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怨
曾看洛陽舊譜。只許姚黃獨步。若比廣陵花。太虧他。
舊日王侯園圃。今日荊榛孤兔。君莫說中州。怕花愁。
曾看洛陽舊譜。只許姚黃獨步。若比廣陵花。太虧他。
舊日王侯園圃。今日荊榛孤兔。君莫說中州。怕花愁。
曾看過記載洛陽花卉的舊譜,那時只許姚黃牡丹獨領風騷。要是把它和廣陵芍藥相比,那太虧待芍藥了。過去王侯的園圃,如今長滿荊棘,只有野兔出沒。您不要說起中州的事,怕花都會哀愁。
洛陽舊譜:指記載洛陽牡丹的典籍。
姚黃:牡丹名品,被譽為“花王”。
獨步:獨一無二,超出同類。
廣陵花:指揚州芍藥。
荊榛:荊棘,泛指叢生的灌木。
中州:指中原地區。
此詞創作于南宋時期,當時中原地區被金兵占領。詞人看到國土淪陷、山河破碎,昔日繁華的王侯園圃如今一片荒蕪,有感而發創作此詞。
這首詞主旨是借花喻國,反映了國家興衰的感慨。其特點是托物言志,以小見大。在文學史上,它是南宋愛國詞的代表之一,體現了當時文人對國家命運的關注。
多病多愁剩此身。眼前不覺又逢春。
舊游樂事渾如昨,何處吹簫覓玉人。
空有淚,暗沾巾。可憐月夕與花晨。
別來細算無多日,一半嬌容記不真。
濯翠篩紅獻晚晴,
為渠日腳護歸程。
碧云四合如相妒,
才剩西邊一縷明。
漏聲殘,蕉雨碎。半榻燈熒,不照江郎睡。兩兩雙鬟偏解意。泉響松風,剪燭添沉水。
展磁甌,斟玉醑。恐怕來朝,曉夢鶯催起。脈脈此情誰得似。情勝初嘗,好試春滋味。
斜日銜林如火蓼,暍馀柏幄千聲悄。
箯輿投暮入青青,云臥還看天闕曉。
四松相對愈清孤,咫尺危峰壓夭矯。
胡床烹茗更跂腳,良夜翻愁笛聲小。
不知諸天幾變滅,但見左界飛星皎。
朱顏暗共涼風換,萬事都輸少時了。
先生可是內熱人,露坐仍教蚊蚋繞。
何當沒世北山居,唯飲蘭漿餐木麨。
霜寒黃葉地,
日暮碧云天。
坐愛斜陽景,
晴巖起夕煙。
青史模糊碧血新,千秋一劍氣彌綸。同仇尚有秦良玉,殺賊勤王到美人。
貞心如鑒數難徵,遺恨空憐太液凝。應化西山萬峰雪,寒光長照十三陵。
紅是花光碧水光,
落花襯石石生香。
隔溪若有吹簫伴,
何必天臺訪石梁。
豪舉當年氣吐虹,即今憔悴一衰翁。
寄懷本自俗塵外,移病何妨寒雨中。
香暖候知銀葉透,酒清看似玉船空。
故人吳蜀音塵斷,安得相攜一笑同。
坐破苔衣第幾重,
夢中三十六芙蓉。
傾來墨沈堪持贈,
恍惚難名是某峰。
昨夜曾游洛女家,
自知此處勝煙霞。
回鸞更按湘妃曲,
醉踏煙波弄月華。
油煎石磉盤,
風吹毛毬走。
虛空背上白毛生,
拈得鼻孔失卻口。
日下青蟲何攘攘,晚來白鳥復營營。
乾坤未合吾高枕,晝夜偏教爾遞更。
拔劍空馀豪客忿,集帷殊負寡君情。
天生穢惡真無忌,曾嘬貞媛點白珩。
貪殘相濟逐炎來,奮擊何當假迅雷。
綺席聞香先客至,紗幮扺隙伺人開。
青衣集似蟻為陣,素羽飛疑絮作堆。
獨有游仙堪去汝,知難高逐向蓬萊。
夢減三齡壽,哀延七月期。
寢園愁望遠,宮仗哭行遲。
云日添寒慘,笳簫向晚悲。
因山有遺詔,如葬漢文時。
陰德必食陽報,
忮心終為餒魂。
智伯死而無后,
愚公子又生孫。
井泉槐火幾清明,
白發紅顏管送迎。
榮落智愚千古恨,
一時分付子規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