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畫
誰掃丹青筆,因開江上樓。
帆檣背日集,水石傍林幽。
楚澤流難盡,吳山翠不收。
幾時吾放舸,奇絕覽茲游。
誰掃丹青筆,因開江上樓。
帆檣背日集,水石傍林幽。
楚澤流難盡,吳山翠不收。
幾時吾放舸,奇絕覽茲游。
是誰揮動丹青畫筆,描繪出江邊的樓閣。船帆桅桿背著陽光聚集,水石依傍樹林更顯幽靜。楚地的水澤流淌不盡,吳地的山巒青翠連綿。何時我能駕舟出游,飽覽這奇絕的風光。
丹青筆:繪畫用的筆,代指繪畫創作。
帆檣(qiáng):船帆與桅桿,代指船只。
楚澤:古代楚地(今湖北、湖南一帶)的水澤。
吳山:古代吳地(今江蘇、浙江一帶)的山巒。
放舸(gě):駕船出游。
此詩為題畫詩,當為詩人觀覽一幅描繪江南山水的畫作后所作。畫面中楚澤吳山的奇絕景致觸發詩人游興,遂題詩以表對自然勝景的向往。具體創作時間、地點無明確記載,約為詩人游歷或賞畫時即興而作。
全詩以題畫為引,通過細膩描繪畫中江南山水的幽美與遼闊,表達詩人對自然奇景的向往之情。詩境開闊,語言凝練,將畫境與意趣結合,體現了題畫詩‘詩中有畫,畫外有意’的特點。
銀燭熏天紫陌長,禁城春色曉蒼蒼。
千條弱柳垂青瑣,
共沐恩波鳳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送君魯郊外,下車上高丘。
蕭條千里暮,日落黃云秋。
舉酒有余恨,論邊無遠謀。
河源望不見,旌旆去悠悠。
日長風暖柳青青,
北雁歸飛入窅冥。
岳陽城上聞吹笛,
能使春心滿洞庭。
我年四十余,已嘆前路短。
羈離洞庭上,安得不引滿。
李侯忘情者,與我同疏懶。
孤帆泣瀟湘,望遠心欲斷。
今日相逢落葉前,
洞庭秋水遠連天。
共說金華舊游處,
回看北斗欲潸然。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楓岸紛紛落葉多,洞庭秋水晚來波。乘興輕舟無近遠,白云明月吊湘娥。
江畔楓葉初帶霜,渚邊菊花亦已黃。輕舟落日興不盡,三湘五湖意何長。
國之重鎮惟幽都,東威九夷北制胡。
五軍精卒三十萬,昔時燕山重賢士,黃金筑臺從隗始。
倏忽興王定薊丘,我唐區夏余十紀,軍容武備赫萬祀。
彤弓黃鉞授元帥,千營萬隊連旌旗,望之如火忽電馳。
匈奴懾竄窮發北,六軍將士皆死盡,戰馬空鞍歸故營。
時移道革天下平
今日霖雨霽,颯然高館涼。秋風吹二毛,烈士加慨慷。
憶昔皇運初,眾賓俱龍驤。解巾佐幕府,脫劍升明堂。
郁郁被慶云,昭昭翼太陽。鯨魚縱大壑,鸑鷟鳴高岡。
信矣草創時,泰階速賢良。一言頓遭逢,片善蒙恩光。
我生屬圣明,感激竊自強。崎嶇郡邑權,連騫翰墨場。
天朝富英髦,多士如珪璋。盛才溢下位,蹇步徒倡狂。
閉門對群書,幾案在我旁。枕席相遠游,聊欲浮滄浪。
八月白露降,玄蟬號枯桑。艤舟臨清川,迢遞愁思長。
我有同懷友,各在天一方。離披不相見,浩蕩隔兩鄉。
平生霞外期,宿昔共行藏。豈無蓬萊樹,歲晏空蒼蒼。
胡羯亂中夏,鑾輿忽南巡。衣冠陷戎寇,狼狽隨風塵。
豳公秉大節,臨難不顧身。激昂白刃前,濺血下沾巾。
尚書抱忠義,歷險披荊榛。扈從出劍門,登翼岷江濱。
時望挹侍郎,公才標縉紳。亭亭昆山玉,皎皎無緇磷。
顧惟乏經濟,捍牧陪從臣。永愿雪會稽,仗劍清咸秦。
太皇時內禪,神器付嗣君。新命集舊邦,至德被遠人。
捧冊自南服,奉詔趨北軍。覲謁心載馳,違離難重陳。
策馬出蜀山,畏途上緣云。飲啄叢箐間,棲息虎豹群。
崎嶇凌危棧,惴栗驚心神。峭壁上嵚岑,大江下沄沄。
皇風扇八極,異類懷深仁。元兇誘黠虜,肘腋生妖氛。
明主信英武,威聲赫四鄰。誓師自朔方,旗幟何繽紛。
鐵騎照白日,旄頭拂秋旻。將來蕩滄溟,寧止蹴昆侖。
古來有屯難,否泰長相因。夏康纘禹績,代祖復漢勛。
于役各勤王,驅馳拱紫宸。豈惟太公望,往昔逢周文。
誰謂三杰才,功業獨殊倫。感此慰行邁,無為歌苦辛。
舞怯銖衣重,
笑疑桃臉開。
方知漢成帝,
虛筑避風臺。
彼岸聞山鐘,仙舟過苕水。
松門入幽映,石徑趨迤邐。
初月開草堂,遠公方覯止。
忘言在閑夜,凝念得微理。
泠泠功德池,相與滌心耳。
列郡皆用武,南征所從誰。
諸侯重才略,見子如瓊枝。
撫劍感知己,出門方遠辭。
煙波帶幕府,海日生紅旗。
問我何功德,負恩留玉墀。
銷魂把別袂,愧爾酬明時。
琢瑉勝水碧,所貴素且貞。
曾無白圭玷,不作浮磬鳴。
捧來太陽前,一片新冰清。
沉沉風憲地,待爾秋已至。
璞堅難為功,誰怨晚成器。
比德無磷緇,論交亦如此。
荃蕙有奇性,馨香道為人。
不居眾芳下,寧老空林春。
之子秉高節,攻文還守真。
素書寸陰盡,流水怨情新。
濟濟振纓客,煙霄各致身。
誰當舉玄晏,不使作良臣。
賞心無遠近,芳月好登望。
勝事引幽人,山下復山上。
將尋洞中藥,復愛湖外嶂。
古壁苔入云,陰溪樹穿浪。
誰言世緣絕,更惜知音曠。
鶯啼綠蘿春,回首還惆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