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洪景伯得江亭二首 其一
眸子發孤照,
太空無阻修。
萬波爭赴海,
一嶂直當樓。
渺渺憐身小,
茫茫覺世浮。
斜陽攲埤堄,
隨意數行舟。
眸子發孤照,
太空無阻修。
萬波爭赴海,
一嶂直當樓。
渺渺憐身小,
茫茫覺世浮。
斜陽攲埤堄,
隨意數行舟。
目光如孤月映照四方,天空遼闊無阻礙。千萬波浪爭著奔赴大海,一座山峰正對著江亭。因視野渺遠而憐惜自身渺小,見天地蒼茫頓覺世事如浮。夕陽斜照在城墻上的矮墻,隨意數著江面上的幾艘行船。
眸子:眼睛。
孤照:獨特的映照,指目光專注。
阻修:阻隔、遙遠,此處指天空廣闊無阻礙。
嶂:直立如屏障的山峰。
埤堄(pì nì):城墻上的矮墻,俗稱女墻。
攲(qī):傾斜。
洪景伯(洪適)為南宋名臣、文學家,得江亭當為其建或常游之觀景亭。此詩或為詩人登亭觀景時所作,通過對江天、峰巒、夕陽等景物的描繪,反映南宋文人寄情山水、觀物抒懷的創作背景。
全詩以登亭遠眺為線索,由景入情,既展現江天壯闊之景,又暗含對人生際遇的哲思。語言簡練而意境深遠,是南宋寫景抒情小詩的典型之作,體現了文人對自然與生命的細膩感知。
秋清意自佳,
況此山崦靜。
今晨風日暖,
亦復起我病。
叢深木樨多,
激烈香成陣。
何必薝卜林,
方能明佛性。
君家虎子蔚豹文,短小精悍驕不馴。
問年裁及齠毀新,方頤闊顙骨肉勻。
電光疾閃雙瞳神,輕貂插帽玉琢帶。
窄靿靴跐天街塵,番刀快割不肯離。
璁珩觿韘徒橫陳,北山之石維四鈞。
兀然高廣半及身,有時斜睨一笑申。
雙拳龍攫胯虎蹲,寶鼎足舉山拔根。
觀者咋舌賓客笑,群兒懾伏咸逡巡。
君不見朱絲脩長斷復續,系頸累累古相屬。
天生此兒必有為,姑墨龜茲其蚤服。
三年塵夢寄燕都,不信今吾是昔吾。涪水遠帆思叔子,洛陽高枕愧堯夫。蘇枯霖雨天何吝,照眼鶯花日漸疏。國脈調來元自壽,枉勞俞跗過憂虞。
艷冶時方愛子都,軻書何事小夷吾。首陽餓忍周遺逸,湘水空沉楚大夫。已覺衰遲催日月,那教側陋誤唐虞。清風屢灑烏皮幾,欹罩庭花蛛網疏。
渭陽垂釣訪遺賢
姜尚皤皤憶大年
漫說江濱臺是否
英雄風骨自高騫
危樓依碧水,乘興此登臨。
一徑寒云鎖,數峰夕照沈。
瀑飛疑雨過,花落感春深。
不覺暮山紫,歸鳥集滿林。
竹繞茅檐水繞階,
東風漸欲放春回。
丁寧紅紫休爭發,
待取山南刺史來。
肯信村廛有是非,
年來閱世學忘機。
枕中車轂難妨夢,
畫里江船且當歸。
北地有人耕陸海,
西山終古送斜暉。
驚心寒雁程三萬,
似避刀弦并力飛。
所謂十分人,須有十分事。事茍不十分,終是未完備。
事父盡其心,事兄盡其意。事君盡其忠,事師盡其義。
睡馀羅袖印眉山,
行傍妝臺理墜鬟。
圣主憂勤排當少,
犀椎魚撥總成閒。
曲曲環池是畫廊。
金魚長過鯉魚長。
棣園館舍甲維揚。
石筍三尋苔蘚碧,
溪橋幾處藻莼香。
重城似在水云鄉。
風雨方滿城,
悲哉秋之氣。
此句千古傳,
深感催租吏。
峍屼層蠻萬疊盤,西來形勝若為冠。蒼屏九夏光涵雪,洱水千潯玉漱湍。云外樓臺新世界,佛前香火老蒲團。翛然花雨真何境,試問禪家色相觀。
忙里棼華靜可捐,喜逢羽客共談玄。丹爐歲月三天上,紫苑煙霞六詔前。云覆星壇光縹緲,鶴盤珠樹影蹁躚。憑高一笑塵根盡,直控青虬遍八埏。
八月秋深邊馬肥,塞魂空逐雁□飛。蒼茫落日黃沙外,猶自提兵斗合圍。
大將新懸銅虎符,迢迢青海走□于。雕鞍坐踞渾無事,天闊秋鷹正可呼。
放獵胡沙控紫弦,草深狐兔走祁連。秋空昨夜旄頭落,為卷旌旗破左賢。
塞雪皚皚春未消,將軍千里破天驕。羽書昨夜飛金闕,應得君王賜紫貂。
皓質輕盈粉乍勻,
小園初放一枝新。
意嫌開在梅花后,
先吐香心不待春。
煙罩云低。甚無情,草色凄迷。離塵吹遠陌,春水漲平池。傾別酒、淚盈卮。帆影夕陽西。念腸斷、明朝何處,霧暝猿啼。
河梁柳自依依。怎扁舟不系,只系相思。誰憐閨里月,今使隔天涯。牽恨縷、織離絲。聚首更何期。枉數盡、行行征雁,一字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