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怨
紅樹曉鶯啼,春風暖翠閨。
雕籠熏繡被,珠履踏金堤。
芍藥花初吐,菖蒲葉正齊。
槁砧當此日,行役向遼西。
紅樹曉鶯啼,春風暖翠閨。
雕籠熏繡被,珠履踏金堤。
芍藥花初吐,菖蒲葉正齊。
槁砧當此日,行役向遼西。
紅樹間早鶯啼鳴,春風吹進了女子溫暖的閨房。她在精美的鳥籠旁熏香繡被,穿著珍珠裝飾的鞋子漫步在金色的堤岸。芍藥花剛剛綻放,菖蒲的葉子長得十分整齊。可在這美好的日子里,丈夫卻遠在遼西服役。
翠閨:女子的閨房。
雕籠:雕刻精美的鳥籠。
珠履:綴有珍珠的鞋子。
金堤:堅固的堤岸。
槁砧:古代婦女稱丈夫的隱語。
行役:因服役或公務而在外跋涉。
遼西:古代郡名,在今遼寧省錦州市一帶。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古代社會男子常外出服役或征戰,女子獨守家中。詩人捕捉到女子在春日里觸景生情、思念丈夫的情景而創作。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反映了當時普遍的社會現象和人們的情感狀態。
這首詩主旨是寫女子春日懷人。其突出特點是以景襯情,借春日美景烘托女子的哀怨。在文學史上展現了古代閨怨詩的典型特色,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和女性情感。
橫江風景吾昔游,一見橫江消我愁。門對橫江心似水,我歌浩浩萬江秋。
初月靜黃昏。窈窕當門。孤光相映美人心。一縷柔情輕點綴,恰似微云。云散不留痕。無語深顰。風懷撩動忍思君。今夜先愁明夜永,何待清晨。
高步仙臺喜對君,煙花迢遞入楓宸。城云近帶晴霏濕,苑樹遙連霽色新。游客正傷千里目,歸鴻先報五陵春。江湖回首鈞天夢,猶有當時獻賦人。
枝已無南北,冬深一一開。歲寒如可再,春暖不妨催。冷艷晴逾出,幽香暮更來。小禽銜片片,多半委蒼苔。
魚文匕首不離身,馬踏長安市里塵。重過楊家舊亭子,深悲侯氏老門人。朱欄易主花無色,青眼逢君酒可親。同是中郎琴畔客,一般憔悴各沾巾。
八達高坡百尺強,徑連大漠去荒荒。輿幢盡日山油碧,戍堡終年霧噀黃。
缺月曉猶上,晨光秋色微。疏林風自掃,廢驛雀頻飛。微霜沾客鬢,亂葉點山衣。今夕旗亭酒,誰與對落暉。
云頭雨足楚姓腰,特地奇峰出漢霄。微路暗通行石腠,把茅牢結憑松寮。灶邊泉號孤僧井,屋角田供一歲瓢。個是老夫歸宿處,時人驚棄幸相招。
自笑年來白發公,丹砂不肯借顏紅。分無海上三山藥,來訪人間百歲翁。黃瀆何曾涴明月,青天元不礙冥鴻。何時相約丹元子,便欲因之乘曉風。
歸養荷天恩,孔訓聞自少。不敏請事斯,如聞提耳詔。
紅紫今無幾,寒暄尚未齊。春愁人更瘦,午醉日還西。課仆除新草,呼兒檢舊題。空庭可徐步,藜杖故相攜。
避春人去水流香。那忍憶年光。微月點蒼茫。剩此段、情緣未忘。當時初許,雨簾燈院,鴛履悄虛廊。今夜敞蘭窗。但一枕、東風夢涼。
亂山叢里有江鄉,華館清波引興長。正喜白鷗輕易狎,忽驚紅妓儼分行。臨流更好揮椽筆,俯檻何妨接羽觴。共說仙翁閑日月,不因春草夢池塘。幻成飛閣笑談馀,便有新荷水面鋪。指點清波浮菡萏,驚呼紅影碎陬隅。且將伴侶同杯酒,不用君王予鏡湖。多少故交臺閣上,問渠落拓更能無。不須艇子棹歌來,且看芙蓉面面開。卷里有詩都錦繡,席間無地可塵埃。風清月白琴三弄,綠暗紅深酒一杯。明日仲宣樓上去,越吟應是首頻回。
織素休尋往恨,攀條幸有前緣。隔河彼此事經年。且說蓬萊清淺。障面重新團扇,傾鬟再整花鈿。歌云舞雪畫堂前。長共阿郎相見。
比屋還耕鑿,田園半已荒。云何邀上賞,遽爾啟侵疆。浪說方歸馬,真成復進狼。蒼生元不造,謀者自為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