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張癡山先生六十述懷四首 其一
閏位將成輒掛冠,淵明大節得粗完。西京剛直推槐里,東漢文章重建安。薄宦不終非命蹇,中原多事見才難。亂流滾滾何曾定,不少饑民逐彈丸。
閏位將成輒掛冠,淵明大節得粗完。西京剛直推槐里,東漢文章重建安。薄宦不終非命蹇,中原多事見才難。亂流滾滾何曾定,不少饑民逐彈丸。
鷸蚌爭持漢與清,徒將水火困生靈。孤身轉徙慚移橘,同好凋殘感散蓱。盡借南音思故土,漫將客淚灑新亭。何當洗盡昂藏氣,一飲狂泉不用醒。
憂思苦不徹,歲暮登危岑。關山百二重,江水渺且深。水深亦有涉,山阻亦有臨。念我諸同袍,一息斷風音。君為天上鳧,我為水中魚。飛潛自情性,安能識盈虛。遙望北斗星,不見北斗城。參辰俱在天,牛女亦分明。同域而相避,何況異天地。
山深樹密嵌幽巖,僧舍清虛門鎖嵐。有客問禪無覓路,已知出世不同凡。
一路車篷夾岸多,一重官柳一重河。天寒不惜牽舟苦,為有君園在薜蘿。
祖餞筵開潞水涯,送君南去旅程賒。松楸在望雖堪喜,鴻雁離群重可嗟。數首新詩題別意,百杯春酒勸流霞。到家為報難兄好,鳳沼承恩鬢未華。
人立玉,天如水,特地如何撰。海南沈燒著,欲寒猶暖。算從頭,有多少、厚德陰功,人家上,一一舊時香案。?經慣。小駐吾州才爾,依然歡聲滿。莫也教、公子王孫眼見。這些兒、穎脫處,高出書卷。經綸自入手,不了判斷。
春來大作縱橫夢,夢里頭頭記卻無。猶勝日長無外事,時從故紙問葫蘆。
道人受偈自然燈,筆底光芒夜夜騰。詩成十手不供寫,鑿齒敢對彌天僧。
惴惴臨之恐擾侵,窯神端宅一何深。車馳夢幻非童話,泉沸依稀似古琴。為免蹉跎時索壁,不由思怨自捫心。茫茫大隧闇無極,疊劫層因凜想吟。
弱冠聲名翰墨場,一官小試活人方。二王賓客推清介,半刺規模與善良。可但仁風薰晉鄙,猶憐奇節老閿鄉。康寧壽考猶馀事,蘭玉階亭久更芳。白發歸來一笑同,舊游長憶魯山東。松楸地接螺江上,兄弟名聯雁塔中。問舍蝸牛聊老□,□書蠆尾不憂窮。清芬千古無遺恨,空使馀哀入暮風。
聞君五十一,七月是生日。汝徒欲稱壽,請我為著筆。為問生何來,以何為真實。過去已過去,未來未可述。目前者一著,明白而深密。特地指向君,回首日又出。
洛陽小苑地,車馬盛經過。緣溝駐行幰,傍柳轉鳴珂。履高含響佩,襪輕半隱羅。浮云無處所,何用轉橫波。
宋代綱常萬死收,燕云厓水漫沉浮。風傳蜀鳥哀仙馭,雨濕陵花泣帝丘。坐剔斷蕪看古碣,行尋折戟問漁舟。長江似訴當時恨,日夜寒聲咽暮秋。
天遣文安盜,狼山一夕風。深恩是先帝,急難有群公。身世吾何晚,乾坤事未窮。豈堪遼左戍,吹角月明中。
霜鬢蕭蕭,皇恩重、賜歸田里。郊郭外、草亭四面,青山綠水。好鳥好花春似昔,同時同輩人無幾。一布袍、棕帽任消搖,東風里。芳草岸,平如砥。垂楊徑,清如洗。散牧處、冉冉晴霞飛綺。江色比于懷抱凈,都無一點閒塵滓。更小兒、牛背有書聲,清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