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
羽觴隨曲水,佳氣溢雙清。真賢瑞世,恰與真圣日同生。
出侍紅云一朵,出按皇華六轡,特地福吾閩。底是長生箓,八郡詠歌聲。
奏天子,傾義廩,濟饑民。南州指使,青州公案一般仁。
卻恐紫泥有詔,社稷重臣事業,非晚覲巖宸。來歲這般節,宣勸玉堂人。
羽觴隨曲水,佳氣溢雙清。真賢瑞世,恰與真圣日同生。
出侍紅云一朵,出按皇華六轡,特地福吾閩。底是長生箓,八郡詠歌聲。
奏天子,傾義廩,濟饑民。南州指使,青州公案一般仁。
卻恐紫泥有詔,社稷重臣事業,非晚覲巖宸。來歲這般節,宣勸玉堂人。
羽觴在曲折的水流中漂浮,美好的氣象在雙清之地洋溢。真正的賢才降臨世間,恰好與圣明君主同一天誕生。他入朝侍奉在天子身邊,又奉命出巡,特意造福我們福建。什么是他的長生秘訣?八郡百姓都在歌頌他。他向天子奏請,打開義倉,救濟饑民。在南方州郡的作為,和青州的善政一樣仁愛。只怕朝廷有詔書下達,讓他去擔當社稷重臣的事業,不久就要入朝覲見天子。明年這個節日,朝廷會在玉堂設宴勸酒款待他。
羽觴:古代酒器,作鳥雀狀,有頭尾羽翼。曲水:古代風俗,于農歷三月上巳日(三國魏以后固定為三月三日)就水濱宴飲,認為可祓除不祥,后人因引水環曲成渠,流觴取飲,相與為樂,稱為曲水。
佳氣:美好的云氣,古代以為是吉祥、興隆的象征。雙清:地名。
真賢:真正的賢才。瑞世:猶言造福世間。
紅云:指朝廷。
皇華:《詩經·小雅》篇名,《詩序》謂為君遣使臣之作,后因以“皇華”為贊頌奉命出使或出巡的使者之詞。六轡:古代一車四馬,馬各二轡,兩旁馬之外轡系于軾前,謂之驂,御者只執六轡。
底是:猶言什么是。長生箓:指長壽的秘訣。
義廩:為防荒年而設置的糧倉。
南州指使:指在南方州郡的作為。青州公案:指青州地區的善政。
紫泥:古人以泥封書信,泥上蓋印。皇帝詔書用紫泥。
巖宸:宮殿,借指朝廷。
宣勸:帝王賞賜酒食,勸令盡飲。玉堂:宮殿的美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詞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時期,主人公在福建地區有良好的政績,深受百姓愛戴。作者可能是當地百姓或與主人公有密切關系之人,為表達對主人公的贊美和祝福而創作此詞。
這首詞主旨是贊美主人公賢能及造福百姓的善舉,祝福其仕途光明。特點是將敘事與抒情巧妙結合,語言典雅。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人們對賢才的期盼。
有酒當自醑,有室莫共處。古今一丘貉,何能坐飛語。
惜惜惺惺無限意,四弦并作心弦。一弦一撥往來彈。人生多少事,總是訴悲歡。悲里四時非我有,歡時啼笑俱妍。連環欲解苦無端。君看窗外月,今夕又將圓。
夢回四賢篇,長風吹人醒。嗟哉不我見,淚與秋露零。
狂態醒時真。不把澆愁酒點唇。一笑凌風三島去,何因。兩地平分月一輪。見說早梅新。折取高枝寄遠人。莫作尋常梅萼看,憑君。雪里霜前最有神。
百代無幾人,九原何可作。不必溫御史,解令君膽落。
寶元乃多故,公時總戎機。胸中百萬兵,要取橫山歸。
萬松相對意蕭然。雪迷漫。更清妍。非霧非花,做就四垂天。玉宇瓊樓天上有,卻不道,在人間。鳥聲如說晚來寒。水沉山。碧潺湲。乘興游人,緩緩放歸船。莫上長橋橋上望,燈火暗,保津川。
公歸今幾時,遺懿何斑斑。公議要難沒,言波可懷山。
柳外雷輕轉,塘前雨乍晴。偶然來聽放荷聲。恐有蜻蜓,飛過已先驚。珠迸琴弦滑,香添笛韻清。有聲有色更多情。疑是青峰,江上遇湘靈。
我心不可規,滔滔誰與游。向來秉大雅,今復成一丘。
一紙書來感歲華。二年何事苦離家。春色不關人聚散。撩亂。芳梅依舊滿枝花。病里須防愁作祟。閑睡。醒時兒女任喧嘩。待我歸來春未半。相見。從新花月作生涯。
女兒裝扮。的的驚人眼。濃抹新來渾未慣。愛著綠輕紅淺。看他雪里霜中。居然韻遠香融。莫待柳絲牽引,先交嫁與東風。
太白當年夜郎謫,一樽聊與故人留。南湖乞得郎官號,從此名傳五百秋。
斗草拈花新活計,眾中誰最顛狂。薄情狂蕩是春光。才添梅額細,又畫柳眉長。紅紫從今看不了,蜂媒蝶使齊忙。莫教蕩子早還鄉。留他三二月,處處醉芬芳。
江發岷山如甕口,漢從嶓冢又東流。滔滔江漢為南紀,我憶禹功時倚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