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子
三疊古陽關。輕寒噤、清月滿征鞍。記玉筍攬衣,翠囊親贈,繡巾揾臉,金柳初攀。
自回首,燕臺云掩冉,鳳閣雨闌珊。天有盡頭,水無西注,鬢難留黑,帶易成寬。
啼妝,東風悄,菱花在,擬倩錦字封還。應想恨蛾凝黛,慵髻堆鬟。
奈情逐事遷,心隨春老,夢和香冷,歡與花殘。閑煞唾茸窗閣,十二屏山。
三疊古陽關。輕寒噤、清月滿征鞍。記玉筍攬衣,翠囊親贈,繡巾揾臉,金柳初攀。
自回首,燕臺云掩冉,鳳閣雨闌珊。天有盡頭,水無西注,鬢難留黑,帶易成寬。
啼妝,東風悄,菱花在,擬倩錦字封還。應想恨蛾凝黛,慵髻堆鬟。
奈情逐事遷,心隨春老,夢和香冷,歡與花殘。閑煞唾茸窗閣,十二屏山。
反復彈奏著《陽關曲》。輕寒襲人,清冷的月光灑在遠行的馬鞍上。記得她玉手提起我的衣裳,把翠囊親自相贈,用繡巾擦去臉上的淚水,折下初綠的柳枝送別。自分別后回首,燕臺被云霧籠罩,鳳閣在雨中顯得冷落。天有盡頭,水不會向西流淌,鬢發難以保持烏黑,衣帶容易變寬松。她帶著啼痕的妝容,在東風中悄然等待。菱花鏡還在,我打算把寫好的書信封好退還。料想她愁眉緊鎖,發髻慵懶。無奈感情隨世事變遷,心隨春光老去,夢已冷香已消,歡情如春花般凋殘。那窗前落滿唾絨的樓閣,十二扇屏風徒然閑置。
三疊古陽關:指《陽關三疊》,是送別之曲。
噤:因冷而哆嗦。
玉筍:喻美人手指。
翠囊:翠色的香囊。
揾:擦。
金柳:指柳樹,柳色金黃,古人有折柳送別的習俗。
燕臺:戰國時燕昭王所筑的招賢臺,這里泛指所思之地。
鳳閣:華麗的樓閣。
菱花:指菱花鏡。
倩:請。
恨蛾凝黛:愁眉緊鎖。
慵髻堆鬟:發髻慵懶蓬松。
唾茸:古代婦女刺繡時,口中咬斷絲線,唾出的絲茸。
十二屏山:十二扇屏風。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詞的內容來看,應是作者經歷與愛人分別后所作。當時可能社會動蕩,人們生活不穩定,離別成為常事,作者通過此詞抒發自己離別后的痛苦和對愛情的懷念。
這首詞主旨是抒發離情別緒。其特點是情感細膩,通過回憶、想象等手法將離別之痛和相思之苦表現得淋漓盡致。在文學史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宋代詞人在表達情感方面的細膩筆觸和高超技巧。
足為春游繭,頭因午醉科。神交嘗恨少,詩債敢嫌多。幾日登廬阜,他年夢苧羅。故應三峽外,漁艇老煙波。
無數輕鰷蓮葉東,泳芳吹沫競浮空。疑追戲蝶來天上,誤餌游絲沒鏡中。點額冷光如吸露,濯鱗香陣微飧風。相忘樂事江湖外,捉影還看嚼蠟同。
漏沈沈,竹蕭蕭,蒲團禪定坐終宵。古廟香爐無氣息,一條白練如瓊綃。性海澄澄波不起,宛似冰壺沈玉李。庸人泥教不知歸,七竅鑿開混沌死。雖云至道絕音容,不離幻有成真空。百尺竿頭更移步,普天匝地生清風。大用全提自寬綽,禪將交鋒何矍鑠。醒時呼起夢中人,遍濟含生其利博。本無內外與中邊,踏破威音劫外天。污泥深處種青蓮,升平世界沈烽煙。
