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人為祖瑩袁翻語
京師楚楚。袁與祖。
洛陽翩翩。祖與袁。
京師楚楚。袁與祖。
洛陽翩翩。祖與袁。
京城中風采鮮明出眾的,是袁翻和祖瑩;洛陽里風度優雅瀟灑的,是祖瑩和袁翻。
楚楚:鮮明整潔的樣子,此處形容風度出眾、引人注目的狀態。
翩翩:形容風度優雅、舉止瀟灑。
袁與祖:指北魏時期的袁翻與祖瑩,二人均以才學、風度著稱。
京師:北魏前期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洛陽:北魏遷都后的都城(今河南洛陽)。
此為北魏時期民間對祖瑩、袁翻二人的贊語。祖瑩(字元珍)與袁翻(字景翔)均為北魏中后期著名文人、官員,以才學淵博、風度優雅著稱。時人用簡練的歌謠形式傳頌二人在京師(平城)與洛陽的風采,反映了他們在當時士林中的聲望。具體創作時間約在北魏孝文帝遷都(494年)前后。
此詩以簡短歌謠形式,通過‘楚楚’‘翩翩’等詞,生動概括了祖瑩、袁翻在北魏兩都的出眾風度,語言質樸而富有表現力,是研究北魏人物評價與社會文化的重要資料。
虛室凈琴張,開樽對夕陽。微言能卻暑,過雨更生涼。人世多岐路,浮沈付醉鄉。晚歸堪躍馬,山簡本清狂。
摩詰幽居后,藍田別業新。園林三徑曲,花木四時春。日有攜琴客,時多問字人。頗容疏懶性,一室愿為鄰。
文章換桂一枝秀,清白傳家兩弟貧。
終年騎馬上山坡,鑄得中郎錢幾何。解組可能留不住,扣門猶許問無他。莫因時事輕悲感,從此新詩更琢磨。竹徑松窗與塵隔,幅巾聊且重相過。
四方灰志久,攀陟力猶能。不覺身高處,無窮眼界增。天空山點點,云末水層層。鐘磬時方舉,松歸見一僧。
尺八調悲銀字管,琵琶聲送紫檀槽。
何物蕃兒顏渥赭,生來個個能騎馬。公然剽掠恣南行,河湟戍卒尸縱橫。危城窮將呼天泣,都護不來誰救急。身無羽翼可能飛,一紀窮荒甘受圍。萬里長安無一使,丐兵回紇何時歸。懦將既誅綾易麥,一飽何辭蹈鋒鏑。朝來群丑已登城,我軍四面皆蕃聲。萬人解甲從蕃俗,強把皮裘更我服。每直年年寒食時,禠裘南向吞聲哭。漢將黃金空滿篋,不見征西能報捷。
笑破小桃腮,滴倦嬌楊淚。每遇東君不自持,漂泊何由悔。雁足惜裙紅,麈尾凝眉翠。細搗煙霞入舊醅,獨品重重味。遍折鏡中花,填作忘憂枕。百變陰晴一夢消,紅灺馀香沁。爻課鎮無憑,戲語偏成讖。倚醉相邀醒后身,林下裁云錦。
格天功業起淮梁,嫡緒山河萬古常。已見鳳鳴儀宇宙,敢誰龍戰血玄黃。忠臣自義身前死,朽骨焉圖殞后香。愧殺滿城冠佩者,國恩深處利名場。
陣陣紛飛看不真,霎時芳樹減精神。黃金莫鑄長生蒂,紅淚空啼短命春。草上茍存流寓跡,陌頭終化冶游塵。大家準備明年酒,慚愧重看是老人。
別時容易見時難,無計相留看牡丹。去向洛陽城里過,不知何處可憑闌。
不怨東風損柳眉,十年歡夢卻成悲。落花如淚催人瘦,微雨成簾礙燕歸。情未淡,意先迷,迢迢春路草萋萋。相逢莫作重逢計,怕有相思無盡時。
提葫蘆,今年酒賤頻頻沽。眾人皆醉我亦醉,哀哉誰問醒三閭!提葫蘆。
歲色孤城忽夕鐘,賦詩行酒未從容。桃花紅勝河陽縣,棠樹高于石竺峰。三異君應頻鶚薦,一經予自笑龍鐘。詰朝太史如張網,遙見雙鳧入九重。
風滿城樓水滿塍,閑尋蕭寺伴詩朋。青燈古殿如來佛,小塔新墳化去僧。夾道楊柳寒作雨,臥階怪石瘦生棱。夕陽指點寒鴉色,飛渡高原第幾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