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廟歌辭 晉朝饗樂章 其二 群臣酒行歌
萬國咸歸禹,
千官共祝堯。
拜恩瞻鳳扆,
傾耳聽云韶。
運啟金行遠,
時和玉燭調。
酒酣齊抃舞,
同賀圣明朝。
萬國咸歸禹,
千官共祝堯。
拜恩瞻鳳扆,
傾耳聽云韶。
運啟金行遠,
時和玉燭調。
酒酣齊抃舞,
同賀圣明朝。
萬國都歸附于圣君(如大禹般的賢主),千官共同祝愿帝王(似唐堯般的明君)。拜謝皇恩時仰望帝王的御座,側耳聆聽著典雅的云韶之樂。國運如金德開啟般長遠,時世和諧如四季調和的玉燭。酒興正濃時眾人拍手起舞,共同慶賀這圣明的朝代。
禹:傳說中上古賢君,此處借指晉朝皇帝。
堯:上古賢君唐堯,此處代指帝王。
鳳扆(yǐ):帝王宮殿中繪有鳳凰的屏風,代指皇帝御座。
云韶:相傳為舜時的樂曲,后泛指宮廷雅樂。
金行:五行中金德,晉朝以金德為運,此處指國運。
玉燭:《爾雅》載‘四時和為玉燭’,指四季調和、天下太平。
抃(biàn)舞:拍手而舞,表達歡樂之情。
此詩為晉朝郊廟歌辭中宴饗樂章的一部分,用于群臣宴飲行酒時演唱。反映晉朝初期對帝王的尊崇及對盛世的宣揚,可能作于晉朝建立初期,強調政權合法性與天下歸心的政治氣象。
詩中通過群臣頌贊、宴飲歡舞的場景,展現君臣和諧、天下太平的盛世氣象。語言典雅,用典貼切,是研究晉朝宮廷禮儀與文學的重要資料。
永嘉一宿,道播寰區。招扇隔江,法流四海。
乾坤未剖,誰是知音。空劫已前,何人印可。
向上一路,千圣不傳。透脫斯關,方能妙用。
慈云叆叇,舒卷湘江。不假風雷,滂沛甘澤。
三艸二木,并獲敷榮。青山不鎖長飛勢,滄海合知來處高。
冬旱及茲雪,都人銷百憂。墻根有宿草,余綠尚去秋。
新陽解薄冰,大潤升介丘。夜聞窗響紗,高云正綢繆。
明旦天津望,寒花翳川流。宮中圣人喜,癘氣一夕收。
史占上日祥,知欲遍九州。敢任肉食謀,官閑欣歲休。
雖無山陰船,窮巷窘若囚。卻幸葛翁來,湯餠有麥牟。
孔侯金閨彥,平昔慕追游。延閣排霄起,登臨忘我愁。
何當聯轡镮,城苑佳氣浮。春郊日可望,桑野聽行謳。
天闊江銜雨,冥冥上客衣。
潭清魚可數,沙晚雁爭飛。
川谷留云氣,鵜鶘傍釣磯。
飄零滄海客,期到一帆歸。
四面陰云旋旋舒,冰輪一片耀昏衢。
影分萬派曾無異,光照千門豈有殊。
境寂風清思至友,香殘玉篆倦加趺。
寥寥廓徹瑠璃界,心月圓明德不孤。
童年已切耆英慕,壯歲初陪后乘游。
衛幕櫜弓皆廣建,梁筵進牘并枚鄒。
云臺生面丹青古,馬鬣新封草木秋。
是事公應付蜩甲,蒼霞誰見揖浮丘。
我初官此君未來,君今去此我未往。
翻飛豈不慕緬邈,留滯何能悲鞅掌。
學道平生昧蹊徑,半世端如走榛莽。
古人曾病田甫田,切磋安可去吾黨。
東風消雪送鴻雁,南國連山生筿簜。
