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曲 其三 宮引
八音資始。
君五聲。
興此和樂。
感百精。
優游律呂。
被咸英。
八音資始。
君五聲。
興此和樂。
感百精。
優游律呂。
被咸英。
八音以宮聲為起始,宮聲主導五音。興起這般和諧之樂,感動百物精靈。音律和諧流暢,覆蓋《咸池》《英韶》古樂。
八音:古代八種樂器(金、石、絲、竹、匏、土、革、木),代指音樂。
資始:起始,本源。
君:主導,統領。
五聲:即五音(宮、商、角、徵、羽)。
和樂:和諧的音樂。
百精:百物之精靈,泛指天地萬物的靈性。
優游:和諧流暢的樣子。
律呂:古代音律(陽為律,陰為呂,共十二律),代指音律。
咸英:《咸池》(黃帝樂)與《英韶》(帝嚳或舜樂),代指古雅樂。
《五音曲》為南朝齊梁時期郊廟樂歌,用于祭祀、朝會等禮儀場合。此篇為'宮引',強調宮聲在五音中的核心地位,反映古代'樂與政通'的禮樂制度,是宮廷禮儀文化的音樂載體。
全詩以宮聲為中心,闡述其統領八音、調和萬物的作用,體現古代音律與政治、祭祀的關聯,語言簡練而文化內涵深厚,是研究南朝禮樂制度的重要文本。
我心只是憶天臺,欲去無從首重回。 若得此時追五柳,絕勝他日面三槐。 年年白發催人老,夜夜青山入夢來。 縱有萬鐘非我事,何如且覆掌中杯。
壺漿壓境來迎拜,猶記溪山舊主人。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新綠未成陰。(新綠 一作:花落)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錯喜歡。(錯喜歡 一作:空喜歡) 政入萬山圍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攔。(政入 一作:正入;圍子 一作:圈子;放出 一作:放過)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軟齒牙 一作:濺齒牙)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面面皆江水,層層是峽山。人煙叢樹里,麥浪古城灣。
魚婦蕩尾槳,漁翁撒細網。網得鯉魚兒,賣與客船上。
上牢下牢水聲急,巴峽月峽山勢長。一線江流去莽莽,海天云霧接茫茫。
月出映曾城,孤圜上太清。君王春愛歇,枕席涼風生。 怨咽不能寢,踟躕步前楹。空階白露色,百草塞蟲鳴。 念昔金房里,猶嫌玉座輕。如何嬌所誤,長夜泣恩情。
自古人人足嘆嗟,閒游得侶復堪夸。 可憐十宿無喧雜,不在僧家即道家。
有美人兮天之涯,食蘭菊兮服錦衣, 披瓊簡兮規天維。隔昆丘之遐阻兮, 限弱水之漫瀰。曾故人之莫吾知兮, 曠千載而不歸。歲冉冉其將莫兮, 儼吾駕而不可以徒回。幾逍遙於山阿, 思夫君於式微。
香乍起。滿院垂垂巖桂。未卷珠簾香已至。酒杯言笑里。 葉下茸金繁蕊。別是清妍風致。更遠隨人聞細細。月華天似水。
可愛南山與北山,北山上有斗芒寒。 碧云歸盡人何在,更捲珠簾到夜闌。
細看物理愁如海,遙想朋從眼欲花。 逆水魚兒沖斷岸,貪泥燕子墮危沙。 百年喬木參天上,一昔平蕪著處佳。 行樂不妨隨邂逅,我無官守似蚔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