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
方漢比周年,興王合在宣。
亟聞降虜拜,復睹出師篇。
祈父萬邦式,英猷三略傳。
算車申夏政,茇舍啟戎田。
嚴問盟胡苑,軍容濟洛川。
皇情悵關旆,詔餞列郊筵。
路接禁園草,池分御井蓮。
離聲軫去角,居念斷歸蟬。
三捷豈云爾,七擒良信然。
具僚誠寄望,奏凱秋風前。
方漢比周年,興王合在宣。
亟聞降虜拜,復睹出師篇。
祈父萬邦式,英猷三略傳。
算車申夏政,茇舍啟戎田。
嚴問盟胡苑,軍容濟洛川。
皇情悵關旆,詔餞列郊筵。
路接禁園草,池分御井蓮。
離聲軫去角,居念斷歸蟬。
三捷豈云爾,七擒良信然。
具僚誠寄望,奏凱秋風前。
如今如同漢朝盛世之時,興盛之王的舉措應當宣揚。屢次聽聞降敵拜服,又看到出師的詩篇。司馬是萬邦的榜樣,英明謀略如《三略》流傳。計算兵車重申夏朝的政令,在草舍旁開辟軍田。嚴厲責問在胡地會盟之事,軍容整肅渡過洛川。皇上的情思因軍旗悵惘,下詔在郊外設宴餞行。道路連接著禁園的青草,池塘分有御井的蓮花。離別的聲音使離去的號角悲切,居者的思念如秋蟬聲斷。三次大捷豈止如此,七擒孟獲之事也確實可信。官員們確實寄予厚望,期望在秋風前奏凱而歸。
方漢:如同漢朝。周年:指興盛之時。
興王:興盛之王。宣:宣揚。
亟聞:屢次聽聞。降虜拜:指敵人投降拜服。
祈父:周代掌管軍事的官名,這里泛指軍事長官。萬邦式:萬邦的榜樣。
英猷:英明的謀略。三略:古代兵書。
算車:計算兵車。申夏政:重申夏朝的政令。
茇舍:草舍,這里指軍隊扎營。啟戎田:開辟軍田。
嚴問:嚴厲責問。盟胡苑:在胡地會盟。
軍容:軍隊的陣容。濟洛川:渡過洛川。
皇情:皇上的情思。悵關旆:因軍旗而悵惘。
詔餞:下詔設宴餞行。列郊筵:在郊外設宴。
禁園:皇家園林。
御井蓮:御井旁的蓮花。
離聲:離別的聲音。軫:悲切。去角:離去的號角。
居念:居者的思念。歸蟬:秋蟬。
三捷:多次勝利。
七擒:指諸葛亮七擒孟獲之事。
具僚:官員們。
此詩是奉和皇帝之作,當時張說奉命巡邊,皇帝有相關詩作,作者便作詩附和。唐朝時期,邊疆時常有戰事,朝廷派遣將領巡邊以鞏固邊防、穩定局勢。在這樣的背景下,皇帝重視軍事行動,官員們也通過詩歌表達對出征將領的期望等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祝愿張說巡邊取得勝利,突出特點是語言莊重典雅,體現了應制詩的風格。在文學史上,它反映了當時應制詩的創作情況,展現了文人在特定場合下的創作風貌。
南菊堪幽賞,邀賓共舉杯。叢黃經雨綻,縐白傲霜開。晚景當軒聚,寒芬入座來。相逢宜盡興,戍鼓莫頻催。
盡影麒麟獲亦奢,何須白鏹重咨嗟。祇今不洗冰霜出,一統其如歲月何。
?鬖兩鬢雪垂腮,消得長生藥半杯。枸杞或聞巖下吠,蓮花曾見火中開。函關望氣青牛度,天竺馱經白馬來。道眼同歸無物地,也知明鏡本非臺。
病后花壇掃月稀,南枝光映屠蘇衣。一壺未到醺酣處,莫拄桄榔杖子歸。
映水列軒窗,林巒森在矚。塘坳聚落花,溪流出茅屋。
天水一朝尊雅士,玉堂翰墨最芬芳。清流久毓江門道,書卷長馨政事房。料理民生疏紫綬,切磋六藝近辭章。君風我義皆如古,儒趣文心素抱長。
射鴨綠毛散,呼鶯錦翅驕。物情供笑語,身世本逍遙。丹藥何時就,青春未肯饒。無如醉鄉里,暮暮與朝朝。
人易千般去,余嗟獨未還。空知泣山月,寧覺鬢蒼斑。
藩維之任實匪輕,古來重此良足徵。咨詢州牧載虞典,旬宣江漢垂葩經。李君早歲乘驄馬,煜煜才名滿都下。蒼隼橫秋振羽翰,白簡飛霜肅朝野。一朝受命參閩邦,圣皇德化能宣揚。政平訟理息愁嘆,坐令八郡生春陽。朅來報政上京國,官舍相逢慰相憶。暖風碧草三月春,綠酒紅亭送歸客。蒲香酒熟下車時,再施惠澤安黔黎。心如玉雪保終始,廟堂峻擢應有期。
學得屠龍術,空將歲月拋。帛書稀塞雁,珠淚忍江鮫。鯉化門登李,鵲歸夜宿巢。聞來嗜痂客,作介說呶呶。
情閑好品茶,性淡能辨水。江左幾泓泉,勺勺定媸美。浙右園焙栽,種種別妙理。七寶白云淳,石井劍池泚。夐乎惠麓流,名下無虛士。金沙與于潛,實難為娣姒。顧陽針芒如,他山麥顆比。斫射聯吉祥,碧葉光薿薿。唐貢接真珠,綠叢秀蕊蕊。串膏浪有名,生膏久亡矣。當時境會亭,今也生荊杞。對景訪遺蹤,險峻屢曾履。事須身所親,趣在工夫里。正法陸生經,傍參諸野史。竹爐與箬筐,相隨無遠邇。窮源汲水清,篝火烹旗紫。應手傾入壺,蟹眼若浮蟻。甘腴勝醍醐,芳香奪蘭芷。杯面鋪白花,盞底絕纖滓。醉目閉即舒,倦體臥還起。詩腑常焦枯,七碗猶未已。同好唯兩僧,合志只三子。爭新與斗奇,各盡胸中技。遂結夙世緣,任彼老饕訾。尋真到華陽,豈以口腹恃。款食頗精豐,供飲何率爾。漫呼出廚間,熟湯差可擬。噤呷潤渴喉,敢將唇大哆。吾社適聞之,笑我應見齒。明年再往茲,裹茗置行李。
秦越關川何阻絕,明珠夢里已先投。春風入彀元非偶,秋日登臺亦壯游。野曠天低山月蚤,云歸洞濕石泉流。西湖從此堪乘興,歷覽東南王氣浮。
肅肅涼景夕,滿懷詩思生。蟲鳴新雨霽,鐘遞晚風清。爽氣浮天極,鄉心對月明。中州知久客,歸興繞汾亭。
獨上崔嵬天際巖,茫茫海面望中纖。東頭桃樹西頭李,今日張顛昔日藍。喬木千尋巢老鶴,飛泉百尺落寒潭。他時擬向寰中立,俯仰乾坤共作三。
到江吳地盡,隔岸越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