萬丈黃云千丈山,金粟花開不等閒。金粟氤氳塞兩間,吁嗟乎金粟丈人,與爾同歲闌。
金華山人王孝子,自來生長金華里。阿母初生孝子時,鳴鵲飛來樹頭止。子生日長母日健,每聽鵲聲心輒喜。鵲聲在樹母在堂,孝子晨昏具甘旨。愿言阿母享遐齡,鵲聲喳喳長在耳。阿母生子愿子賢,今子作官東海涘。一朝母逝鵲不來,回首家鄉隔山水。鵲不來兮其奈何,母子恩情那得已。天高地深恨無托,作軒名鵲良有以。我亦飄零未歸客,父母早歿失怙恃。十年空守骨肉函,有淚不入黃泉底。故山非無一抔土,長路風塵阻戎壘。聞君孝行未識君,為記詩章持送似。
西軍嚴駕后,北府捷書前。勝負豈人與,兩公天已全。等閒移作塞,鄭重喝成盧。莫看文懷瘦,胸吞幾寄奴。
游戲清都不記年,謫來猶作地行仙。龍墀叩額真率爾,石馬系門非偶然。野寺山莊隨意宿,溪魚村釀不論錢。男兒本有四方志,出處安時休問天。
埋骨荒山下,于今已廿年。兩雛雙白璧,三世一青氈。高行鄉人誦,遺經弟子傳。惟余手栽樹,長對草堂前。
井天斜掛二三星,禹步蹣跚繞戶庭。多檢箱籠尋故紙,偶親枕簟笑浮萍。駝鞍入夢無玄甲,燕剪開緘又白丁。荊婦冷言渾不省,長吟秉燭學囊螢。
盱母城南隱居者,一生耕鑿盱南野。何年移入明山來,筑樓山顛云在下。環山小塢三十六,中有清池蔭桑竹。日高塢口煙霧消,稍見行人出深谷。池頭古井穿石空,絕底暗與江流通。井中鯉魚長尺半,人不敢取疑蛟龍。隱居何人曾子白,誰其從者胥生式。先生喜與山為徒,意不在仙在樓居。胥也來讀山中書。溪翁野老時時一相過,有筐盛蕨兮有酒盛壺。興酣題詩滿青壁,墨痕入石青模糊。華蓋浮丘,石門麻姑,鄰峰丘壑可游衍,山中之樂足以遄吾軀。生今掉頭不肯住,京塵茫茫歲云暮。豈知卬亦愛山人,未辦山貲得歸去。曾先生,幾時把袂明山行,灑掃樓上聽松聲。黃精飽啖一千日,飛上丹梯朝玉京。
龜之足兮撐天四礎,龜之壽兮千年能語,龜之大兮置萬民于俎。無妄,九五。
慚愧雙峰老,光明兩足尊。午窗鉤竹影,凍筆點梅魂。齋近烏啼樹,禪回虎伏門。春來有新雁,勸我趣歸轅。經院辛勤日,千金記始興。雨荒蟲蝕栱,壁壞鼠緣藤。舊觀丹青復,諸天錦繡承。短檐增突兀,會見出盧能。寒徹清泉底,山童上水華。定金非在井,煮米卻成沙。洗目能生電,搜腸可當茶。人持一月去,此月落誰家?
燕丹謀國事,田樊空自戕。卿匕一何短,王劍一何長。
六鹢退而飛,乃向宋都過。四海一震蕩,青天白石墮。世人見此鳥,仰面忽大笑。誰知影不滅,干載落光耀。余方臥空山,聞此一長嘯。
十年身被白云留,見盡青山到白頭。微雨數峰孤磬夕,半林殘火幾家秋。風波不系袁宏棹,魚鳥相懷謝尚游。聞道將軍戎暇日,偏能看畫想滄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