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同官會碧沚用出郊韻三首 其一
碧沚堂前瞰水官,
只應喚作玉壺看。
頗聞秩秩玳筵展,
莫遣匆匆銀燭殘。
酒付別腸寧怕窄,
詩由廣舌不憂乾。
老夫孤坐三更月,
欲往從之良獨難。
碧沚堂前瞰水官,
只應喚作玉壺看。
頗聞秩秩玳筵展,
莫遣匆匆銀燭殘。
酒付別腸寧怕窄,
詩由廣舌不憂乾。
老夫孤坐三更月,
欲往從之良獨難。
碧沚堂前俯瞰著如水晶宮般的水域,這景色只應稱作玉壺來觀賞。聽說華美的宴席有序展開,莫要讓銀燭匆匆燃盡。將酒倒入離愁別緒中,哪里怕肚量狹小;詩興因善言而發(fā),不愁靈感枯竭。老夫我獨自坐在三更的月光下,想要前往參與卻實在困難。
碧沚:水中小洲,此處指堂名;瞰:俯視;水官:借指水中清瑩之景,或代指水域;玉壺:比喻清澈瑩潤的環(huán)境;秩秩:有序的樣子;玳筵:用玳瑁裝飾的華美宴席;銀燭:銀制燭臺,代指蠟燭;別腸:離愁別緒;廣舌:善辯的口才,此處指詩興;良:確實。
此詩為南宋韓元吉所作,當是其任地方官職時,聽聞同僚于碧沚堂聚會,因未能參與而作。詩中既反映同僚間的交游雅趣,亦暗含文人應酬中偶有的孤寂心緒。
全詩緊扣“聞會”主題,前半想象宴飲之盛,后半自敘獨處之難,虛實結合,含蓄表達對聚會的向往與未能參與的遺憾,語言凝練,情感真摯。
邊愁隱隱上顛毛,肺病那堪轉側勞? 惟有空庭一片月,漫移花影護征袍。
向來曾作舍身歌,今日登臨意若何? 指點封疆余獨感,蕭疏鬢發(fā)為誰皤! 劍分胡餅從人后,手掬流泉已自多。 回首朱門歌舞地,尊前列鼎問調(diào)和。
新歲新?lián)艄模帐┬路ㄓ辏?萬物盡從新,一一就規(guī)矩。 普賢大士忻,乘時打門戶。 放出白象王,遍地無尋處。
萬籟蕭然景已秋,繁音飛遞上高樓。庭柯也解傷遲暮,并作西風一夜愁。
數(shù)家雞犬水云鄉(xiāng),隔斷紅塵路渺茫。洞口桃花自開落,不知人世幾滄桑。
空庭如水露團團,斫地高歌把盞看。觸我雄心齊起舞,霜華氣迫月華寒。
釀花時節(jié)雨煙籠,濃綠深青襯淺紅。觀稼水田驚鷺起,杖藜人立畫圖中。
綠章連日乞春陰,為護名花小院深。擊缽有聲皆戛玉,投囊無句不堆金。
湖山千里供舒嘯,風月雙清助朗吟。坡老肚皮何處合,肯招時輩共談心。
敢云此地絕囂塵,灑落如君信可人。嘯傲園林過盛夏,唱酬歌曲擬陽春。
山齋徑辟三三曲,海屋籌添一一頻。千里神交原夙契,豈惟杯酒日相親。
到處已無花可吹,東風猶自舞殘枝。 山僧只解關門睡,春去春來總不知。
我祖之真,是真非真。 我父之贊,是贊非贊。 非是是真,非贊是贊。 塞破虛空,斷楊岐旨, 滅臨濟宗。分付寂靜水, 打鳳羅龍。
勿謂茅茨陋,棲心即有馀。非同諸葛臥,頗類靜名居。
面壁思禪理,向陽觀道書。回頭視華屋,韁瑣宿蘧廬。
龍飛虎變仰光輝,九御親承制作垂。 祀輅斿明崇廟典,經(jīng)筵燭晃肅朝儀。 長春寶樹花獻,太液祥云五色移。 環(huán)海車書皇帝有,安州不制《大風》詞。
文見本書魏野一○。夏夜與臧奎魏野會宿河亭聯(lián)句三十韻。
麻溪渡口古灘頭,萬疊青山繞四周。 地僻鼎分三縣界,淵澄輻輳兩川流。 客槎時下佗山木,漁槳偏歸暮雨舟。 寂寞一年曾再到,可憐異代謫仙游。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