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鐵索橋
險矣盤江路,何年鐵索橋。
古藤援旅客,絕壁束秋潮。
綠澗呼蠻部,垂虹溯漢朝。
風枝渾不定,為問掛猿條。
險矣盤江路,何年鐵索橋。
古藤援旅客,絕壁束秋潮。
綠澗呼蠻部,垂虹溯漢朝。
風枝渾不定,為問掛猿條。
盤江的道路真是險峻啊,不知何年建起了這鐵索橋。古老的藤蔓幫助旅客攀爬,陡峭的絕壁約束著秋日的江潮。碧綠的山澗仿佛在呼喚少數民族部落,鐵索橋如垂虹般,其歷史可追溯到漢朝。風中的樹枝搖晃不止,試問這是否是猿猴曾懸掛過的枝條?
盤江:河流名,位于今貴州西部,以水勢湍急、兩岸陡峭著稱。
古藤援:古老的藤蔓作為攀援工具,輔助行人通過險路。
絕壁束秋潮:陡峭的懸崖限制了秋日江潮的奔涌,形容地勢對水流的約束。
蠻部:古代對西南少數民族部落的泛稱。
垂虹:比喻鐵索橋橫跨江面,如彩虹垂落。
溯漢朝:追溯至漢代,極言鐵索橋歷史久遠。
風枝:風中搖晃的樹枝。
掛猿條:猿猴棲息或懸掛時依附的枝條。
此詩或創作于清代,詩人途經貴州盤江時,見鐵索橋橫跨險江,古藤、絕壁、秋潮等景象交織,結合橋的歷史傳說(溯漢朝),觸景生情而作,記錄了西南險道與人文工程的獨特風貌。
全詩以“險”字開篇,圍繞渡鐵索橋的所見所感展開,既描繪盤江天險的自然奇景,又暗含對鐵索橋歷史的追思,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人文的敏銳觀察,語言質樸而意境深遠。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人生四大{上物下心}是空,何個不覓出煩籠。 造罪人多作福少,所以眾生長受窮。 堅修苦行仍本分,禁戒奢華并不同。 今生努力勤精練,冥路不溺苦海中。 日逐持經強發愿,弘道回去莫難逢。 唯報往來游禮者,這回巡謁一層層。
松江舍北。正水落晚汀,霜老枯荻。還見青匡似繡,紺螯如戟。西風有恨無腸斷,恨東流、幾番潮汐。夜燈爭聚微光,掛影誤投簾隙。 更喜薦、新篘玉液。正半殼含黃,一醉秋色。纖手香橙風味,有人相憶。江湖歲晚聽飛雪,但沙痕、空記行跡。至今茶鼎,時時猶認,眼波愁碧。
漸滄浪、凍痕消盡。瓊絲初漾明鏡。鮫人夜翦龍髯滑,織就水晶簾冷。鳧葉凈。最好似、嫩荷半卷浮晴影。玉流翠凝。早枯豉融香,紅鹽和雪,醉齒嚼清瑩。 功名夢,曾被秋風喚醒。故人應動高興。悠然世味渾如水,千里舊懷誰省。空對影。奈回首、姑蘇臺畔愁波暝。煙寒夜靜。但只有芳洲,蘋花共老,何日泛歸艇。
紅蘭吐艷間夭桃,自喜尋芳數已遭。 珠珮鵲橋從此斷,遙天空恨碧云高。
湛湛長空黑。更那堪、斜風細雨,亂愁如織。老眼平生空四海,賴有高樓百尺。看浩蕩、千崖秋色。白發書生神州淚,盡凄涼、不向牛山滴。追往事,去無跡。 少年自負凌云筆。到而今、春華落盡,滿懷蕭瑟。常恨世人新意少,愛說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若對黃花孤負酒,怕黃花、也笑人岑寂。鴻北去,日西匿。
西風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發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
凄涼寶鈿初分際,愁絕清光欲破時。 留與人間作佳話,綠窗瓊戶老蛛絲。
春蠶默默五絲成,絡緯中宵百變聲。 分席孔堂誰第一,兩言博約盡平生。
牧馬散近地,閱視乘高秋。 駝岡似沙苑,堆阜帶川洲。 坡陁故梁城,縈薄西南陬。 連棚映林樾,星羅倚層丘。 回風吹陣云,奔騰欻來游。 野性脫羈馬,飲齕遂所求。 腹干頗肥張,郁怒何彪休。 群敺驟麋鹿,逸勢凌蛟虬。 軍戎選輕捷,和鑾御調柔。 毛物有千名,眾美歸驊騮。 梁王愁思臺,佛剎居上頭。 劫來一憑眺,遺墟莽悠悠。 信陵骨已朽,巖穴誰見收。 當時英豪輩,事逐東波流。 置酒臨風軒,聊以紓煩尤。
君實不飲酒,庭下多栽菊。 不知黃花開,奈此杯中綠。 凌晨煙露糍,后日風霜促。 欲表君苦心,宜種子猷竹。
萬頃太湖上,朝暮浸寒光。吳王去后,臺榭千古鎖悲涼。誰信蓬山仙子,天與經綸才器,等閑厭名僵。斂翼下霄漢,雅意在滄浪。 晚秋里,煙寂靜,雨微涼。危亭好景,佳樹修竹繞回塘。不用移舟酌酒,自有青山綠水,掩映似瀟湘。莫問平生意,別有好思量。
萬傾太湖上,朝暮浸寒光。吳王去後,臺榭千古鎖悲涼。誰信蓬山仙子,天與經綸才器,等閑厭名韁。斂翼下霄漢,雅意在滄浪。晚秋里,煙寂靜,雨微涼。危亭好景,佳樹修竹繞回塘。不用移舟酌酒,自有青山淥水,掩映似瀟湘。莫問平生意,別有好思量。
宮煙曉散春如霧。參差護晴窗戶。柳色初分,湯香未冷,正是清明百五。臨流笑語。映十二闌干,翠嚬紅妒。短帽輕鞍,倦游曾偏斷橋路。 東風為誰媚嫵。歲華頓感慨,雙鬢何許。前度劉郎,三生杜牧,贏得征衫塵土。心期暗數。總寂寞當年,酒籌花譜。付與春愁,小樓今夜雨。
煙嶠收痕,云沙擁沫,孤槎萬里春聚。蠟杵冰塵,水研花片,帶得海山風露。纖痕透曉,銀鏤小、初浮一縷。重剪紗窗暗燭,深垂繡簾微雨。 余馨惱人最苦。染羅衣、少年情緒。謾省佩珠曾解,蕙羞蘭妒。好是芳鈿翠嫵。恨素被濃熏夢無據。待剪秋云,殷勤寄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