知本事。余既備知,聊因暇日撰其辭,復命樂工唱之,用廣其不知者。其詞曰:
胡塵犯闕沖關,金輅提攜玉顏。云雨此時蕭散,君王何日歸還? 傷心朝恨暮恨,回首千山萬山。獨望天邊初月,蛾眉猶自彎彎。
龍女誦經香飯畢,長安放衙初岸幘。桃笙幔展燕寢春,試下紅衫輕一擲。
綠云點點玳梁間,海燕翩翩對遠山。仙人好博雷翻掌,玉女投壺電解顏。
揶揄笑口如飛雪,黃鸝二月爭調舌。別有呼盧調轉高,一聲鳳叫青天裂。
風搖花片滿雕窗,郁金醽酒泛瓊缸。云母屏前憐個個,水精簾下愛雙雙。
一枝醲李倚銀盤,纖纖新筍擊瑯玕。已解疾馳夸女俠,故將遲局媚郎官。
醉后雙鸞掛海野,櫻唇唾出胭脂馬。偷得籌來竊玉符,奪將梟去驚銅瓦。
折腰塵凈館娃前,畫眉人在章臺下。摴罷么么性轉靈,不彈寶瑟向君聽。
仙郎帶酒朝天去,還諷如來般若經。
馬融方直校,閱檢復持鉛。素業高風繼,青春壯思全。
論文多在夜,宿寺不虛年。自署區中職,同荒郭外田。
山鄰三徑絕,野意八行傳。煮玉矜新法,留符識舊仙。
涵苔溪溜淺,搖浪竹橋懸。復洞潛棲燕,疏楊半翳蟬。
詠歌雖有和,云錦獨成妍。應以馮唐老,相譏示此篇。
彌倫天地翼綱常,首先孝悌經為詳。修齊平治皆本此,誰歟實力身擔當。
吾鄉夙以忠義著,人才每得江山助。孝行人爭說謝公,至今鄉里尚騰譽。
同邑推官有謝子,系公五世直系嗣。公卿賓客詩酒仙,吏隱閩江共需次。
緬懷祖德徵題詩,備述先人烏鳥私。一幅丹青手示我,激昂慷慨揚清眉。
道是先人孝行卓,泥涂軒冕人磊落。工書直欲駕蘇黃,知醫名噪江南北。
天性純摯亦謙藹,濟時畜有三年艾。母病風痹十八春,親侍湯藥未解帶。
曾旌清代宣宗朝,天語絲倫一字褒。愿以詩歌繼邑乘,闡發幽光庶孔昭。
我聞斯言式遺像,肅然起敬心景仰。屈指六千四百日,相依為命盡孝養。
晨昏寒暑憂患共,母痛亦痛驚厥夢。肉可剜兮身可代,家世渾忘孰輕重。
恨不化作身外身,千萬菩提呵護頻。寸草春暉斷復續,假齡默默天與神。
方之古賢誰近似,望云終使閭空倚。臥冰哭竹亦一時,常變久暫何能擬。
心香一瓣神為馳,祇恨蒼蒼生我遲。不獲親承杖履教,披圖亦復空爾為。
幾多繡虎雕龍筆,爭揮珠玉積篇帙。擲地誰作金石聲,畢竟推官善繼述。
廣求圖詩體圖意,兩可風世彰大義。愧我未足揚幽潛,俚吟勉酬桑梓誼。
生平私淑心,亭林多纂輯。韻學接孔周,一語亮能執。
世無揚子云,鬼笑倉頡泣。天未喪斯文,洨長秦灰拾。
南唐徐楚金,系傳成四十。汪刻落葉多,破碎不完葺。
影宋聞顧黃,藏之等什襲。何當一借未,萬拜與干揖。
補天同媧皇,動地笑驚蟄。九泉誰修文,此舉登幾級。
神爽秋毫巔,主賓閬風立。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甚愛 一作:盛愛)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一日復一日,一杯復一杯。青山無限好,俗客不曾來。
往事已如此,朱顏安在哉。寄語地上客,歷亂竟誰催。
軒然霞舉欲投簪,愛子愛民一片心。九老豐標堪濟美,優游杖履撫昭琴。
耆英勝會慶休祥,共祝三多介壽觴。帝德天休同眷顧,年年歌詠九如章。
移風易俗重明倫,德澤如膏信似春。轉瞬行年知與化,甘棠垂蔭詠深仁。
青年文藝冠群英,桂籍標題第一名。簡命特膺登仕版,清勤與慎竭丹誠。
歸路近,扣舷歌,采真珠處水風多。曲岸小橋山月過,煙深鎖,豆蔻花垂千萬朵。
梓樹花香月半明,棹歌歸去草蟲鳴。曲曲柳灣茅屋矮,掛魚罾。 笑指吾廬何處是,一池荷葉小橋橫。修竹紙窗燈火里,讀書聲。
小人有母病不已,十載之中時臥起。延求倉扁兩三人,蔘苓供奉尋常例。
展拜公圖愧何似,如公方足為人子。衣不解帶十八年,十八年如一日耳。
一日之中十二時,十二時中淚不止。愁容又怕阿娘知,笑語溫和慰母慈。
評量藥物公知醫,護持寒暑亦易為。最難曲折細微處,有病還如未病時。
阿娘之心最痛兒,見兒勞瘁心傷悲。夜深人靜驅兒睡,公謂阿娘兒不疲。
打疊精神顏色怡,形影何能片刻離。疾苦漸忘阿娘喜,公言子職當如是。
妙手何來老畫師,傳神都在丹青里。丹青傳出孝子心,畫工聲價重黃金。
此圖抵得孝經讀,披圖尤使淚滿襟。嗚呼噫嘻悲乎哉,今之孝者吾知矣。
棒檄而喜曰顯揚,婢仆趨承奉甘旨。自謂能養類如斯,惜哉未見公此紙。
安得圖形千萬張,仰瞻遺范遍閭里。
重門深處。聽盡黃梅雨。千遍懷人慵不語。魂斷臨岐別路。
一天離恨分開。同攜一半歸來。日暮孤舟江上,夜深燈火樓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