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印禪師赴雪竇二首 其二
師子峰高壓白云,當時此老最尖新。百年舊事誰昭洗,今日南來又蜀人。
師子峰高壓白云,當時此老最尖新。百年舊事誰昭洗,今日南來又蜀人。
漢時松青,秦關月白。
居庸山翠浮千尺。
皂雕風勁起摩云,寒霜欲變秋林赤。
不律吟孤,叵羅愁釋。
酣眠且看長安弈。
城頭一夜動悲笳,離腸早斷江南客。
甄官一夕淪秦璽,疏勒千年出漢泉。鳳尾檀槽陪玉椀,龍香瓔珞殉金鈿。文鸞去日紅為淚,輕燕仙時紫化煙。十月帝城飛木葉,更于何處聽哀蟬。
赤闌迥合翠淪漪,帝子精誠化鳥歸。重璧招魂傷穆滿,漸臺持節召貞妃。清明寒食年年憶,城郭人民事事非。湘瑟流哀彈別鶴,寒魚衰雁盡驚飛。
銀床玉露冷金鋪,碧化長虹轉鹿盧。姑惡聲聲啼苦竹,子歸夜夜叫蒼梧。破家叵耐云昭訓,殉國爭憐李寶符。料得佩環歸月下,滿身星斗泣紅蕖。
朱雀鳥衣巷戰場,白龍魚服出邊墻。鷗波亭外風光慘,魚藻宮中歲月長。水殿可憐珠宛轉,冰綃贏得玉凄涼。君王莫問三生事,滿驛梨花繞佛堂。
王母傳籌擁掛旗,閤門宣謝肯教遲。漢家法度天難問,敵國文明佛不知。十宅少人簪白奈,六宮同夜策青驪。玉娘湖上黏天草,只托微波殺卷施。
天文正策王良馬,地絡先摧蜀后蛇。太液自來涵圣澤,水仙從古是名家。蕙蘭悼影傷瓊樹,河漢回心濕絳紗。狄女也憐人薄命,繞欄爭掛像生花。
小海停歌山罷舞,芙蓉獵獵鯉魚風。璇臺戰鼓驚朱鷺,瑤席新香割綠熊。魂魄黯依秦鳳輦,圣明終屬晉鮫宮。景陽樓下胭脂水,神岳秋毫事不同。
簾外曉風吹碧桃,未央前殿咽秦簫。石華廣袖誰曾攬,沈水奇香定未燒。荷露有情拋粉淚,菱波無賴學纖腰。云袍枉繡留仙褶,白石清泉任寂寥。
姊弟雙飛待望仙,鳳幃元自賜恩偏。賞花夕夕陪銅輦,斗草朝朝費玉錢。秦苑綠蕪催夕照,梁園春雪憶華年。身名只合埋青史,何水何山認墓田。
裊裊靈風起綠萍,幽燐明滅掩春星。白楊徑斷聞山鳥,紅藕行疏度冷螢。山驛夢魂悲羽檄,水亭愁思接丹青。鸞輿縱返填橋鵲,咫尺黃姑隔畫屏。
鶴市山花蔓鏡臺,魚燈汞海落妝梅。三泉縱錮悲寧塞,五勝空埋恨未灰。福海生平愁似墨,泰陵回望繡成堆。如何齊女門前冢,唯有寒鴉啄冷苔。
橫汾天子家何在,姑射仙人雪未消。恨海萬重應化石,柔鄉三尺不通潮。青羊頷底憐朱褋,白馬濤頭吊翠翹。八節四時佳麗夕,倩魂休上繡漪橋。
家家桑棗盡成林,
場圃充盈院落深。
九十馀年事耕鑿,
不知金革到如今。
黃湖山上去天尺,黃湖山下秋草白。
落木西風吹客衣,山色湖光作寒碧。
劫后諸生舉皂幡,平沙浩浩看中原。
哀猿啼斷黃花瘦,慘淡乾坤噩夢痕。
燕籠涎,縈鴨篆。小袖微籠,心字春衫暖。還恐驟煙吹隔苑。微濕蓉丸,許久燒才半。
為兒郎,述別院。索得宮香,纖手拈來顫。一點心腸終是軟。拜月還求,薄倖心兒轉。
此老在家如出家,蒲團趺坐讀南華。
濕云不散雁呼伴,幽室無聲燈墜花。
心法先當破巢窟,世緣最忌養萌芽。
行年七十方知悔,萬事無涯生有涯。
城中履繁霜,城外滔滔無草黃。
昔時墐戶入室處,祇今舍作黿鼉藏。
黿鼉慎毋久窟宅,中有先人之白骨。
驅車過薄暮,國士尚如生。
孤劍一腔血,危橋千載名。
寒云黯邊色,風力折河聲。
燕趙悲歌地,憑欄涕泗橫。
吾家新疊小蓬萊,三尺青天一沼開。更得城南白蓮種,花時留待月光來。
城南移得玉華栽,栽向方池兩歲開。有酒有花無伴侶,良朋何日遠方來。
玉蓮移得手親栽,要看中秋月下開。安得君歸相伴飲,君家子弟亦嘗來。
笳鼓春城,處處有、豐年語笑。渾忘卻、金蓮前導,青藜下照。
白雪唱來偏寡和,朱顏老去難重少。羨遨頭、四十已專城,真英妙。
奎文寵,崇儒教。田毛喜,寬租詔。有舂陵之什,無潮州表。
怪雨盲風稀發作,華星秋月爭光耀。看來年、此夜侍端門,開佳兆。
深院雁來時,紅落青苔冷。
為愛錦城花,移自柴桑徑。
昨夜一枝開,綽約新妝靚。
賒得半江秋,留住霜天影。
林外子規啼,
數聲窗欲曙。
憐妾最傷春,
語語催春去。
山腰路轉多臨水,
峽口天開又見山。
疑是慶云曾結蓋,
故留仙境在人間。
并翅文鴛疊錦茵,倚闌聞一嘆、為何人。眉痕愁鎖遠山顰。春風悄、無緒喚真真。
綺陌漾芳塵,步搖攲綠鬢、舞衫新。穿花癡蝶露全身,羅裙褪、自有暗香親。
紺宇遙飛入洞門,砂床石室儼桃源。
長松雨霽雙巢鶴,峭壁嵐消一嘯猿。
榻倚半云僧獨臥,江涵中宿客重援。
浪游十載渾何補,且滌塵襟共避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