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步次輝弟韻
宿雨乍開晴,層巒呈寸碧。策杖隨所之,東郊與西陌。滿引紫霞觴,暫卸青蒻笠。忽見海棠花,依然帶紅濕。
宿雨乍開晴,層巒呈寸碧。策杖隨所之,東郊與西陌。滿引紫霞觴,暫卸青蒻笠。忽見海棠花,依然帶紅濕。
直道難容世,深言易絕交。
但稱司馬好,勿解子云嘲。
彼自盟黃棘,吾寧藉白茅。
一竿至清水,歸去老江郊。
竹繞屋之外,屋中人定賢。
戛風疑有客,攪雨不妨禪。
勿起青奴想,毋垂玉版涎。
新梢添秀色,長日照吟編。
紫陽山下住,問字足儒生。
鮮果枝頭熟,新醅甕面清。
學師朱仲晦,詩友許宣平。
焉得孟能靜,滄浪共濯纓。
山甑饙秈米,春瓶炙草茶。
無能賡喜起,自愛押車斜。
老不貪仙藥,貧猶種好花。
人間十萬戶,難得一詩家。
秋崖元不死,夢寐想儀刑。
縱使長松倒,終殊眾草零。
群兒奪朱紫,之子出藍青。
可惜科場廢,難徼筆硯靈。
時違運往豈無才,老氣崢嶸隘九垓。
漫仕有聲徐偃國,賦歸不愧子陵臺。
相逢苦雨泥雙屐,可及晴湖泛一杯。
忽又趁潮上桐瀨,山中春筍正堪煨。
拙宦知今是,頹顏及古稀。
寡言為暖藥,微醉當寒衣。
空腹蟬當飽,長身鶴肯肥。
天容清更健,不省桔槹機。
我年五十九,門弧子垂左。我今年七十,見子雙髻鬌。
腹僅椰子大,貯書一何伙。疾讀建瓴水,響應炙車輠。
光怪蟠肺腸,不啻珠萬顆。小松三尺許,千丈氣磊砢。
近笑韓氏子,瑟僩了細瑣。遠笑陶翁兒,但解覓梨果。
我年如子時,記誦亦云頗。舉苕乃遺帚,一懶萬事墮。
愿子于心田,及時勇耕播。秋成斂精鑿,糠粃勤篩簸。
子之名曰燧,此語本宰我。拾舊新是圖,學問甚改火。
字之曰又新,進業幸勿惰。譬如萬里途,幸已糇糧裹。
一旦輟于行,駿馬同鱉跛。近世文字繁,動輒百篋鎖。
誰能發蠹魚,丹鉛拂埃堁。手之而口之,五夜孤燈坐。
林下時思之,解衣盤薄臝。六經四書外,一一與探揣。
鵬鯨大胾嘬,余子或螟蠃。又新有如此,名世豈不可。
江之水湯湯,念子駕歸舸。溯源尋紫陽,子其正帆柁。
今日都無病,重陽倏又過。
濁醪常醉好,佳菊未開多。
豈必皆時節,焉容不嘯歌。
一樽二三友,風雨奈予何。
固窮早類從心孔,懶讀今如便腹邊。
時制堪驚小戴記,初筵敢擬衛公篇。
云何此老偏令壽,其或斯文遂有傳。
見一庵前碧溪在,花瓢歸飲許仙泉。
撚冰驚起凍髯翁,一色樓臺曉未融。
酤肆定應昂酒價,篙工是處打船篷。
讀書窗上紙偏白,躍馬街頭塵不紅。
憂國愿豐心絕喜,可能兒女絮因風。
五十五時官早休,即今七十復何求。
亦思稍為兒孫計,政恐深貽祖父羞。
豈不憶家良有說,偶然得酒更無憂。
諸公富貴新桃版,我是春前舊土牛。
諸老非前日,吾宗有若人。
大圭全粹質,勁柏挺長身。
倉卒完鄉縣,艱難寢戰塵。
深慚銘筆短,未足永堅珉。
??笄宵衣,古士婦服。
高髻云鬟,叔季之俗。
繄是丹青,間以冠髽。
孰為主婦,果蘇蕙耶。
十載離鄉邑,言歸理舊鋤。
僅憐空宅在,半駭近鄰無。
古廟叢枯木,寒宵吠訓狐。
兵余有乖氣,春色亦荒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