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民為元淑謠
泰州河東,杼柚代舂。
元公至止,田疇始理。
泰州河東,杼柚代舂。
元公至止,田疇始理。
泰州的河東地區,百姓用織機代替舂米(生活艱難)。元公來到這里后,田地才開始得到治理。
泰州:古州名,治所在今山西萬榮一帶。
河東:指黃河以東地區,今山西西南部。
杼柚(zhù zhóu):織布機的部件,杼為梭子,柚為筘,代指紡織。
代舂:代替舂米(舂米是將稻谷去殼的工序,此處指因農業荒廢,百姓以紡織換糧或無法正常進行舂米)。
元公:指元淑,北魏官員,曾任河東太守,以治理有方著稱。
至止:來到這里。止,語氣助詞。
田疇(chóu):田地。
始理:開始得到治理。
北魏時期,河東地區因戰亂或管理不善,農業荒廢,百姓以紡織代舂米維持生計。元淑任河東太守后,推行善政恢復農業生產,百姓作此民謠贊頌其治績。
此民謠通過元淑到任前后的對比,簡潔有力地突出其治績,反映百姓對良吏的贊頌,是研究北魏地方治理與民間文學的重要資料。
不是騷人不是農,筆耕墨耒愿年豐。有時啜罷盧仝茗,習習能生兩腋風。
春陵一竅在圖先,挈領提綱曠世賢。悟后洛陽歸自別,熟時關內夜應眠。憐蛇憐蚿情俱失,逃俗逃禪見各邊。動靜無端惟此理,是誰參透大因緣。
壞墻陰。有黦顏墮蕊,華發忍重簪。幽徑榛蕪,斜陽淚滿,兵氣仍共沈沈。臥枝罥、馀腥未洗,破暝靄、凄引響羈禽。髡柳池荒,沈沙戟在,波鏡慵臨。太息天胡此醉,任殘山剩水,怵目驚心。戰艦東風,戈船下瀨,誰辦鐵鎖千尋。算惟見、當時皎月,過南浦、空漾萬條金。悄立危亭欲去,風露秋深。
起居深借鵲巢安,著作從教醬瓿漫。遲暮歲華多客感,清修家世本儒酸。春潛水市晴煙碧,雪抱山城午日寒。且欲醉眠歌習隱,不須章表乞辭官。
老干柔條被雪封,五花還與六花重。從渠易改清癯態,到底難藏冷淡容。弄色卻非憐凍雀,收香長是誤寒蜂。何如插向銅鉼里,煮水煎茶興更濃。
大明湖上秋容暮。風煙杖屨時來去。說與病維摩。可人秋水呵。自書盤谷序。和了停云句。把酒為君歌。濟南名士多。
潮風連地吼,江雨帶天流。宮殿扃春仗,衣冠鎖月游。傷心今北府,遺恨古東洲。王氣如川至,龍興海上州。
南國有佳人,容華世莫比。嫁與東鄰兒,愿言結生死。良人輕別離,匆匆辭故里。朝醉閶闔門,暮宿長安市。新愛移平生,恩情付流水。欲促遠人歸,裁書寄雙鯉。遺之同心結,兼以合歡被。人匪金石堅,容顏何足恃。天涯君不歸,河清難再俟。
高資冢上五樓穹,先祖曾經相哲宗。亂后傷心馀石馬,小孫來補萬株松。
不觸又不背,徒勞生擬議。開口更商量,白云千萬里。
藝苑紛繁費剪裁,聊將網絡作平臺。學無先后都為友,道有循環又見梅。春信已從人日動,東君卻命雪花開。風光殊絕堪吟詠,不必徒憐謝女才。
高館茶煙裊鬢絲,話闌清漏轉多時。塵埃偶下留徐榻,蘭荰重吟吊屈詩。浮世光陰悲逆旅,大邦名哲仰新祠。叫閽莫上憂時策,倚檻遙興萬古思。
載將風月滿船歸,多少田園誓自違。夾路漁樵驚識面,入門兒女笑牽衣。家山勝似黃泥坂,村酒香于采石磯。老向太平吾與子,卻因佳句憶玄暉。
巖里桃花千歲開,巖扉無復老仙推。萬山挾洞人間斷,一瀑如川天上來。古殿碑橫苔入字,忠臣像老月窺臺。平生歐尹神清興,為約秋風更往回。
一百五日客欲歸,別君誰憐吾事非。淚隨流水依山去,眼散落花作雪飛。溪谷春深惟草樹,郊原日暖自煙霏。松楸在望身匏繫,青壁無緣一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