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徒五苦辭 其七
學仙行為急,奉戒制情心。
虛夷正氣居,仙圣處相尋。
若不信法言,胡為棲山林。
大賢樂經(jīng)戒,受之為身寶。
就學常苦晚,治身恨不早。
比當披幽跡,倏欻年已老。
執(zhí)卷吸爾極,將更死痛惱。
吾故及弱齡,棄世以學道。
學仙行為急,奉戒制情心。
虛夷正氣居,仙圣處相尋。
若不信法言,胡為棲山林。
大賢樂經(jīng)戒,受之為身寶。
就學常苦晚,治身恨不早。
比當披幽跡,倏欻年已老。
執(zhí)卷吸爾極,將更死痛惱。
吾故及弱齡,棄世以學道。
學仙之事行動要急切,遵守戒律克制情感欲望。虛靜平和之處自有正氣居留,神仙圣人便會在此處尋訪相遇。若不相信修行的法言,為何還要棲身山林?大德賢者以經(jīng)戒為樂,接受并視其為自身珍寶。開始學習常恨太晚,修養(yǎng)自身悔恨不早。等到要探尋幽微蹤跡,忽然間已至老年。手持經(jīng)卷雖極努力,終將面臨死亡的痛苦煩惱。因此我趁年輕之時,遠離世俗研習大道。
虛夷:虛靜平和。
法言:修行的經(jīng)典教誨。
經(jīng)戒:道教經(jīng)典與戒律。
弱齡:年輕的時候。
倏欻(shū xū):忽然、迅速。
治身:修養(yǎng)自身。
《三徒五苦辭》屬早期道教詩歌,約創(chuàng)作于魏晉南北朝道教興盛時期。此類作品多用于勸誡信眾修行,強調(diào)持戒學道的重要性。詩人或為道教修行者,通過自身感悟勸人趁早學道,反映當時道教勸世度人的思想。
全詩主旨強調(diào)學仙修道需趁早,應嚴守經(jīng)戒、克制情欲,避免年老悔恨。語言通俗,情感懇切,體現(xiàn)了道教修行中‘及時行修’的迫切性與勸世意義。
洛橋風暖細翻衣,春引仙官去玉墀。
獨鶴初沖太虛日,九牛新落一毛時。
行開教化期君是,臥病神祇禱我知。
十載丈夫堪恥處,朱云猶掉直言旗。
觚棱金碧照山高,萬國珪璋捧赭袍。
舐筆和鉛欺賈馬,贊功論道鄙蕭曹。
東南樓日珠簾卷,西北天宛玉厄豪。
四海一家無一事,將軍攜鏡泣霜毛。
水木夕陰冷,池塘秋意多。
庭風吹故葉,階露凈寒莎。
愁燕窺燈語,情人見月過。
砧聲聽已別,蟲響復相和。
一謁征南最少年,虞卿雙璧截肪鮮。
歌謠千里春長暖,絲管高臺月正圓。
玉帳軍籌羅俊彥,絳帷環(huán)珮立神仙。
陸公余德機云在,如我酬恩合執(zhí)鞭。
萬家相慶喜秋成,處處樓臺歌板聲。
千歲鶴歸猶有恨,一年人住豈無情。
夜涼溪館留僧話,風定蘇潭看月生。
景物登臨閑始見,愿為閑客此閑行。
晴云似絮惹低空,紫陌微微弄袖風。
韓嫣金丸莎覆綠,許公韉汗杏粘紅。
煙生窈窕深東第,輪撼流蘇下北宮。
自笑苦無樓護智,可憐鉛槧竟何功。
閉門無事后,此地即山中。
但覺鳥聲異,不知人境同。
晚花開為雨,殘果落因風。
獨坐還吟酌,詩成酒已空。
移居新竹已堪看,??破莓苔得幾竿。
圓節(jié)不教傷粉籜,低枝猶擬拂霜壇。
墻頭枝動如煙綠,枕上風來送夜寒。
第一莫教漁父見,且從蕭颯滿朱欄。
滕閣中春綺席開,柘枝蠻鼓殷晴雷。
垂樓萬幕青云合,破浪千帆陣馬來。
未掘雙龍牛斗氣,高懸一榻棟梁材。
連巴控越知何事,珠翠沈檀處處堆。
雨晴九陌鋪江練,嵐嫩千峰疊海濤。
南苑草芳眠錦雉,夾城云暖下霓旄。
少年羈絡(luò)青紋玉,游女花簪紫蒂桃。
江碧柳深人盡醉,一瓢顏巷日空高。
煬帝雷塘土,迷藏有舊樓。
誰家唱水調(diào),明月滿揚州。
駿馬宜閑出,千金好舊游。
喧闐醉年少,半脫紫茸裘。
自得家林趣,常時在外稀。
對僧餐野食,迎客著山衣。
雀鬬翻簷散,蟬驚出樹飛。
功成他日后,何必五湖歸。
十頃平湖堤柳合,岸秋蘭芷綠纖纖。
一聲明月采蓮女,四面朱樓卷畫簾。
白鷺煙紛光的的,微漣風定翠{氵忄占}{氵忄占}。
斜輝更落西山影,千步虹橋氣象兼。
笙歌登畫船,十日清明前。
山秀白云膩,溪光紅粉鮮。
欲開未開花,半陰半晴天。
誰知病太守,猶得作茶仙。
束帶謬趨文石陛,有章曾拜皂囊封。
期嚴無奈睡留癖,勢窘猶為酒泥慵。
偷釣侯家池上雨,醉吟隋寺日沈鐘。
九原可作吾誰與,師友瑯琊邴曼容。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