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射覆橘子
圓似珠,
色如丹。
儻能擘破同分吃,
爭不慚愧洞庭山。
圓似珠,
色如丹。
儻能擘破同分吃,
爭不慚愧洞庭山。
圓得像珍珠,顏色如丹砂般紅潤。如果能掰開一起分著吃,怎不叫人對洞庭山感到慚愧。
丹:丹砂,一種紅色礦物,此處形容橘子顏色紅潤。
儻:同“倘”,如果。
擘破:掰開。
爭不:怎不。
洞庭山:指洞庭湖一帶,歷史上為柑橘著名產地。
此詩為唐代射覆游戲中詠橘子之作。射覆是古代一種猜物游戲,以巾覆蓋物品讓人猜測,詩中通過描繪橘子的形態、顏色及分食聯想,暗合射覆主題,體現游戲趣味。
詩以簡練語言描繪橘子的形色特征,通過分食聯想引出對產地的敬意,既緊扣射覆游戲的猜物特點,又暗含對洞庭柑橘的贊美,語言通俗自然,富有生活情趣。
拈詞詠雪一年年,雅思聯翩久愈鮮。倘使生居南海外,教從何處覓瑤篇。飛絮競傳勝撒鹽,千秋冰鑒一何嚴。卻嫌天道多偏袒,好句常教女手拈。
二月春陰花信稀,滿庭紅杏忽芳菲。東君有意須加護,莫遣西風忽漫飛。
槐柳拂云長,清陰覆短墻。群芳俱落盡,祗有菜花黃。
一出新安道,停驂看洛京。草埋東漢殿,樹暗則天城。風月渾依舊,山河幾戰爭。客行懷往事,更值暮猿聲。
葉下洞庭初,思君萬里馀。露濃香被冷,月落錦屏虛。欲奏江南曲,貪封薊北書。書中無別意,惟悵久離居。
兒生三歲母即亡,母心戀兒魂悲傷。兒在童蒙渾不覺,母魂惻惻時護防。日居月諸兒漸長,始有知覺動思想。愀然問爺母不存,涕泗潸然心惚恍。母有魂,兒有身,幽明無路得相親。母向夢中見兒語,兒初不識母酸辛。覺來問爺驚所見,兒說形容爺與辨。衣裳總是沒時穿,音容不異存日戀。兒知是母頓欲絕,五內崩摧淚成血。毀形便若初喪時,饘粥一御哀情切。嗟哉衛氏孝且純,古有曾參亦可倫。天性由來非矯作,風俗如此寧不淳。人生何幸父母存,恬不為養獨何心。視此安能不汗恧,撫卷因成孝子吟。
新阡淚葉記霜馀,早見春風萬壑俱。姱節當時誰鶚立,故人今日半鵬圖。清談我不如平子,下策君元笑阿奴。此地對床先有約,莫教風雨隔重湖。
一從奉詔銀臺路,下馬成詩奪鳳毫。東觀已陪窺秘箓,南宮又接較群髦。芝封紫掖文章貴,星近端門氣象高。今是漢廷三獨坐,夜吟猶許醉春醪。
和風時雨萬山春,花柳無邊一色勻。處處醵錢沽社酒,村村伐鼓賽田神。生當堯舜升平日,贏得巢由自在身。最愛鄰翁頻獻果,楊梅盧橘逐時新。
天柱嵯峨入紫微,宏謀畢竟不如歸。人間總有知音在,雪里梅花開滿扉。
鮮血領巾色,新歌腰鼓腔。由來樹人地,倏變舞魔場。異說詆賢圣,垂髫侮老蒼。講堂三舍避,幸免扣脛傷。
水衡之司天下七,算舟通楮時制同。京師南來四千里,滸墅實當吳會中。地官主事延平彥,鸞棲舊在吳江縣。政平如水起歌謠,今之歌謠乃重見。司徒搉課歲有常,數或不經寧惠商。太原周公有是語,至今傳誦盈廟堂。蕭君不苛亦不縱,隱然名為司徒重。江邊野老閱人多,獨汲山泉遠相送。
應憐彩翼弄春茵,玉沼銀塘夜夜親。一曲霓裳君莫管,珊瑚同樹更無人。
與公契闊已多時,愧我耽詩老更癡。失馬翁歸還自得,亡金郎在不須疑。曾從塞北多奇約,重向江南話所思。一曲陽春真寡和,瓊瑤何以謝相知。
定山古通儒,學道希圣賢。古義與時違,斂息賁田園。黃花媚幽徑,白鳥泳清川。悠悠青山適,一往三十年。高羅弗為求,欲致無由緣。非無濟世心,亦有清廟篇。惜哉用違材,零落成棄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