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
楚天遙望每長嚬,
宋玉襄王盡作塵。
不作瑤姬歌入夢,
更為云雨待何人。
楚天遙望每長嚬,
宋玉襄王盡作塵。
不作瑤姬歌入夢,
更為云雨待何人。
遙望楚地的天空常常長時間皺眉,宋玉和楚襄王都已化作塵土。若不創作瑤姬的歌謠進入夢境,還能為誰等待那云雨之事呢?
楚天:古代楚地的天空,這里代指楚地。
長嚬(pín):長時間皺眉,形容憂愁的樣子。
宋玉襄王:宋玉為戰國楚文學家,以《高唐賦》《神女賦》聞名;襄王指楚襄王,戰國時楚國君主。
瑤姬:傳說中巫山神女,《高唐賦》載其與楚襄王夢中相會。
云雨:典出《高唐賦》,原指巫山神女“旦為朝云,暮為行雨”,后多代指男女歡愛或自然景象,此處雙關。
此詩當為詠史懷古詩,可能創作于作者游歷楚地或研讀宋玉辭賦之際。通過楚地歷史人物(宋玉、襄王)與傳說(瑤姬、云雨)的關聯,借古抒懷,表達對歷史變遷與文學經典的感悟。
詩以“遙望”起興,由歷史人物消亡引向傳說追問,將現實的悵惘與浪漫的想象結合,既感慨人事無常,又暗含對文學中永恒情感的肯定,短章中見深意。
番風知剩幾,無憑芳約,孤負一年春。畫簾休卷盡,滿目韶華,可奈倦吟身。明霞十里,料香泥碾遍雕輪。闌檻曲,無多紅雨,猶自點苔茵。
斜門。東風依舊,縱有啼鶯,說玄都認。恰總被無情風雨,換了晨昏。有花便是天臺路,倚玉驄昨夢成塵。花知否,堪他特地消魂。
聞道東都萬古悲,可堪人事與天時。
群雄睥睨嗟何及,一代人才信有禆。
黨籍盡教諸子與,天機惟許此翁知。
解嘲莫笑揚雄論,誰畫陳蕃入此祠。
家在飛泉玉簡峰,
草亭經日對杉松。
晴嵐秋壑無人到,
惟有風篁亂石淙。
十年已在人前矮,九日思知何處高。
風雨滿城曾昨夜,江山如畫又今朝。
嵩衡泰華皆零等,庭戶軒窗且Q豪。
湖海元龍樓百尺?恰逢佳節不相招。
夜半潮聲撼客床,
臥聽柔櫓鬧空江。
驚回倦枕鄉關夢,
海日烘山上曉窗。
落葉辭枝去去休,感時無那又驚秋!
當頭明月影篩地,入耳西風聲撼樓。
重疊亂云積洞口,搓?古木撐峰頭。
嚴冬過了春陽復,夏雨來時眾綠稠。
春霖卷流芳,霽旭浮遠野。
白首貞元人,相期古松下。
試耕黃犢健,入社白鷗真。
柳外呼舟去,水風吹葛巾。
戰骨松山夕照黃,
遼西妖夢太輕狂。
劇憐漢賊洪亨九,
不道人間有夏郎。
思親已見還瓊海,為國重看上玉京。
竭力居家全孝養,許身為國盡忠誠。
馬蹄輕渡關山越,帆影光浮海月明。
此去遙知膺寵擢,好教九有致澄清。
威音那畔不能行,
撒手還家懶問程。
寢殿無人空寂寂,
滿窗唯有月虛明。
柳外落燈風乍起。杏靨梅鈿紛墮蕊。彩架閣秋千,紅繩緊、香塵滿地。
春一分休矣。銀塘初煖湔裙水。催莫愁、蘭舟遙艤。
沽酒趁梨花,聽雙歌、溫柔鄉里。且住為佳耳。
幾年峰頂憶遼陽,三拜辭師哭雁行。
我骨尚能支大窖,而翁早已擲浮囊。
死生總為交情重,星月寧愁道路長。
錫影不飛冬又暮,西風翹首思茫茫。
莫向官場問是非,
人情與法兩相違。
蘇三要借王三力,
縱得冤平亦可悲。
南樓碧月瘦,傷離意禁得幾行書。省妙格簪花,非夜疑是,遙情佇雁,有勝如無。
茜窗畔,燭花紅繾倦,香篆翠縈紆。持底報瓊,且歌得寶,付之襲錦,難舍觀珠。
壺觴香南集,琳瑯更觸目,乞與新圖。長日水容煙影,搖漾吾廬。
待重尋俊約,碧闌十二,花風廿四,憔悴相如。縈損畫屏山色,昨夢踟躇。
江天向晚煙漠漠,萬頃平波澹寒綠。
敗荷經雨翠蓋傾,細荇牽風青縷弱。
碧空倒影浸琉璃,隊隊鮮鱗游碧落。
雪晴時逐白浪翻,月明靜帶浮光躍。
君不見層臺嵯峨臨水頭,何人更復被羊裘。
又不見磻溪春深芳草多,只今渭水空東流。
感予亦有鷗鳥興,滄浪歸夢常悠悠。
何當結屋滄江上,釣竿長拂蘆花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