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汾陰樂章
大樂和暢,殷薦明神。
一降通感,八變必臻。
有求斯應,無德不親。
降靈醉止,休征萬人。
大樂和暢,殷薦明神。
一降通感,八變必臻。
有求斯應,無德不親。
降靈醉止,休征萬人。
宏大的音樂和諧順暢,豐盛地祭祀明神。神一降臨就能與人間通感,樂舞八變神靈必定來到。有求必應,神親近有德行之人。神靈降臨沉醉于祭祀,會給萬民帶來吉祥征兆。
大樂:宏大的音樂。
殷薦:豐盛地祭祀。明神:神靈。
通感:與神靈溝通感應。
八變:古代祭祀樂舞的一種形式。臻:來到。
斯:就。
降靈:神靈降臨。醉止:沉醉于祭祀。
休征:吉祥的征兆。
汾陰是古代祭祀后土(地神)的重要地點。此詩應創作于古代帝王或官方舉行祭祀汾陰后土儀式之時,當時人們重視祭祀,希望通過祭祀祈求神靈庇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這首詩主旨是祭祀汾陰神靈,突出莊重肅穆特點。它是古代祭祀文化的體現,反映當時人們對神靈的信仰和依賴,在研究古代祭祀文化和宗教信仰方面有一定價值。
白猿黃石圣賢官,三匝無枝草木寒。懷玉高行書劍草,從車傳食酒杯寬。辜蘭負柳先心醉,濁海清泉兩足難。容易避人成廢物,此身終是負儒冠。
孟仲爭秋毒熱新,自今三指算歸旬。已判明月隔千里,可對茱萸少一人。
論功直與酒杯同,何事生憎在水中。不使落湯頻下箸,終令骨醉耐春風。
著繡看君海上游,白云攜手問丹丘。中郎舊業藏金馬,內史新書滿玉樓。山水十年桃竹杖,關河千里木蘭舟。題詩莫向羅浮頂,片片梅花引客愁。
孤嶂臨滄海,千山涌大江。遠帆歸市獨,高塔倒波雙。鷗鷺爭洲溆,蛟龍怒石矼。壯游心未已,飛雨灑樓窗。
江山佳處留行客。醉馀老眼迷空碧。獨倚最高樓。乾坤日夜浮。微風吹笑語。白日魚龍舞。此意忽翩翩。憑虛吾欲仙。
出俗輕枝翠嫩長。不比松筠,獨耐風霜。歲寒心以表嘉祥。小蕾初生,壓盡群芳。勿遣娉婷越粉墻。盡任桓伊,品弄何妨。天然姿秀坼□黃。絕艷清奇,一剪梅香。
春風發群卉,也復到茲花。石根斜引帶,樹杪亂藏蛇。深夜垂清露,遙香散彩霞。幸茲無剪伐,聊與度年華。
濁酒澆腸遣旅懷,春宵常苦漏聲催。坐中不見丘夫子,明月無光厭舉杯。
經商逐利總贏馀,販了耕牛又販豬。南北東西常跋涉,敢因勞瘁滯家居。
并行沿堤步晚晴,野香牽引過林坰。誰知卻是江南夢,尋到西曹夜直廳。
西湖舊事逝如流,紅紫塵沙新綠稠。昔日賞心今日吊,前人遺跡后人游。雨觀水色連山色,晴看湖頭送日頭。鷗鷺無情自來往,興亡不管帝王州。
有國嘗憂以味亡,須知有毒味中藏。誰能不累口腹事,莫趁秋風銜稻芒。
面目已憑詩寄去,笑談須待自將來。香泉不煮雙金榼,候取歸人趁菊開。
姜桂風雷兩不凡,蓬蒿時局聽誰芟。焚驅虎兕貔貅纛,針割龍蛇日月函。一字灰釘苛史筆,滿身塵垢老征衫。舞臺絲竹生啼笑,擬作悲歌付阮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