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巖穴無結構詩
巖間無結構,谷處極幽尋。葉落秋巢迥,云生石路深。早梅香野徑,清澗響丘琴。獨有棲遲客,留連芳杜心。
巖間無結構,谷處極幽尋。葉落秋巢迥,云生石路深。早梅香野徑,清澗響丘琴。獨有棲遲客,留連芳杜心。
七十八年,內空外空。
撒手便行,萬古清風。
古剎尋春乘逸興,名園訪勝逐清游。
煙云莽蒼千章木,風日荒寒百尺樓。
此地芳樽尚裙屐,當年華屋已山丘。
故鄉亦有閑池館,滿目歸鴉集暮愁。
危亭依木末,
絕磴陟經峴。
咫尺失故山,
故山旋復見。
瑯瑯天風壯,嵯峨十二峰。
飛云翔婉孌,懸瀑響琤淙。
景富詩遍迥,愁多夢亦慵。
纖秾宋玉賦,千古憶仙蹤。
埏埴隨大造,結沫亦已危。人命如朝露,人心若陽暉。
陽暉酷煎曝,朝露寧不晞。蜉蝣延刻晌,螻蟻營寸壤。
寧知不崇朝,方作百年想。人生無智愚,同入夢中趨。
在夢無不有,夢去成空虛。富貴樂難久,貧賤亦須臾。
萬象不停睫,榮悴何足吁。所以古至人,離幻保真如。
況我年半百,秋霜滿鬢須。此身非我有,身外何所須。
夢里梅花過,幽香滿故園。幾番寒徹骨,萬點雪飄魂。
盡日空堂里,逢人敢一言。梅花今落未,枝上幾多存。
不見幽梅影,但聞寒鳥聲。偶銜飛片入,能使客懷清。
含思無片語,此意復誰傳。安得春前卉,相依守舊年。
汝扶慈襯自西歸,門鍵嗟予不敢違。董永只今稱至孝,嗣宗千古笑全非。三千曲禮書仍在,二十成人行要徽。無限義方言不盡,自須磨礪自撐持。
舟行三月本平流,送汝寧忘在道憂。寒暑要知衣厚薄,登臨休為酒淹留。慢藏莫恃行囊薄,宿泊須尋口岸優。幸有惠連堪倚仗,晨昏行止細籌謀。
曾聞杜老誚淵明,白首如今未脫情。舐犢有私偏繾綣,斗雞無補屢丁寧。經書卷卷皆存誨,田業些些僅養生。鑒戒不須求遠事,鄉閭成敗足堪懲。
誰為兒孫積俸金,作官偏費老年心。好看司馬傳家訓,更究楊雄遠酒箴。見惡探湯應自罕,讀書如渴易成深。到家不忘趨庭語,鞭辟應須向上尋。
徘徊立泉上,誰敢酌寒清。
莫解金鑿落,且聽玉琮琤。
鳳林詩老,愛云巖鶴澗。兩屐孤篷歲尋遍。把英雄兒女,白石清泉,研秋露,細向松窗編纂。
茲丘原勝地,往跡千年,不共昆明劫灰變。怎我夢來時,水走峰移,似一夜、鐸聲驅轉。
倒不如、臥向卷中游,還識得廬山,舊時真面。
仲冬方寒荔挺出,仲夏方炎靡草死。
若將朝菌比大椿,相去何啻千萬里。
金芝仙草不可見,長生之草略相似。
少時曾識青青色,今日得之乃真是。
天工矜憫輕喪生,故出珍苗普相示。
若言神仙可學致,自是未得養生理。
人為天地最靈物,野卉無情猶若此。
石間薜荔水昌陽,卷柏生崖并葛藟。
是皆草中號長久,未見懸空解葩蕊。
柯葉不改耐歲寒,土著青松那可擬。
不須丹砂訪葛洪,毋用仙方傳李耳。
未知此種誰為傳,烏有先生子虛子。
梅花嶺下老擔簦,敢向中原論代興。
置驛豈期逢掖貴,覓船猶愧孝廉稱。
虞廷此日咨州牧,漢相何人起郡丞。
聞道長安推轂地,歸朝行見璽書徵。
衾冷方高臥,窗明誤攬衣。
問梅穿破履,借米啟柴扉。
曉日猶藏密,和風盍解圍。
冬春俱正令,寧復病年饑。
繁星燦滿天,村犬吠不已。
千家鼾睡時,老人方夜起。
升車坐假寐,輪蹄聲在耳。
不意冥冥行,已逾三十里。
公車從南來,聯翩去如水。
計彼登程時,雞鳴亦方始。
勞勞各未休,征塵幾時洗。
金山古名寺,旦暮煙云薄。突出洪流中,群峰如壁削。
松杉蔭徑峴,金碧輝樓閣。潮滿沙漲平,巖傾石參錯。
久欣靈境寂,休軺甕城郭。登眺出世界,物色窮冥漠。
蒼茫海門闊,蕭爽秋景焯。船渡歸寺僧,庭立巢松鶴。
樹攀脰已悁,石躡脛猶躩。老僧飯彫胡,飲我金鑿落。
旋汲中泠泉,茶鐺松下瀹。暝還南窗臥,憑幾縱吟噱。
江空水月清,塵慮渾忘卻。中夜蛟龍驚,砰訇雷雨作。
狂風撼窗欞,巨浪激山腳。恍若舟中居,蕩搖無定著。
披衣坐中庭,心魂頗驚愕。燈下兩僧童,怡然相笑謔。
詎知天道微,變態難測度。須臾風浪恬,澄澄迥寥廓。
朝辭秦淮暮入汴,此間旦夕淚洗面。
淚洗面,何時干,不若叔實無心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