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 十月十三日,寶應宰招飲,弟子常盼酒所指屏間畫梅乞詞
冰花的皪冰蟾下。松煙竹霧溪橋夜。斜倚小峰巒。依依同歲寒。
生綃明粉墨。淺笑猶傾國。恰似野橋看。飄零只等閑。
冰花的皪冰蟾下。松煙竹霧溪橋夜。斜倚小峰巒。依依同歲寒。
生綃明粉墨。淺笑猶傾國。恰似野橋看。飄零只等閑。
冰花在明月下閃爍明亮,松竹籠罩著煙霧,溪橋的夜晚靜謐幽遠。梅花枝斜倚著小山峰,與寒冬中的松柏竹兒相互依偎。生綃上的墨筆勾勒出明麗的梅花,那淡雅的姿態仍有傾國之美。這畫中梅恰似野橋邊的真梅,即便飄零也視作尋常。
的皪(dì lì):光亮、鮮明的樣子。
冰蟾:指月亮,傳說月中有蟾蜍,因月光清冷,故稱。
松煙竹霧:松竹籠罩在朦朧的霧氣中,形容夜色中植物的朦朧景象。
生綃(xiāo):未漂煮過的絲織品,此處指繪制畫梅的素絹。
傾國:形容極美的容貌,典出《漢書·外戚傳》“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飄零:指梅花自然飄落,亦暗喻人生際遇的無常。
此詞為作者應寶應縣令之邀赴宴時,其弟子常盼指著屏風上的畫梅請求作詞而作。創作時間為十月十三日,背景是宴飲雅集的輕松場景,因畫梅觸發創作靈感。
全詞以畫梅為中心,上片繪其環境之幽,下片贊其姿態之美與品格之堅,將畫境與意境融合,簡短數語便勾勒出梅花“歲寒同守”“飄零等閑”的高潔形象,體現了詞人對自然之美與人文品格的雙重欣賞。
素養浩然之氣,鐵石心腸誰擬。蒿目縣前江,不逐隊魚游戲。藏器。藏器。只等時乘奮起。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舟 一作:洲) 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 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悵秋風 一作:恨秋風;悲難訴 一作:悲如許) 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肯兒曹恩怨相爾汝!舉大白,聽金縷。
風露濕行云,沙水迷歸艇。臥看明河月滿空,斗掛蒼山頂。 萬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聞雞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曳杖危樓去。斗垂天、滄波萬頃,月流煙渚。掃盡浮云風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蘆深處。悵望關河空吊影,正人間、鼻息鳴鼉鼓。誰伴我,醉中舞。 十年一夢揚州路。倚高寒、愁生故國,氣吞驕虜。要斬樓蘭三尺劍,遺恨琵琶舊語。謾暗澀銅華塵土。喚取謫仙平章看,過苕溪、尚許垂綸否。風浩蕩,欲飛舉。
紅萼競燃春苑曙,粉茸新吐御筵開。 長年愿奉西王宴,近侍慚無東朔才。
杏花疏雨灑香堤,高樓簾幕垂。遠山映水夕陽低,春愁壓翠眉。 芳草句,碧云辭,低徊閑自思。流鶯枝上不曾啼,知君腸斷時。
乞索生涯寄食身,舟前波浪馬前塵。 無成頭白休頻嘆,似我白頭能幾人?
卷盡風和雨,晴日照清秋。南山高處回首、瀟灑一扁州。且向飛霞淪茗,還歸云間書院,何幸有從游。隨分了公事,同樂與同尤。 少年事,湖海氣,百尺樓。蕭蕭華發、歸興只念故山幽。今日聊修故事,口歲大江東去,應念我窮愁。不但莼鱸口,杜若訪芳洲。
春江渺,斷送扁舟過林杪。愁云青未了,布帆遙比沙鷗小。 恨殘照,猶有一竿紅。怪人催去早。
猿和風聲落檻邊。鼠窺人影過燈前。亂書翻盡不成眠。 夜夜夜深愁永夜,年年年節惜華年。可堪身滯海南天。
戰城南,沖黃塵,丹旌電烻鼓雷震。 勍敵猛,戎馬殷,橫陣亙野若屯云。 仗大順,應三靈,義之所感士忘生。 長劍擊,繁弱鳴,飛鏑炫晃亂奔星。 虎騎躍,華眊旋,朱火延起騰飛煙。 驍雄斬,高旗搴,長角浮叫響清天。 夷群寇,殪逆徒,馀黎落惠詠來蘇。 奏愷樂,歸皇都,班爵獻俘邦國娛。
仙媛來朱邸,名山出紫微。三周初展義,百兩遂言歸。 鄭國通梁苑,天津接帝畿。橋成烏鵲助,蓋轉鳳凰飛。 霜仗迎秋色,星缸滿夜輝。從茲磐石固,應為得賢妃。
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別離何遽,忍唱陽關句。 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愁無據。寒蟬鳴處,回首斜陽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