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韓總二首 其一
斗絕重關險,星馳四牡騑。
昕朝三勞遣,晝錦再光輝。
距踴歡趨死,權奇飽欲飛。
羌兒還解事,早送版圖歸。
斗絕重關險,星馳四牡騑。
昕朝三勞遣,晝錦再光輝。
距踴歡趨死,權奇飽欲飛。
羌兒還解事,早送版圖歸。
雄關陡峭險峻,四匹駿馬如星疾馳。清晨朝廷多次慰勞派遣,衣錦還鄉的榮耀再次閃耀。士兵們跳躍歡呼甘愿效死,神駿戰馬吃飽后躍躍欲飛。羌族首領通情達理,早早獻上疆域歸附。
斗絕:陡峭如斗,形容關隘險峻。
四牡騑(fēi):四匹雄馬,騑指古代車駕兩側的邊馬。
昕(xīn)朝:清晨的朝會。
晝錦:指功成還鄉的榮耀,典出《史記·項羽本紀》'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
距踴:跳躍,形容情緒激動。
權奇:形容馬的雄健駿異。
羌兒:指羌族首領或部落。
版圖:戶籍和疆域圖,代指疆域歸屬。
此詩應為送韓姓將領(或名為韓總的官員)出征或凱旋而作,反映了當時邊疆事務的重要性。詩人通過描繪韓總受朝廷派遣、軍容壯盛及邊民歸附的場景,暗含對其功績的贊揚與對邊疆穩定的期待。
全詩緊扣'送'字,從關隘之險、出征之速寫起,繼而寫朝廷慰勞、榮歸之耀,再及士兵用命、戰馬神駿,最后以羌人歸附作結,層層遞進,凸顯韓總的功績與邊疆的安定,語言簡練而氣勢恢宏。
一縷冰魂支艷骨,珊瑚影疊清流。翠裙逐夢到紅樓。緣慳蜂蝶,冷淡不知愁。別有異香延茗客,深叢半掩嬌羞。幾番春訊叩云頭。出塵入世,自在兩悠悠。
明月寒光疑向曙。獨坐深閨,檢點新情緒。香燼爐煙馀淡霧。輕盈還恐隨風去。日日愁思兼愁縷。一自分攜,忘卻來時路。陌上花開鶯亂語。人間可有相逢處。
當時曾覓臥游篇,今日重來更惘然。綠芰晚風頻喚酒,白漚新水漫停船。誰能向子封佳社,獨可尋僧結凈緣。明發又從嚴瀨去,潮聲空落暮江邊。
昭陽殿里醉陽春,歌管風來夜夜新。錯向臺前怨顏色,施恩承寵不由人。
可笑兒癡覓句忙,先生善誘許升堂。未應得髓能如可,敢道言詩亦與商。筆落更誇風雨疾,袖回猶射斗牛光。句中有眼容參取,肯靳涪翁古印章。
云篆摹仙印,香菰纏綵絲。風回五明扇,日麗萬年枝。
一枝且莫怨開遲,桂萼須知勝柳絲。嫩綠初黃憑看取,晚秋風物早春詩。
為愛西堂雨,黃昏坐不辭。礎痕移榻處,池漲捲簾時。瑞紀農官頌,題分水部詩。客車何日返,真長故山芝。
旴水曾游處,燕城獨眺時。雁來惟我在,葉落祇秋知。風雨連今昔,江湖重別離。送君芳草色,千里見相思。
淮水淮山阻且長,孤臣性命寄何鄉。只從海上尋歸路,便是當年不死方。
久客偏諳閭里情,每逢鄰叟即班荊。濁醪釀得邀人吃,為喜今秋萬寶成。
時光盛逼。杯盤漸漸來收拾。主人便欲留連客。末后殷勤,一著怎生得。來時便有歸時刻。歸時便是來時跡。世間萬事曾經歷。只看如今,無不散筵席。
山雨初晴虎跡多,渡頭倚日奈愁何。急呼漁艇求相濟,彼岸無遙亦易過。
人生致足樂,莫如令兄弟。綽綽而有裕,其中自春意。龜溪有二孫,能篤友于義。同居五十載,闔門數百指。幾微無間言,輪囷有和氣。粵從鴻雁散,惟恐棠棣廢。欲挽古道回,茲事良非易。亦既成新居,始得遂初志。和樂揭高扁,秀明屹對峙。怡然兩白發,塤篪伯仲氏。子孫皆雍睦,閭里亦順悌。復如無事時,難得真可貴。唐史傳孝義,頗記張劉李。跡其屢易世,往往干戈際。義風不少衰,大書乃無愧。嗟哉廣明后,旌命曾弗至。雖有篤行者,誰為紀姓字。我聞二孫名,不覺為之喜。兩記信實錄,聯名盡名士。先見眾論公,必得一行史。行看表門閭,鄉邦誇盛事。我詩甚鄙拙,愿爾多壽祉。
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元首叢脞哉。股肱惰哉。萬事墮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