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順改元
八鑾乘捷返南軒,
重沐恩光賀紀元。
周室山河歸正統,
郭鄰風雨鎖流言。
青宮已見祥霓集,
紫語猶聞大業存。
慷慨不須歌玉樹,
太平還奏舊云門。
八鑾乘捷返南軒,
重沐恩光賀紀元。
周室山河歸正統,
郭鄰風雨鎖流言。
青宮已見祥霓集,
紫語猶聞大業存。
慷慨不須歌玉樹,
太平還奏舊云門。
帝王車駕乘勝返回南軒,再次沐浴皇恩慶賀新元。大周山河重歸正統之位,四鄰風雨鎖住流言蜚語。太子宮中已見祥瑞云集,帝王詔諭仍聞大業長存。無需感慨悲歌亡國之曲,太平盛世再奏古樂云門。
八鑾:帝王車駕的代稱,古代天子車駕有八鈴,故稱。
南軒:指宮廷內的軒閣,此處代指帝王居所。
周室:借指明朝,以周代正統暗喻明室重歸正統。
郭鄰:四鄰,周圍環境;風雨:代指動蕩或流言。
青宮:太子所居之宮,因東方屬木、色青,故稱。
紫語:帝王的詔諭,因宮廷稱“紫宸”“紫禁”而得名。
玉樹:指陳后主所作《玉樹后庭花》,代指亡國之音。
云門:傳說中黃帝時期的樂舞,后泛指盛世雅樂。
天順為明英宗朱祁鎮復辟后的年號(1457-1464)。1457年,英宗通過“奪門之變”從代宗手中重奪皇位,改元“天順”。此詩或作于改元之際,旨在慶賀英宗復位、強調正統回歸,反映當時宮廷對政局穩定的期待。
此詩為天順改元的頌美之作,核心圍繞“正統回歸”展開,通過“周室山河”“青宮祥霓”等意象,既肯定英宗復辟的合法性,又以“太平云門”隱喻盛世重現,是明代宮廷政治詩的典型代表。
先生樂處少人知,最是生平不皺眉。 身世帝王全盛日,風光伊洛太平時。 畫前勘破先天易,醉后吟成擊壤詩。 高臥行窩吾亦愿,不堪心事類周嫠。
百萬人家井水黃,江南大半田無秧。 乖龍豈是為霖物,貪弄明珠簸日光。
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主。 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與紅紅,別是東風情味。 曾記,曾記,人在武陵微醉。
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謝。穿針人在合歡樓,正月露、玉盤高瀉。 蛛忙鵲懶,耕慵織倦,空做古今佳話。人間剛道隔年期,指天上、方才隔夜。
綠鴨東陂已可憐,更因云竇注西田。 鑿開魚鳥忘情地,展盡江河極目天。 向夕舊灘都浸月,過寒新樹便留煙。 使君直欲稱漁叟,愿賜閒州不計年。
雨砌風亭長綠苔,壁間題字半塵埃。 城南蕭寺無人跡,幾度曾因送客來。
天。休使圓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嬋娟。
堆枕烏云墮翠翹。午夢驚回,滿眼春嬌。嬛嬛一裊楚宮腰。那更春來,玉減香消。 柳下朱門傍小橋。幾度紅窗,誤認鳴鑣。斷腸風月可憐宵。忍使懨懨,兩處無聊。
亭皋木葉下,原隰菊花黃。憑高滿眼秋意,時節近重陽。追想彭門往歲,千騎云屯平野,高宴古球場。吊古論興廢,看劍引杯長。 感流年,思往事,重凄涼。當時坐間英俊,強半已凋亡。慨念平生豪放,自笑如今霜鬢,漂泊水云鄉。已矣功名志,此意付清觴。
雁落平沙,煙籠寒水,古壘鳴笳聲斷。青山隱隱,敗葉蕭蕭,天際暝鴉零亂。樓上黃昏,片帆千里歸程,年華將晚。望碧云空暮,佳人何處,夢魂俱遠。 憶舊游、邃館朱扉,小園香徑,尚想桃花人面。書盈錦軸,恨滿金徽,難寫寸心幽怨。兩地離愁,一尊芳酒凄涼,危闌倚遍。盡遲留、憑仗西風,吹干淚眼。
村姑兒,紅袖衣,初發黃梅插秧時,雙雙女伴隨。 長歌詩,短歌詩,歌里真情恨別離,休言伊不知。
春事付鶯花,曾是鶯花主。醉拍春衫金縷衣,只向花間住。 密意君聽取。莫逐風來去。若是真心待于飛,云里千條路。
數聲鶗鴂,可憐又是,春歸時節。滿院東風,海棠鋪繡,梨花飄雪。 丁香露泣殘枝,算未比、愁腸寸結。自是休文,多情多感,不干風月。
三楚上游地,五嶺翠眉橫。杜詩韓筆難盡,身到眼增明。最好流泉百道,нн繞城縈市,唯見洛陽城。化鶴三千歲,橘井尚凄清。閬風客,紫貝闕,白玉京。不堪天上官府,時此駐霓旌。歲晚朔云邊雪,壓盡蠻煙瘴雨,過雁落寒汀。況有如泉酒,細與故人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