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呂東萊先生 其四
麗澤南軒聚,俱曾辱異知。
顓蒙初自釋,誘掖信吾斯。
雖嘆行窩寂,猶虧筑室思。
祇同二三子,許學莫能移。
麗澤南軒聚,俱曾辱異知。
顓蒙初自釋,誘掖信吾斯。
雖嘆行窩寂,猶虧筑室思。
祇同二三子,許學莫能移。
曾在麗澤書院與南軒之地相聚,都承蒙您特別的知遇之恩。我原本愚昧無知,初次得以開解,您的引導扶持讓我確有所成。雖感嘆您的居所如今寂靜,仍遺憾未能完成學業規劃。只與少數弟子們一起,承諾學習您的學問永不改變。
麗澤:呂祖謙創辦的書院名,取《周易》'麗澤,兌;君子以朋友講習'之意。
南軒:指張栻(號南軒),南宋理學家,與呂祖謙交好。
顓蒙(zhuān méng):愚昧,指自己原本無知。
誘掖(yòu yè):引導扶持。
行窩:指呂祖謙生前居所或講學之處,此處代指其身后冷清。
筑室思:化用'筑室道謀'典故(《詩經》),指計劃或學業未完善實現的遺憾。
二三子:指呂祖謙的弟子們。
呂祖謙(號東萊)為南宋理學大家,與朱熹、張栻并稱'東南三賢',晚年主講麗澤書院,培育眾多學者。此詩為其去世后,作者作為受其教誨的友人或弟子所作挽詩組詩之一,表達追思與哀悼。
全詩回憶與呂東萊的學術交往、受教經歷,既感激其學識教導,又以'行窩寂''筑室思'傳遞哀痛,末句'許學莫能移'更顯繼承其學的決心,情感真摯,質樸含蓄。
微官如馬足,祗是在泥塵。
到處貧隨我,終年老趁人。
簿書銷眼力,桮酒耗心神。
早作歸休計,深居養此身。
筐封紫[葡]萄,筒卷白茸毛。
臥煖身應健,含消齒免勞。
衾衣疎不稱,梨栗鄙難高。
曉起題詩報,寒澌滿筆毫。
三月初三日,千家與萬家。
蝶飛秦地草,鶯入漢宮花。
鞍馬皆爭麗,笙歌盡鬬奢。
吾師無所愿,惟愿老煙霞。
身外無徭役,開門百事閑。
倚松聽唳鶴,策杖望秋山。
萍任連池綠,苔從匝地斑。
料無車馬客,何必掃柴關。
主印三年坐,山居百事休。
焚香開敕庫,踏月上城樓。
飲酒多成病,吟詩易長愁。
慇懃問漁者,暫借手中鉤。
客來初夜里,藥酒自開封。
老漸多歸思,貧惟長病容。
苦寒燈焰細,近曉鼓聲重。
僧可還相舍,深居閉古松。
簿書多不會,薄俸亦難銷。
醉臥慵開眼,閑行嬾系腰。
移花兼蝶至,買石得云饒。
且自心中樂,從他笑寂寥。
曲水公卿宴,香塵盡滿街。
無心修禊事,獨步到禪齋。
細草縈愁目,繁花逆旅懷。
綺羅人走馬,遺落鳳皇釵。
金雀無舊釵,緗綺無舊裾。
唯有一寸心,長貯萬里夫。
南軒夜蟲織已促,北牖飛蛾遶殘燭。
祗言眾口鑠千金,誰信獨愁銷片玉。
不知歲晚歸不歸,又將啼眼縫征衣。
閑臥銷長日,親朋笑我疎。
詩篇隨分有,人事度年無。
情性僻難改,愁懷酒為除。
誰能思此計,空備滿床書。
長憶青山下,深居遂性情。
壘堦溪石凈,燒竹灶煙輕。
點筆圖云勢,彈琴學鳥聲。
今朝知縣印,夢里百憂生。
內殿臣相命,開罇話舊時。
夜鐘催鳥絕,積雪阻僧期。
林靜寒聲遠,天陰曙色遲。
今宵復何夕,鳴珮坐相隨。
露花浮翠瓦,鮮思起芳叢。
此際斷客夢,況復別志公。
既歷天臺去,言過赤城東。
莫說人間事,崎嶇塵土中。
曉鐘驚睡覺,事事便相關。
小市柴薪貴,貧家砧杵閑。
讀書多旋忘,賒酒數空還。
長羨劉伶輩,高眠出世間。
老母別愛子,少妻送征郎。
血流既四面,乃一斷二腸。
不愁寒無衣,不怕饑無糧。
惟恐征戰不還鄉,母化為鬼妻為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