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得友朋書札感賦 其四
名因錫鬯起詞場,
未出梅關人已香。
遂使三閭長有后,
美人香草滿禺陽。
名因錫鬯起詞場,
未出梅關人已香。
遂使三閭長有后,
美人香草滿禺陽。
他的聲名因朱彝尊(號錫鬯)在詞壇興起,尚未走出梅關便已聲名遠揚。這使得屈原(曾任三閭大夫)的文脈得以長久延續,象征高潔的美人香草意象在禺陽(今廣州一帶)大地上處處可見。
錫鬯:朱彝尊的字,清代著名詞人、學者,浙西詞派代表人物。
梅關:位于江西大庾嶺,是連接嶺南與中原的重要關隘,代指嶺南地區。
三閭:指屈原,因其曾任三閭大夫,此處代指《楚辭》開創的文學傳統。
美人香草:屈原《離騷》中常用的象征手法,以美人喻君子,香草喻美德,代指高潔的品格與理想。
禺陽:古地名,指今廣州一帶,為嶺南文化中心。
此詩或作于清代中期,時朱彝尊(錫鬯)的浙西詞派影響廣泛,作者因友人書信談及嶺南詞壇盛況,有感于朱彝尊對詞學的推動及《楚辭》傳統在嶺南的傳承,故賦詩以記。
詩中借朱彝尊(錫鬯)的詞壇影響,強調其延續屈原‘美人香草’傳統、推動嶺南文學發展的貢獻,體現清代詞壇對古典文脈的繼承,語言簡練,用典精準。
漫道炎涼天亦有,早非混沌世初開。糊涂仙小陶然醉,終日誰來詩自來。文人夾尾皇天下,書案低頭夜雨時。而今識得華芝夢,自有仙才自不疑。詩網癡人多說夢,山堆雜卉不須名。前朝紅事終浮白,一笑憑欄月在冰。一時紫陌紅塵拂,不盡銀河素月流。夜靜憑高試回首,兩三漁火是瀛洲。只有狂詩能詠史,從無皇帝不歸天。百年過半人形在,雨打風流落素箋。電網有靈難鎖國,書生無氣怎成人?臨風皎皎霜飛夜,也問蒼生也問神。
美景良辰不易逢,高堂歡宴且從容。畫闌芍藥籠燈照,銀碗櫻桃和酪供。公子清談霏唾玉,佳人低唱斂眉峰。主賓樂有如澠酒,起坐喧嘩意正濃。
吾聞古君子,主敬心不移。戒懼乎未睹,慎防乎自欺。所以造至德,俯仰無忸怩。周君務脩省,兢業恒自持。凜如履冰際,惕若臨深時。發言戒輕妄,周旋思中規。一朝荷恩命,贊政江之西。郡齋揭華扁,動靜體無違。惓惓夙夜間,謹此心術微。以茲方寸中,皎皎生光輝。門庭杜私謁,田野爭訟稀。美哉持敬功,遠大由此躋。勉旃保終始,峻擢應有期。
叢林合沓隱丹邱,還指松頭倚畫樓。蘭槳共移明月夜,綺窗遙對乳峰秋。階前蟋蟀寒偏急,池上芙蓉晚更幽。寄語陳遵莫投轄,春來還擬復同游。
巖廣垂空萬木斜,仰窺如對鏡中花。吏人報道三年外,尚有沉香積數車。
咳唾生冰碎,寒威勁暮笳。關殘鴻雁月,風走駱駝沙。餅餌如輪大,柴薪用糞加。天涯有孤客,悔恨宦為家。
孤棹迎風退,鹢人何日歸。船頭雖畫鹢,猶作宋都飛。
病臥遙遙憶草堂,草堂蘭桂滿庭芳。枝枝葉葉抽新綠,白白紅紅出短墻。史學我慚司馬氏,義方人仰燕山郎。何時更倚滄浪月,君作歌狂我醉狂。
侵晨歷趙境,薄暮宿邢臺。秉燭當軒坐,鉤簾待月來。青衫春漸薄,綠酒夜須開。佳景方留戀,城頭鼓又催。
朝出見歌舞,暮歸見黃土。此事未足奇,所奇在何處。朝出見歌舞,暮歸見歌舞。
五緯相天,各率其職。司禮與視,則維熒惑。至陽之精,屆我長嬴。于以求之,祀事孔明。
南宮四海英俊場,閱人須多無此郎。御史傳呼主司出,遙瞻紫案金爐香。簾垂咫尺斷還送,閉戶設棘圍高墻。卷堆封彌充棟宇,筆浸滄溟開混茫。麟臺學士喜得子,如獲寶鼎聯芝房。明日都城始傳榜,聲名烜赫無三張。平生知己萬不一,世有若人安可失。方調鼎味薦鹽梅,桃李何心并佳實。論經射策未足論,挽取功名看他日。同門笑語夜相過,起看北斗插天河。凌晨鳳閣拜座主,門生來賀爭肩摩。一時人物盡豪杰,太平為寶非嘉禾。
嶺表名庠歲月深,江鷗謀醉少伊人。勸君莫戀京城柳,與道南來共一樽。
四牡服朱軒,俠氣何翩翩。夕騖邯鄲道,朝馳函谷關。千金飾冠劍,寶服芳且鮮。徒御若云浮,周道直如弦。堂中養死士,被服皆珠紈。櫪馬厭粱肉,貝甲委如山。片言傾五岳,萬乘慕其賢。諸侯奉白璧,為壽卮酒前。合從連趙魏,駕轂出齊燕。仗劍歸質子,矯節奪兵權。皦皦日中議,歃血重一言。雞鳴脫虎口,狗盜乃獲全。天地相蕩蝕,四海如沸淵。憑軾一抵掌,解紛談笑間。縱橫負奇節,逸氣蓋八埏。慨慷功名會,何言七尺捐。策勛山河溢,流光竹帛鐫。何為坎?士,撫劍獨長嘆。
夜雨清齋曾對榻,論交久矣愜襟期。臺衡他日占各世,山斗于今重得師。春色平分千里外,風流遠陋六朝時。懸知南國多桃李,朵朵煙含璧水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