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上懷古
漢祖還鄉歌大風,
高臺提劍氣成虹。
關西父老三章約,
垓下河山百戰功。
祇見枌榆生故社,
屢聞雞犬變新豐。
經過又是高陽侶,
醉折桃花薦酒紅。
漢祖還鄉歌大風,
高臺提劍氣成虹。
關西父老三章約,
垓下河山百戰功。
祇見枌榆生故社,
屢聞雞犬變新豐。
經過又是高陽侶,
醉折桃花薦酒紅。
漢高祖衣錦還鄉高唱《大風歌》,在高臺上提劍,劍氣如虹貫長空。當年與關西父老約法三章,垓下之戰百戰終定山河大功。如今只見枌榆社故地草木生長,多次聽聞新豐城仿故鄉雞犬相同。途經此地又遇高陽舊友般人物,醉中折下桃花,以薦酒色正濃。
漢祖:漢高祖劉邦。
大風:指劉邦《大風歌》,歌云'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三章約:劉邦入咸陽后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垓下:地名,劉邦在此擊敗項羽,奠定漢室基業。
枌榆:枌榆社,劉邦故鄉沛縣的土地神祠,代指故鄉。
新豐:劉邦為解其父思鄉之苦,在關中仿沛縣建新豐城,雞犬皆能識舊家。
高陽侶:指劉邦謀士酈食其(高陽人),此處代指故舊。
薦酒紅:以花佐酒,酒色泛紅。
此詩應為后人游覽沛縣(劉邦故鄉)時所作,通過追懷劉邦的歷史功績與故鄉變遷,抒發對歷史與鄉土的感懷。
詩以'懷古'為題,串聯劉邦還鄉、約法、戰垓下等功績,結合枌榆社、新豐城等故地遺跡,及故友相遇場景,既贊英雄偉業,又嘆歲月滄桑,用典貼切,情感深沉。
杜門不出屢經旬,骨肉天涯有幾人。
只恐多愁寬沈帶,何妨無酒漉陶巾。
半衾幽思徒牽夢,積歲沈疴喜去身。
休傍他家門戶好,可能依舊結芳鄰。
物外風期跡已陳,須知日月去來頻。我今欲換神仙骨,還向山前逢異人。
煙雨冥冥不肯晴,無因飛步數峰青。朅來山下傾談麈,全似江邊語醉醒。
重華又報日重暉,中路何曾嘆式微。
高廟肅將三矢命,定陵快睹五云飛。
即看靈武收京早,轉眼親賢授鉞違。
翹首南天頻送喜,丹魚紅蟹亦爭肥。
黔郡隨山壤,盧溪上水舟。
雙眸長不夜,兩鬢未全秋。
制錦寧傷手,鳴琴自點頭。
武陵花賞遍,安穩上瀛洲。
風吹雨腳細于絲,
泠暖渾如寒食時。
不待千山消盡雪,
小紅已到杏花枝。
跳出紅塵不復求,
相逢盡是采芝儔。
飄然尚有凌云氣,
不道何人高也不。
煩惱浮生業
愚迷智自通
根塵如不染
識照曩緣空
僧言此寺從唐建,
冠蓋無人一到來。
還似長官居僻邑,
不逢使者枉行臺。
怒眉嗔目,枯腸空腹。
面冷莫觸,氣清可掬。
乘仙槎而棹星河,握玉斧而修月轂。
真見法以唯心,妙契神于即物。
人世紛紛經幾春,
阿房猶有未亡身。
當時若識君王面,
已作驪山一劫塵。
紅雨難禁一夜風,
伯勞飛燕各西東。
井中瑤草尤腸斷,
可悟元來色是空。
誰種山中玉,
空聞天上槎。
只今塵似海,
便擬竹為家。
朱絲系腕繩,
真如白雪凝。
非但我言好,
眾情共所稱。
今日天氣佳,
銜觴念幽人。
桃李羅堂前,
良苗亦懷新。
地為幽人遠,
言笑難為因。
歛襟獨閑謠,
興言在茲春。
鹿鳴歌罷識君回,
猶憶同隨計吏來。
獻賦十年曾待詔,
哦松此日獨憐才。
徵科須為生民念,
繁劇祇應敏手裁。
三月鶯花春事好,
離亭且盡故人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