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朱德裕宋安民以學詩如學仙為韻五首 其五
佐飯止三韭,庇身唯尺椽。
永絕富貴想,薄有香火緣。
尚憂貪嗔癡,更著后者鞭。
定傾與援溺,稽首西方仙。
佐飯止三韭,庇身唯尺椽。
永絕富貴想,薄有香火緣。
尚憂貪嗔癡,更著后者鞭。
定傾與援溺,稽首西方仙。
下飯只用三種韭菜,遮蔽身體僅有一尺寬的屋檐。永遠斷絕了對富貴的念想,僅有微薄的佛道緣分。尚且擔憂自己的貪嗔癡三毒,更需鞭策自己繼續精進。要平定傾斜、救援溺水之人,向西方的神仙行稽首大禮。
佐飯:下飯,用來佐餐。
三韭:三種韭菜,形容飲食極為簡樸。
庇身:遮蔽身體,指居住。
尺椽(chuán):一尺寬的屋檐,喻指居住條件簡陋。椽,屋頂支撐瓦片的木條。
香火緣:與佛道的緣分,指對宗教的親近。
貪嗔癡:佛教稱“三毒”,指貪心、嗔怒、愚癡,是修行需戒除的障礙。
后者鞭:比喻自我督促、鞭策,出自“更上一層樓”之意。
定傾:平定傾斜,喻指救助危難。
援溺(nì):救援溺水者,喻指幫助困境中的人。
稽首:古代最恭敬的跪拜禮,頭觸地多時。
西方仙:可能指佛教中西方極樂世界的佛或神仙。
此詩或作于作者晚年,彼時其心境淡泊,注重修身向道。詩中通過描述簡樸生活與佛道因緣,勸勉友人朱德裕、宋安民戒除世俗貪欲,精進修行以達超脫之境。
全詩以簡樸生活起筆,由外及內寫斷絕富貴、親近佛道之志,再自省貪欲、鞭策精進,終以救助他人、禮敬仙佛作結,主旨淡泊超脫,語言質樸自然,體現了詩人對修行的深刻思考與勸友向善的懇切。
門生故吏,不牛則李。
三守庚申三尸伏,
七守庚申七尺滅。
大頭杰,難殺人。
歐陽獨步,
藻蘊橫行。
座主門生,沆瀣一家。
一兩絲能得幾時絡。
不立兩縣令,
不坐兩少尹。
欲得命通,問瑝嵎都雍。
大郎罷相,
小郎拜相。
王凝裴瓚。
舍弟安潛。
朝中無呼字,
知聞廳里,
寶帳香重重,
一雙紅芙蓉。
道子畫,惠之塑,奪得僧繇神筆路。
蘇李居前,沈宋比肩。
座主審權,門生處權。
太牢筆,少牢口,
東西南北何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