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江樓聞笛
樓前澹月連江白
樓底誰家吹玉笛?
笛聲憤怨哀中流
一夜愁殺江南客
江南萬里不歸家
空掩柴扉度歲華
雙淚別來猶未斷
那堪又聽《落梅花》
樓前澹月連江白
樓底誰家吹玉笛?
笛聲憤怨哀中流
一夜愁殺江南客
江南萬里不歸家
空掩柴扉度歲華
雙淚別來猶未斷
那堪又聽《落梅花》
樓前淡淡的月光與江水連成一片銀白,樓下不知是誰在吹奏玉笛?笛聲中充滿憤怨,在江中心哀傷地回蕩,這一夜,讓客居江南的游子愁腸寸斷??途咏先f里之外無法歸家,只能獨自關閉柴門,虛度年華。自離別后淚水一直未斷,哪里還能承受再聽到《落梅花》的笛曲。
澹月:淡薄的月光。
玉笛:玉制的笛子,此處指精美的笛子,代指笛曲。
憤怨:憤懣怨恨。
中流:江中心。
愁殺:愁極,愁到極點。
歲華:年華,歲月。
《落梅花》:即《梅花落》,古笛曲名,多傳達離情別緒。
此詩創作背景不詳,推測為詩人客居江南時,因久居他鄉、歸鄉無望,于月夜聞聽哀傷笛曲,觸景生情而作,集中反映了古代游子羈旅漂泊的普遍心境。
全詩以‘聞笛’為線索,通過月夜江樓的場景描寫,將視覺(澹月、江白)與聽覺(笛聲)結合,層層鋪陳游子思歸的愁緒。語言平實卻情感深摯,是一首典型的羈旅思鄉題材佳作。
千步垂楊柳,陰連喜水生。華深吹落絮,葉密坐流鶯。
寤歌堂上寤時歌,揎袖含毫畫甚么。笑亦不成哭不是,憶來殘夢寫山坡。
湖山三萬頃,最好是晴春。秀色無南國,清光自美人。花開香澤滿,雨過髻鬟新。處處莓苔上,都疑響屧塵。
循澗辟芳園,結亭對虛壁。澄潭俯幽鑒,空翠仰寒滴。主人心事遠,妙寄塵壤隔。豈為功名期,而忘此泉石。危亭竹柏間,悄茜日幽絕。朔風一以厲,愛此枝上雪。仰悲玄景駛,俯嘆群芳歇。不用此時來,那知歲寒節。手種籬間樹,枝繁不忍刪。新亭最佳處,勝日共歡顏。景晏春紅淺,雨馀寒翠潸。光風回巧笑,桃李任漫山。
坡名燕子燕思歸,巖號烏飛烏倦飛。云本無心聊出岫,風緣有口故吹衣。
海棠弄春垂紫絲,一枝立鳥壓花低。去年二月如曾見,卻是誰家湖石西。
膺門聲價羨登龍,回首平津卻掃慵。紫閣風云看尚咫,梁園車騎散無蹤。柳條忍向殘春折,杯酒難期后會逢。雙鬢對君俱落寞,豈能留滯待東封。
白鷗欲下,金魚不去,圓葉低開蕙帳。輕風冷露夜深時,獨自個、凌波直上。幽闌共晚,明珰難寄,塵世教誰將傍。會尋織女趁靈槎,泛舊路、銀河萬丈。
世人那可避,有策亦無聊。為鑿一鉤水,還安獨木橋。瘦筇扶過易,醉客望來遙。漸得游蹤少,濃霜踏不銷。
淺原垂禹貢,巨浸列周官。浪飐孤山動,光搖五老寒。遠帆疑鳥翼,編戶半漁竿。何意棲棲客,淹留日夜看。
一個閒身去復還,讀書聲里款重關。江城舊別人三載,隙地新添屋半閒。草自離披應任長,竹憑疏密不須刪。眼前真樂憑郡取,窗外明蟾郭外山。
夏日思栽千樹林,月明恨不掃寒陰。眼前物物皆如此,世事何能兩遂心。
連日曬書如曬麥,人間耕學本來同。一經偶爾頭垂白,萬卷徒然腹自空。今古遺文隨世變,圣賢精義與天通。漫酬賓客無虛問,鄉里猶傳邵二翁。
君家一日會三蘇,翰墨人間今古無。時向明窗展橫幅,不須更寫德星圖。
北兄詩畫有性情,筆下魚生水亦清。豈非不及時流輩,不會吹牛不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