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招福寺檀欒軒
開軒得幽致,檻外筑檀欒。日射黃金碎,風敲碧玉寒。暑清移榻就,雪煖擁爐看。一水塵埃隔,壺中境界寬。
出郭渡清溪,僧閒晝掩扉。造軒惟愛竹,植杖即披衣。家舍杯盤近,村莊雞犬肥。頻來君莫厭,倒載夜深歸。
開軒得幽致,檻外筑檀欒。日射黃金碎,風敲碧玉寒。暑清移榻就,雪煖擁爐看。一水塵埃隔,壺中境界寬。
出郭渡清溪,僧閒晝掩扉。造軒惟愛竹,植杖即披衣。家舍杯盤近,村莊雞犬肥。頻來君莫厭,倒載夜深歸。
推開軒窗獲得幽美的景致,欄桿外種滿了修竹。陽光照射,竹影如碎金閃爍;風吹竹枝,如碧玉相敲透出清寒。夏日清涼,移來坐榻就近竹陰;冬日雪暖,圍坐火爐觀賞竹景。一條溪水隔絕了塵世的喧囂,仿佛進入壺中天地,境界寬廣。出城渡過清清溪流,僧人悠閑,白天輕掩寺門。建造檀欒軒只為偏愛修竹,放下手杖便披上外衣(急切賞竹)。鄰家杯盤聲響近在耳邊,村中雞犬肥美,生活安閑。頻繁來訪您莫要厭煩,夜深乘醉,倒臥車中而歸。
檀欒:形容竹子秀美的樣子,此處代指竹子。
黃金碎:陽光照射竹葉,光影斑駁如碎金閃爍。
碧玉:形容竹子青翠的色澤,此處指竹枝。
壺中境界:傳說中仙人居住的壺中天地,此處借指檀欒軒清幽的環境。
植杖:放下手杖,化用《論語·微子》“植其杖而蕓”,此處指放下手杖準備賞竹。
倒載:醉后倒臥車中,化用《世說新語》“日莫倒載歸”,形容醉歸的閑適狀態。
此詩當為詩人游覽城郊招福寺時所作。招福寺檀欒軒以竹景著稱,詩人出城渡溪探訪,見軒外修竹雅致、寺中僧閑、村舍安適,因感其清幽,遂題詩詠懷。創作時間或為某個閑適之日,詩人寄情山水,抒發對自然生活的喜愛。
全詩以“檀欒軒”為中心,描繪了軒內外的竹景、四季之趣及山寺周邊的安閑生活,展現了清幽雅致的環境與閑適心境。詩中景中含情,語言清新,意象鮮明,是一首刻畫山寺幽趣的佳作。
素華殿上玉垂簾,羿家婦來為可嫌。河上劍翁肝膽露,電光一道落妖蟾。
一住行窩幾百年,蓬頭長日走如顛。海棠亭下重陽子,蓮葉舟中太乙仙。無物可離虛殼外,有人能悟未生前。出門一笑無拘礙,云在東湖月在天。
孤云無住亦無依,長向空中自在飛。情素本來無一物,何須惜別更留衣。
詭忠私友棄如讎,諍黨明誠敬可酬。苦藥原為療毒劑,蜜漿或隱斷魂鉤。
茲山一何高,岱宗青未極。峻削玉芙蓉,去天不盈尺。我來嘯良偶,杖策探奇跡。窈窕尋幽壑,嶇嵚捫絕壁。俛首瞰虹霓,四望寥天一。重陰萬里生,游目忽不懌。睇彼東南陬,山川含奧邑。滄浪如衣帶,半掛青巖色。中有素心人,寤歌方宴息。欲往一相覿,其如修路隔。據彼孤桐枝,臨此萬仞石。愿因天風吹,達我心相憶。曲終弦欲絕,撫琴長嘆息。
征輪軋軋出皇都,行路咨嗟賢丈夫。天子特令供祖帳,國門聊且駐驪駒。舊僚送別傾三省,御醴分甘倒百壺。下詔已聞推異禮,乞言猶自渴嘉謨。馮公不是沉郎署,賀老緣何歸鑒湖。明主恩深若為舍,夢魂應繞博山爐。
雞鳴戒晨裝,上馬見初日。露泫葉尚俯,霧重山未出。客途得霽景,緩步非縱佚。矧茲歲有秋,高下俱穎栗。牛羊散原野,鵝鴨滿阡陌。懷抱既夷曠,神情自清謐。寒花蔓籬落,候蟲響曚密。霞標青楓林,雪綻烏桕實。幽覽雖云遽,佳趣領巳悉。我行固無期,況乃塵事畢。
民不稱冤獄訟平,于公持法擅高名。不知京兆當年死,廷尉如何未得情。
應嫌兵食犯民秋,自裹乾糇系馬頭。寇遁人還煙灶畔,饑童爭拾異鄉麰。
爾已青云薄,誰其白眼偏。一身詩作僻,萬事酒相捐。枕簟疏秋雨,江山隔暮煙。登樓知有賦,莫向眾人傳。
樹影連村暗,荷香隔岸聞。移舟向南浦,驚散鶩鵝群。
開函三復似南容,入眼清詩左右逢。絕唱自應開奧窔,全提誰敢觸機鋒。朱弦清越宜三疊,寶玉森羅富五重。袖手吟邊無好句,冥搜空恨五更鐘。
沈香亭北春晝長,海棠睡起扶殘妝。清歌妙舞一時靜,燕語鶯啼愁斷腸。朱唇半啟榴房破,胭脂紅注珍珠顆。一點春寒入瓠犀,雪色鮫綃濕香唾。九華帳里薰蘭煙,玉肱曲枕珊瑚偏。金釵半脫翠蛾斂,龍髯天子空垂涎。妾身日侍君王側,別有閒愁許誰測。斷腸塞上錦繃兒,萬恨千愁言不得。成都遙進新荔枝,金盤紫鳳甘如飴。紅塵一騎不成笑,病中風味心自知。君不聞延秋門,一齒作楚藏病根。又不聞馬嵬坡,一身濺血未足多。漁陽指日鼙鼓動,始覺開元天下痛。云臺不見漢功臣,三十六牙何足用。明眸皓齒今已矣,風流何處三郎李。
無聊生理似流塵,強半光陰為斫薪。偶過清溪慚看水,自來窮谷畏逢人。幸存一對搜山眼,足慰四時吟眺身。賣得荊柴換鹽醬,放情林藪養天真。
身扶晹谷出升日,手引咸池更洗光。須信洪釣有根極,直從朱邸植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