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十首 其九
一段光明亙古今,
有無照破脫情塵。
當頭觸著彌天過,
退步承當特地新。
紫極宮中鳥抱卵,
銀河浪里兔推輪。
是須妙手攜來用,
百億分身處處真。
一段光明亙古今,
有無照破脫情塵。
當頭觸著彌天過,
退步承當特地新。
紫極宮中鳥抱卵,
銀河浪里兔推輪。
是須妙手攜來用,
百億分身處處真。
一道光明貫穿古今,照破有與無的界限,超脫世俗情感的塵埃。迎面觸碰反成彌天大過,退后承擔方顯特別新意。紫極宮中鳥兒抱卵,銀河浪里玉兔推輪。這需要以精妙手段攜取運用,百億化身處處皆顯真實。
亙(gèn):貫穿,延續。
情塵:指世俗情感的污染,佛教謂情執如塵埃遮蔽本心。
紫極宮:道教指天帝居所,此處或借指佛國妙境。
百億分身:佛教術語,指佛菩薩為度化眾生而顯現的無數化身。
此偈為禪宗偈頌,可能出自宋代禪僧之手。禪宗注重以偈頌傳法,此作或為禪師開示弟子、記錄悟境而作,反映了宋代禪宗‘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思想特征。
全詩圍繞‘佛性光明’展開,通過破除執著(當頭觸著)與回歸本真(退步承當)的對比,結合妙境物象的比喻,闡釋佛法超越有無、妙用無窮的核心思想,是禪宗‘即心即佛’理念的生動體現。
領得[彌勒](珍勤)(從《天圣廣燈錄》改)語,(領得者,馬大師于讓大師處領語也)
離鄉日日敷。(離鄉者,南方也。日日者,昌字也。敷者,演也。馬大師歸至洪州南昌寺,敷演大教是也)
移梁來(《天圣廣燈錄》作“來梁移”)近路,(移梁者,梁都也。近路者,深州觀察使姓路,遂請大師自虔州南康縣,移入洪州開元寺,故言來近路)
余算腳天徒。(余者,我字也。從馬大師二十年外,契道者千萬,遍行天下,故言腳天徒)
聲聞厭喧求靜,猶如棄面求餅。
餅即從來是面,造作隨人百變。
煩惱即是菩提,無心即是無境。
生死不異湼槃,貪嗔如焰如影。
智者無心求佛,愚人執邪執正。
徒勞空過一生,不見如來妙頂。
了達淫欲性空。
鑊湯??炭自冷。
精魄辭生路,游魂入死關。
只聞千萬去,不見一人還。
寶馬空嘶立,庭花永絕攀。
早求無上道,應免四方山。
世有非常人,實惟彼玄士。稟茲至緇色,內外皆相似。臥如驪馬??,立似烏牛跱。忿如鸜鵒鬭,樂似鸕鶿喜。
尊勝今藏古
無肱亦有肱
龍來方受寶
捧物復嫌名
八(《天圣廣燈錄》作“九”)女出人倫,
(八女者,安字也。出人倫者,為國師也。)
八個絕婚姻。
(個個者,安字。絕婚姻者,安徒難為紹繼之)
杇床(《天圣廣燈錄》作“將”)添六腳,
(杇床者,老字也。六腳者,則天、中宗,騰騰坦然圓寂,百五十五年住世,破灶墮和尚六住嵩山,是為六腳也)
心祖眾中尊。
(心祖者,姓也。安和尚頓悟禪理為國師,故眾中尊也)。
驅馬清渭濱
飛鑣犯夕塵
川波張遠蓋
山日下遙輪
柳葉眉行盡
桃花騎轉新
人定亥,勇猛精進成懈怠。
不起纖豪修學心,無相光中常自在。
超釋迦,越祖代,心有微塵還窒閡。
廓然無事頓清閑,他家自有通人愛。
頓悟心源開寶藏,
隱顯靈蹤現真相。
獨行獨坐常巍巍,
百億化身無數量。
縱令畐塞滿虛空,
看時不見微塵相。
可笑物空無比況,
口吐明珠光晃晃。
尋常見說不思議,
一語標宗言下當。
無明是無作,無作是無心。若見無心處,楊花水底沈。
行路易,路易真無得。講說千般論,不如少時默。
報你眾生直道,非有即是非無。非有非無不二,何須對有論虛?
有無妄心立號,一破一個不居。兩名由爾情作,無情即本真如。
若欲存情覔佛,將網山上羅魚。徒費功夫無益,幾許枉用功夫。
不解即心即佛,真似騎驢覔驢。
一切不憎不愛,遮個煩惱須除。除之則須除身,除身無佛無因。
無佛無因可得,自然無法無人。
日入酉,
虛幻聲音終不久。
禪悅珍羞尚不飧,
誰能更飲無明酒。
沒可拋,
無物守,
蕩蕩逍遙不曾有。
縱你多聞達古今,
也是癡狂外邊走。
飚飚三霞領,
佪剛七元蓋。
八景入太元,
飛灑九天外。
瓊扉生景云,
靈煙絕幽藹。
西宮詠洞玄,
清唱扶桑際。
守雌森峰間,
玄吟五老會。
歘生有心哉,
與爾結中帶。
君不見正心修行諸佛子,以見非心故不憂。
知心非心意非意,八風傷逼豈懷愁。
隨風東西無我所,獨脫逍遙不系舟。
設使住時終非住,走遍十方而不流。
不見我時于無我,善哉設性任沈浮。
世間妄想無真實,吾于此中何所求?
只用非心覺非學,亦復正修于不修。
若人不知如此處,不應稱名作比丘。
為個癡心作奴仆,愛結纏之不自由。
而此更增諸苦惱,永劫長涂三界囚。
生死相連彌復甚,盼不能得永長休。
行路難,路難無令過諸念。
無念之念乃為真,真念無真還自炎。
君不見智人求心不求佛,諸法寂滅即貪淫。
愛欲貪淫從心起,我亦征心于無心。
若也求心復不得,自然無處起貪淫。
貪淫無起亦無滅,顛倒非淺亦非深。
又亦不得非貪欲,無得不得妙難尋。
三毒性中恒如此,具足常同堅固林。
余事貪淫為佛事,更無三毒橫相侵。
若求出離還沉沒,分別出沒還復沈。
諸佛善得于三毒,眾生虛妄不能任。
我亦勤修三毒性,更不愿求諸佛心。
行路難,路難心中本無物。
無物即是凈菩提,無見心中常見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