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興書堂自警三十五首 其十八
周翁圖太極,張子銘訂頑。吾門禮義宗,毋離幾席間。
周翁圖太極,張子銘訂頑。吾門禮義宗,毋離幾席間。
周敦頤繪制了《太極圖》,張載撰寫了《訂頑》(《西銘》)。我們這一學派以禮義為根本,不可脫離日常的生活實踐。
周翁:指周敦頤(1017-1073),字茂叔,北宋理學家,著有《太極圖說》,被尊為理學開山。太極圖:周敦頤所創的宇宙生成圖式,是理學宇宙論的重要基礎。
張子:指張載(1020-1077),字子厚,北宋理學家,關學創始人。訂頑:即《訂頑》,張載所作短文,后程頤更名為《西銘》,闡述“民胞物與”的仁愛思想。
吾門:作者所屬的理學學派,可能指繼承周、張思想的后學群體。禮義宗:以禮義為學派的根本宗旨。
毋離幾席間:不要脫離日常的生活場景,強調禮義需落實于具體實踐。幾席:代指日常起居之處。
此詩為作者于隆興書堂中所作的自警組詩之一。南宋時期理學興盛,作者作為理學家后學,推崇周敦頤、張載等北宋理學先驅的思想。詩中通過提及二人的經典著作,自勉遵循先儒教導,以禮義為學派根本,并強調禮義需融入日常實踐,體現了理學“知行合一”的學術特點。
詩中借周敦頤《太極圖》、張載《訂頑》(《西銘》)點明理學淵源,明確宣示“禮義為宗”的學派宗旨,并強調禮義需落實于日常實踐。語言簡潔凝練,用典精準,集中體現了理學家注重傳承與實踐的學術品格。
平生老友定山君,主靜工夫久不群。正義中仁有分別,可將經傳作云云。
淡寫幽蘭深種情,微光一點消殘夜。飛花輕夢墜無聲,逝水華年箋雪帕。念遠真非滿月時,忘形只在梅花下。寒天袖薄影娉婷,籬角黃昏猶啖蔗。
鳥道通身去,迢迢劫外參。隨流忘朕兆,癡兀未曾閑。瞬視成途轍,揚眉落二三。只應無見頂,子夜白云漫。
廢寺殘僧在,寒燈繡佛親。風塵驅短鬢,意氣向何人。白石南山夜,青尊北海春。古來豪杰士,偃蹇見經綸。
思親長日看云生,親歿因軒寓舊名。先世獨推羅仲素,今人重見狄懷英。心關瞑色隨烏集,目極秋容與雁征。每為三山歌陟岵,蕭蕭風雨候雞鳴。
時節近中秋,桂花天氣。憶得熊羆夢呈瑞。向來三度,恨被一官縈系。今朝稱壽,也休辭醉。斑衣戲彩,薄羅初試。華發雙親剩歡喜。功名榮貴,未要匆匆深計。一杯先要祝,千百歲。
南岳配朱鳥,地軸為之翻。皇綱未為絕,云臺誰再論。
雕戈紅旆轡如絲,暫為君王鎮左畿。下鵠池邊新有詔,臥龍山畔又催歸。共看閣老今黃闥,卻笑門生也繡衣。起舞祝公千歲壽,蓬萊云氣正霏霏。
情話江湖不忍長。當時只道是尋常。簫聲正好驚城角,花事都空剩佛香。詩酒伴,水云鄉。人生幾度少年場。西湖鷗鷺多塵劫,莫把秋蓮說斷腸。
雨自今朝霽,月仍昨日圓。邀朋看怪石,味酒想名泉。歡極能忘病,醉來亦類禪。中秋輸此賞,荷露正娟娟。
繡斧明霜日,川原指顧中。才真堪作雨,名不愧觀風。狡兔移山窟,玄狐隱棘叢。城隅一片石,他日比羊公。
茲山饒靈異,古廟極巍崇。下有千尺漂,深黑蟠蛟龍。興云雨暵歲,闔境歌神功。神功既莫測,民祀當無窮。
投石滄浪竟不浮,云林自合早歸休。漁舟點點前江去,載盡斜陽不載愁。
欲界谷神初剖判,情逸混沖融。太一云興匝地風。岳頂雨蒙蒙。造化陰陽升降應,八脈醴泉通。琴韻瑯瑯聒耳聰。絕念醞奇功。
房精夜墮滎波中,驊騮奮出如飛龍。昂頭星宮逐枉矢,振鬣云闕追天風。漢家將軍三十六,分道出塞爭奇功。當時一躍萬馬盡,蹴踏少海霓旌紅。韓哀謝輿伯樂去,蹶塊□□奚官庸。十年皂櫪食不飽,雖有駿步難爭雄。春隨錦韉北陵北,秋臥衰草東阡東。時從駑駘飲沙澗,未免泥滓沾風騣。夜寒苜蓿山谷迥,長嘶落月天地空。時平文軌明蕩蕩,萬里窮荒無虎帳。交河不用踏層冰,裹足山城學馴象。吾聞天子之廄十二閑,驥騄并收無棄放。金根云?出都門,喚取雍容肅仙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