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詞 其五
莫道人間有恨人,
雙星天上更酸辛。
若教精衛填河漢,
清淺而今已作塵。
莫道人間有恨人,
雙星天上更酸辛。
若教精衛填河漢,
清淺而今已作塵。
不要說人間有滿懷愁恨的人,天上的牛郎織女雙星更辛酸悲苦。如果能讓精衛鳥去填塞銀河,那原本清淺的銀河如今早已被填平成塵土。
雙星:指牛郎星與織女星,神話中被銀河分隔的一對戀人。
酸辛:辛酸、悲苦。
精衛:古代神話中銜石填海的神鳥,出自《山海經》。
河漢:銀河。
清淺:形容銀河水勢淺窄。
作塵:指被填為塵土,即被填平。
七夕是傳統中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節日,歷代詩詞多以此為題材詠嘆離別。此詩當為作者借七夕傳統,以神話視角延展想象,表達對分離之痛的共情。具體創作背景無明確記載,推測為文人觸景生情之作。
全詩以七夕牛郎織女故事為核心,通過對比人間與天上離恨、虛構精衛填河的神話場景,突出對分離之苦的深切同情。語言質樸而意蘊深遠,是七夕題材中別出心裁的抒情佳作。
天風吹我上丹梯,始信青霄亦可躋。俯視氛寰成獨慨,卻憐人世尚多迷。東南真境埋名久,閩楚諸峰入望低。莫道仙家全脫俗,三更日出亦聞雞。
西方有佳人,弱齡三春蘭。一顧迷下蔡,再笑傾邯鄲。青樓十二曲,密睟勝廣寒。寸玉耿孤抱,時時寄哀彈。孟娵久不作,宿瘤騁朱丹。世道終如此,美惡隨所觀。吞聲勿復道,留與蹇修看。
黃山初謁帝,玄扈舊棲神。華夏悲司馬,春秋痛獲麟。名猶標泰岱,魄已化星辰。寂寞東南事,文章孰后塵。
晚蝀收殘雨。喜晴空、冰輪飛上,月明三五。前歲錢塘江上看,去歲京華容與。今歲又、秋風淮浦。料得常娥應笑我,笑星星、鬢影今如許。空浪走,竟何補。此生此夜還知否。問幾人、浪蒼抖擻,衣裾塵土。獨倚篷窗誰共飲,萬象不分賓主。恍疑在、玉霄高處。系碎珊瑚未徹,見洪濤、千丈魚龍舞。舟一葉,任掀舉。
女媧曾煉石,上補列星躔。遺質傳千古,流光下九天。龍文猶照日,虹氣欲生煙。水落年年在,西風幾泊船。
黃花冒甘谷,靈根固深長。廖井窖丹砂,紅泉涌尋常。二女戲口鼻,松膏以為糧。聞此不能寐,起坐夜未央。
煙絲翠交。山痕黛描。宮鶯啼上花梢。學微風過簫。春寒露桃。晴波畫橈。蘼蕪繞遍芳皋。覓當年鳳翹。
仲尼探元化,幽鴻順陽和。大運自盈縮,春秋遞來過。盲飆忽號怒,萬物相紛劘。溟海皆震蕩,孤鳳其如何。
異縣逢春啟,羈懷百不堪。頻傾次道釀,聊喜阿云談。棣萼仍清集,辛盤助半酣。綵幡驚節物,玉屑瑞田蠶。太簇律初應,德星堂不慚。共誇筵秩秩,那羨府潭潭。濟美三公后,逃禪二老參。清歡時擇勝,沖操自廉貪。丹荔來閩部,黃魚出嶠南。云泉烹賜茗,羅帕薦珍柑。經醉香浮座,言歸鐘動庵。蕭然文字飲,共賦鹿鳴三。
溪上層層云錦山,垂楊盡處是龍灘。不是孤舟來逆上,何人知道世途難。
黃金臺壯帝王州,我亦曾為汗漫游。不入鳳池鹓鷺序,依然天地一沙鷗。
安得茅茨美化流,弦歌多著武城游。文章久矣經天地,孝悌非徒淑黨州。惟有命焉軻不謂,貧非病也憲何羞。曼相能使人相類,莫信詩人浪訴愁。
日月跳雙丸,陰陽馳四騶。海水復清淺,萬古信悠悠。咄哉世俗子,真如貉一丘。三楚冠劍盡,空看逝波流。悲來俯長劍,沾臆淚不收。何事馬蹄間,非夫良足羞。終恐鄧禹笑,三十未封侯。
四山落木正秋聲,獨上高峰望眼明。樹色遙連閩嶠碧,江流不盡楚天清。云中想見雙龍轉,風外時傳一笛橫。莫遣新愁添白發,且呼明月醉沉觥。
小山蒼翠,竹影橫窗畔。青縷斷薰爐,覺身居、風臺月觀。清香招近,誰為植幽叢,金作蓓,蕾成花,尚帶鵝黃淺。漢宮半額,未許人間見。不比嶺前梅,問無因、天高水遠。宜煙宜雨,淡淡一枝春,乘好興,綴新詩,只恐冰生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