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姚令公駕幸溫湯喜雪應制
漢主新豐邑,周王尚父師。
云符沛童唱,雪應海神期。
林變驚春早,山明訝夕遲。
況逢溫液霈,恩重御裘詩。
漢主新豐邑,周王尚父師。
云符沛童唱,雪應海神期。
林變驚春早,山明訝夕遲。
況逢溫液霈,恩重御裘詩。
漢武帝曾到新豐邑,周文王尊姜子牙為師。云象應和著沛地兒童的歌謠,雪花回應著海神的約定。樹林變色讓人驚訝春天來得早,山巒明亮讓人詫異傍晚來得遲。何況又逢溫泉水充沛,皇恩深重就像當年魏文帝作御裘詩一樣。
漢主新豐邑:漢武帝曾將豐縣部分人遷到驪邑,改名為新豐。
周王尚父師:周文王尊姜子牙為尚父,拜他為師。
云符沛童唱:云象應和沛地兒童歌謠,劉邦曾作《大風歌》。
雪應海神期:傳說雪與海神有約定。
溫液霈:溫泉水充沛。
御裘詩:魏文帝曾作《賜溫恢手詔》提及御裘。
此詩為應制詩,是作者陪從姚令公隨皇帝駕臨溫泉時,恰逢下雪而作。當時皇帝出行,場面宏大,作者借此詩表達對皇帝的贊美和歌頌。
這首應制詩主旨是歌頌皇帝出行遇雪的祥瑞,特點是用典豐富、語言典雅。在應制詩中展現出較高的文學水準,體現當時宮廷詩歌的創作風貌。
相別久,空與夢兒新。已恨花房雙燕燕,還憎竹簟一人人。有淚濕紅巾。
少列吾姑子,懷能負俊良。歌詩追李杜,筆札出鐘王。道指三千遠,年踰六十亡。嗟哉長已矣,冠劍失威光。
都嶠山前望北流,丹砂勾漏若為求。陸川更在浮云外,落日旌旗生遠愁。
巴蛇蟠窟穴,穴下有巢蜂。近樹禽垂翅,依原獸絕蹤。微遭斷手足,厚毒破心胸。昔甚招魂句,那知眼自逢。
千疊綃紅抱蕊乾,一番金雨映趺攢。比來醉筆賡新曲,簡上飛霜不擬寒。
五羊城中地一片。輕車沓沓游塵卷。柏府門前對巷居,鎮掩雙扉人不見。十日九日雨迷離。乞火不來朝煙遲?;蜻^禪堂趁凈飯,有時淅米寄鄰炊。坊頭酒價亦不貴。病眼年來沒興味。篋中剩有鹔鹴裘,不兌酒錢兌藥費。茆檐向日曝芝苓。手掬清泉注瓦瓶。按圖且學軒轅勢,無事但看神農經。殘方屢試效難取。走向街頭尋藥譜??赡文铱諢o一錢,措大文章賤于土。低頭不肯向時人。繡衣使者惠金頻。誰云霜威凜如許,吹入寒崖便是春。
眩人作劇太離奇,囊底貪天失鏡機。豈有同舟心膽異,故應接壤輔車依。觸蠻抵死猶爭戰,堯桀平情孰是非?中壽何知臣服罪,事成早辦遂初衣。
天府何為屈我公,謾將煩處壓才雄。若兼二輔亦可了,萬化斡旋猶有功。
一刀成兩段,釋得二僧爭。草鞋頭戴出,貓兒無再生。
風雨濕蓑衣,求魚晚不歸。此心先有待,何必說忘機。
松肪釀酒石根醉,槲葉作衣云外行。指點人間一長嘆,秋風又到洛陽城。山家貧甚亦支撐,時撫桐孫一再行。朝甑米空烹芋粥,夜缸油盡點松明。羊裘老人只念歸,安用星辰動紫微。洛陽城中市兒眼,情知不識釣魚磯。黍醅新壓野雞肥,茆店酣歌送落暉。人道山僧最無事,憐渠猶趁暮鐘歸。釣魚吹笛本閑身,正坐微官白發新。著屐此生猶幾緉,可令復踏九衢塵。山光染黛朝如濕,川氣镕銀暮不收。詩料滿前誰領略,時時來倚水邊樓。
連山云氣深,蒼蘚斷人跡。秋草沒荒池,殘陽余破壁。院靜不逢僧,滿地松陰碧。古佛猶含情,拈花笑對客。
神羊衣上繡黃金,不受紅塵半點侵。盛夏有霜飛白簡,太平無疏只丹心。埋輪北薊清風在,持斧南都化雨深。料得人才丕變后,百年風雅起淳音。
眇眇臨風思美人,荻花楓葉帶離聲。夜深吹笛移船去,三十六灣秋月明。
千峰道人畫墨竹,瀟湘虛映君山綠。孤舟半夜錦瑟鳴,綵云欲斷湘妃哭。竹枝裊裊青接天,湘南湘北皆春煙。昔年我作上游客,吹簫月下開樓船。歸來不覺成白首,舊日竹枝還在否。蘭香兩岸鷓鴣啼,亦有游人來載酒。千峰叟,不獨會,題詩亦擅丹青手。雁宕山頭千萬竿,請君寫意憑高阜,貌我同為歲寒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