為當歸夢五湖中,會有高名百寮上。
束裝清曉來江浦,瘦馬羸童犯山雨。
解鞍入寺聞鐘聲,堂上僧齋日初午。
故人聆我足音喜,紗帽相逢坐東廡。
別來幾日頷生須,相見驚疑更問語。
念昨與君俱隨書,貧賤不為人比數。
侍郎門館乏容悅,舉子文章慚莽鹵。
瞽言強獻亦何有,君去東州我之楚。
可憐今日江頭路,草草逢君具雞黍。
我貧無策未容飽,君祿雖微不猶愈。
如今未可計得失,且作新詩致醇醑。
老柳無嘉色,紅蕖羞脈脈。
宛在水中洲,雙鵝羽蒼白。
何須玩引頸,顛到寫經墨。
惟應一臨流,當暑袗??绤。
山橫杳靄有無中,疊觀層臺一梵宮。
萬軸瑯函方杜口,數聲啼鳥正談空。
溪云抱影侵行屐,香篆飛煙襲晚風。
薄宦羈人如接折,自慚來往苦匆匆。
建鼓求亡子,初昧學所之。除去日月多,及此歲未遲。
滿國和巴人,若士誰與知。平陸不推舟,客行當來茲。
定居厭屋廬,風雨勞所思。執鞭慕昔人,孰與并此時。
破裘不御冬,要假完腋裨。危言則來詬,慎密又逢譏。
成德尚如是,薄志安能期。收聲復藏熱,雷火忽然微。
開口且復歡,是事置勿推。閉眼可內視,獨復不自為。
樊山夜漲河鳴鼓,奎火占中知溽暑。顏闔居鄰胡子都,共喜夏麋登宴俎。
參軍河北主簿南,騎馬相逢不相語。市西老屋斷人居,自覺天風生廣宇。
青菅席坐土階濕,黃綆汲泉塼井古。翩翩后至王將軍,開口相投律呼呂。
丈夫得意吐然諾,杯酒形骸安足數。露頂張顛且勿幘,起舞我能先眾客。
二豪禮法空是非,一斗三杯眼方白。中虛嘔冷腹橫??,汗如槁壤朝陽蒸。
咈然煩厭暫莫遏,飲蛇不省疑吞繩。豨苓卷桂導停飲,兩日不咀公廚冰。
長篇忽聽鳳皇曲,卻似半嶺逢孫登。君家鐺勺還應洗,須我下床仍食美。
西池何似漢江長,誰使蒲萄變新泚。醉捉蟹螯攣五指,吏部拍浮非在水。
抱琴寧復待招邀,昨夜雨涼孤興起。金丹定有換腸藥,不用俗醫論表里。
五丈渠,河水嚙堤三里余。懸流下噴水渤潏,訛言相驚有怪物。
濼東漁子浮兩舠,清晨徑流雙鬣搖。驚人跳起橫觸島,大鱘十尺長夭矯。
殺之信宿不敢言,并村稍稍聞者諠。伐鱗封肉擔揭去,兩日一村貓犬飫。
夜來水泛州西原,青青百頃白波翻。里巫推變咎漁子,豫且賊神實為此。
此邦一年不谷食,賣魚取錢當常職。聞道相家口,津人無敢憑。大魚死,小魚靈。
神交千古圣賢中,尚想銅山應洛鐘。
傾蓋十年唯子舊,知音一世更誰逢。
天如蟻磨骎骎旦,談似繰車亹亹從。
鄰榻鄧侯那不共,擁衾百首興方濃。
臥病車馬絕,初非遺世人。
逍遙乍形散,邂逅卻情真。
見護屏能力,相扶竹亦神。
閑來佐歡喜,漉酒用陶巾。
云端紅粉拊雕欄,謝守綸巾語笑間。
游客乍驚人外境,居僧初識面前山。
暫來猶足留公賞,借與真堪著我頑。
鈴合多余賓從少,誰教缾盎不曾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