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鮑惟杰南歸
送君春晚下長川,
一棹東飛逐紫煙。
漫憶龍山花尚好,
跨驢終日聽啼鵑。
送君春晚下長川,
一棹東飛逐紫煙。
漫憶龍山花尚好,
跨驢終日聽啼鵑。
在晚春時節送你順長河南下,船槳劃動向東飛馳追逐著紫煙。隨意回憶起龍山的花開得正好,你騎著驢子整天聽著杜鵑啼鳴。
棹:船槳,此處代指船。
紫煙:指水面或山間的霧氣,因光線折射呈現紫色。
龍山:可能為地名,或泛指有山的地方;花尚好:花開得正艷。
啼鵑:杜鵑鳥的啼叫,傳統意象中常含離愁別緒。
此詩應為晚春時節詩人送友人鮑惟杰南歸時所作。友人將乘船沿長河東下,詩人于送別之際,以想象友人歸程中的閑適情景,表達不舍與關切。
詩寫晚春送別,通過對歸程的想象(龍山花好、跨驢聽鵑),將別情融入自然景物,語言清新,情景交融,展現了送別詩中含蓄而溫暖的情感表達。
薄鬢霜侵,心期輕誤,舊夢沉吟。濁酒重沾,昔狂漫理,幾度驚心。年來愁病相尋,更累日、蕭疏滿襟。斗室生涯,殘叢活計,忍說而今。
形容變盡頭如雪,不改當時一寸心。
詔許歸蓬蓽,性本愛丘山。臨水知魚樂,披林共鳥閒。勞勞車蓋影,渺渺隔重關。高人厭世氛,亭子枕孤云。宇定天光發,風清地籟聞。此君相對處,幽意許平分。瑤草巖姿麗,金沙海色新。射干翹鳳羽,薜荔長龍鱗。謝氏芝蘭砌,還聯玉樹春。早歲辭蕓閣,歸來臥蕙櫋。巳寤邯鄲夢,猶注逍遙萹。郊扉未可閉,洪崖時拍肩。后皇嘉樹底,香影覆秋盤。樵子逢王質,幽人對謝安。興來歌楚頌,策杖暮盤桓。太乙遙分種,紅云仙島香。爽氣金莖上,恩波銀漢傍。田田新詠好,留刻戲魚堂。三脊羞封禪,靈瓊續楚辭。綠樽藉芳草,彩筆賦山茨。千載青霞意,應同孔稚圭。宮錦換漁蓑,浮家倚芰荷。月邀三太白,水漾百東坡。擊汰歸恒晚,鮫人識棹歌。
今歲初辛日正三,明朝春氣漸東南。還家強作銀幡會,雪底蒿芹欲滿籃。
西昌閥閱推曾氏,夫子家居仍舊溪。我政結亭臨水際,君行誰與共攀躋。
朦朧睡方半,猛雨撲危樓。腳底黑云立,天風吹上頭。颯然窗槅間,來自南山幽。嫩雷傍地走,一陣添颼颼。綺疏凈如洗,屋宇為清秋。如龍出自峽,如鷹脫于韝。文章起突兀,大氣所滂流。
嘆息馀光舊,吾翁識此公。后來持帥閫,勇退有高風。示疾帶湖上,真祠崇道中。傷心華山路,松柏窆幽宮。右學騰高第,掄才閤策尊。一心依日月,無力正乾坤。插帶環宮陛,蕃宣復塞垣。遺芳馀慶在,猶記笑言溫。
浪闊驪珠吐。傍城河、依然游冶,水嬉消暑。前月葵榴還照眼,又見龍舟斗虎。何不唱、公乎無渡。兩遍蘭橈招不得,笑吳兒、枉費閒簫鼓。大魚吼,撇波舞。騷人詞客應相許。嘆窮途、累如憐我,分予桂醑。不信握瑜懷瑾者,猶羨人間角黍。看萬斛、天風正怒。此地良常連海館,料神仙、也念忠魂苦。喚江水,捲今古。
杖頭絡索閑家具,應讖三朝經幾秋。生向鷹窠來處異,面皮擘破十三頭。叻,因渠達磨枝條布,惱亂春風卒未休。
柳困花慵風力輕,脫襌衣裌過清明。喚晴喚雨鳩無準,飛去飛來燕有情。
身依南劍憶東都,長把行藏問老符。萬里橋邊尋白屋,百花潭上步青蕪。云山終歲停飛驛,南國多時罷?酤。聞說多才嚴仆射,已消金甲免丁夫。錦江流水接花溪,翠竹紅蕖遠近迷。家世總忘天尺五,生涯還憶瀼東西。乘輿迢遰看雞舌,髀骨消磨厭馬蹄。明日報書通幕府,應勞小隊踏春泥。花作圍屏石作欄,滿天秋籟挾驚湍。日高樹底攤書帙,風靜沙頭把釣竿。閱世尚留雙眼白,報君常抱一心丹。江山信美猶吾土,狂客休歌蜀道難。
枕冷衾單如未嫁。虛度春宵,減卻千金價。薄命桃花將綻也。一朝風雨檐前謝。挨盡凄涼多少夜。鳳去樓空,寂寞應堪怕。環佩珊珊何日下。妝臺閑剩菱花架。
金雁波沉彩樹凋,汴河東入廣陵遙。倚窗曾賦風前楫,驚枕空悲夢里雕。寶帳煙花迷隴月,錦帆云雨聽江潮。吳公臺下雷塘路,多少高樓怨玉簫。
曾向江頭倚玉簫,與君同駐木蘭橈。白波千里秋聞雁,涼雨孤舟夜聽潮。幾處人家連竹塢,數行漁笛過楓橋。今來卻憶同游侶,煙景蒼蒼轉寂寥。
望望楚天云,月墜秋江冷。帝子魂不來,為寫一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