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瘳子晦倅潮還別四絕 其一
紫陽門戶聳參天,
駢往紛來幾計千。
誰立腳跟老彌篤,
交溪原上有深傳。
紫陽門戶聳參天,
駢往紛來幾計千。
誰立腳跟老彌篤,
交溪原上有深傳。
紫陽學派的門庭高聳入云,學子們紛至沓來足有數千。誰能立定腳跟,越年長而信念越堅定?交溪原上正有著深厚的學術傳承。
紫陽:朱熹別號,此處代指以朱熹為代表的理學學派。
駢往紛來:形容學子接連不斷、紛紛前來求學的樣子。
彌篤(dǔ):更加深厚、堅定。
交溪原:可能指廖子晦(瘳子晦)學術傳承或活動的地域,代指其堅守的學術根基。
此詩為朱熹送別友人廖德明(字子晦)赴潮州任通判時所作。南宋時期理學興盛,朱熹作為紫陽學派代表人物,詩中通過對學派門庭與友人堅守的描述,反映了當時理學家重視學術傳承、推崇精神堅守的背景。
詩歌以紫陽學派為背景,通過門庭興盛的場景與對友人學術堅守的贊揚,突出廖子晦在理學傳承中的堅定地位,體現南宋理學家對學派精神延續的重視。
高亭賓客散,暑夜醉相和。
細汗迎衣集,微涼待扇過。
風還池色定,月晚樹陰多。
遙想隨行者,珊珊動曉珂。
回首望知音,逶迤桑柘林。
人歸海郡遠,路入雨天深。
萬木經秋葉,孤舟向暮心。
唯余江畔草,應見白頭吟。
落日向林路,東風吹麥隴。
藤草蔓古渠,牛羊下荒冢。
驪宮戶久閉,溫谷泉長涌。
為問全盛時,何人最榮寵。
系舟仙宅下,清磬落春風。
雨數芝田長,云開石路重。
古房清磴接,深殿紫煙濃。
鶴駕何時去,游人自不逢。
故宅春山中,來逢夕陽入。
汲少井味變,開稀戶樞澀。
樹朽鳥不棲,階閑云自濕。
先生何處去,惆悵空獨立。
萬里南天外,求書禹穴間。
往來成白首,旦暮見青山。
夜浦涼云過,秋塘好月閑。
殷勤陽羨桂,別此幾時攀。
春灰今變候,密雪又霏霏。
坐客同心滿,流年此會稀。
風成空處亂,素積夜來飛。
且共銜杯酒,陶潛不得歸。
長云迷一雁,漸遠向南聲。
已帶千霜鬢,初為萬里行。
繁蟲滿夜草,連雨暗秋城。
前路諸侯貴,何人重客卿。
爾誰造,鳴何早,
趯趯連聲遍階草。
復與夜雨和。
昔隨劉越石,今日獨歸時。
汾水風煙冷,并州花木遲。
荒庭增別夢,野雨失行期。
莫向山陽過,鄰人夜笛悲。
連素穗,翻秋氣,
細節疏莖任長吹。
共作月中聲,
送客攀花后,尋僧坐竹時。
明朝莫回望,青草馬行遲。
萬里華戎隔,風沙道路秋。
新恩明主啟,舊好使臣修。
旌節隨邊草,關山見戍樓。
俗殊人左衽,地遠水西流。
日暮冰先合,春深雪未休。
無論善長對,博望自封侯。
遠國通王化,儒林得使臣。
六君成典冊,萬里奉絲綸。
云水連孤棹,恩私在一身。
悠悠龍節去,渺渺蜃樓新。
望里行還暮,波中歲又春。
昏明看日御,靈怪問舟人。
城邑分華夏,衣裳擬縉紳。
他時禮命畢,歸路勿迷津。
雖言千騎上頭居,
一世生離恨有余。
葉下綺窗銀燭冷,
含啼自草錦中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