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古一百則 其六十四
離念見佛,破塵出經。
現成家法,誰立門庭。
月逐舟行江練凈,春隨草上燒痕青。
撥不撥,聽丁寧,三徑就荒歸便得,舊時松菊尚芳馨。
離念見佛,破塵出經。
現成家法,誰立門庭。
月逐舟行江練凈,春隨草上燒痕青。
撥不撥,聽丁寧,三徑就荒歸便得,舊時松菊尚芳馨。
脫離執著的念頭才能見到佛性,破除世俗塵垢方能領悟經典真意。現成的宗門家法,何須刻意設立門戶。月亮隨著行舟移動,江水如白練般澄凈;春意在燒過的草痕上悄然轉青。撥與不撥,且聽我叮嚀:即使庭院小路荒蕪,歸返即可得,舊日的松菊依然散發著芬芳。
離念:脫離執著的念頭,指超越對事物的分別與執著。
破塵:破除世俗塵垢,指擺脫外界紛擾對本心的遮蔽。
江練:形容江水像白色的絹帛,化用謝朓詩“澄江靜如練”。
三徑:出自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三徑就荒,松菊猶存”,代指歸隱的路徑。
丁寧:同“叮嚀”,反復囑咐。
《頌古一百則》為宋代禪宗僧人道川所著,屬禪宗頌古類作品。頌古通過偈頌闡釋前代禪宗公案,引導學人超越文字執著、直悟本心。此首當為闡釋‘離念見性’的禪理,結合自然景象與文人典故,體現禪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特點。
全詩以禪理為核心,‘離念’‘破塵’點明修禪要旨;借月隨舟行、春回燒痕等自然意象喻示禪機流轉;引用陶淵明‘三徑松菊’典故,將禪悟與歸真自然結合,強調超越執著、回歸本真的修行境界,語言質樸而意趣深遠。
雁去琴臺和正寒,秋風無際渡桑干。萬方贏得周郎顧,舊國遙思夢尚難。
絲絲暖雨歇春潮,云壓江流落澗橋。欲訪桃花無路入,好風時度玉人簫。月落蘋汀宿霧凝,小橋霜冷掛漁罾。歸來已是三更后,水際人家尚有燈。
我亦七旬老,公為兩歲兄。共知吾輩拙,各賴此心平。江海逃簪紱,乾坤寢甲兵。喜逢又惜別,久幸蔭宗盟。兵間曾脫死,不意各年高。未覺才全盡,猶能氣頗豪。有詩嘗互看,無酒可同遨。吳越相思夢,誰云隔夜濤。
明光漏盡曉寒催,長樂疏鐘度鳳臺。月隱禁城雙闕迥,云迎仙仗九重開。旌旗半掩天河落,閶闔平分曙色來。朝罷佩聲花外轉,回看佳氣滿蓬萊。
秋色蕭條傍謫居,體中今日定何如。從他幾載風塵吏,不作平津相府書。
湖面黏天不見堤,湖心茭葑水周圍。暮鴻成陣鴉成隊,已落還飛久未棲。
溪云載屋鶯啼晝,溪漲浮花柳著綿。門外小舟如意去,清齋人起臥茶煙。
猗,君子,道為貴。貪夫所欽,駟馬高蓋。東家雖椎牛,不如西家齏。雖有文馬千駟,不如西山啜薇,猗嗟富貴良何為。瞻彼青青兮陌上林,秾華灼灼兮一何早。涼風有時漂搖來吹汝,坐見凄凄白露滿芳草。愿采青松寄情親于遠道。
秋胡歸陳息桑陰兮。見彼美姝悅以金兮。重色忘親何荒淫兮。嗟彼丈夫無忸心兮。婦以義決誠千載之箴兮。
一杯聊與酹高賢,笠屐風流尚儼然。獨上峨岷餐秀色,也曾祠廟結因緣。人情參破忘休戚,世味嘗多一苦鮮。自古文章憎命達,聰明但許換詩顛。
黍稷聞皆秀,雞豚喜漸肥。野人能足食,游子憺忘歸。雨后夕陽好,風前秋葉稀。沈郎多病久,一任減腰圍。
梅村梅發早,已過賞花期。玄酒初無味,名家豈在詩。井寒人汲少,川暝鳥飛卑。高枕滄溟者,神仙定不疑。
馬諳舊路不崎嶇,草色新袍是故吾。山鳥山花總相識,莫將詩句詠娵隅。
五云深護碧簾櫳,面錫綸音簡帝衷。兩被特恩旬浹內,三登講席五年中。風光蕩蕩乾坤大,寸草依依犬馬忠。既醉流霞春浹髓,卷阿拭目鳳棲桐。
因談舊事各空書,猶幸皇華出有車。駒縶誰從之子屋,鳳歌頻接楚狂輿。自憐今日雙星使,同是當年太乙儒。不謂逢君傾蓋語,南金雙錫滿征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