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古一百則 其六十八
拂牛劍氣洗兵威
定亂歸功更是誰
一旦氛埃清四海
垂衣皇化自無為
拂牛劍氣洗兵威
定亂歸功更是誰
一旦氛埃清四海
垂衣皇化自無為
劍氣拂過牛斗星,洗去了兵戈的威嚴,平定戰亂的功勞該歸功于誰?一旦戰亂的塵埃清除,四海清平,帝王垂衣而治,教化自然歸于無為。
拂牛劍氣:牛、斗為星宿名,古代以星象占兵事,此處指平息戰亂的力量。
洗兵威:洗去兵戈的威懾,喻指戰爭結束。
氛埃:借指戰亂的塵埃,代指動蕩局勢。
垂衣:帝王無為而治,典出《易·系辭下》“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皇化:帝王推行的教化。
無為:道家思想,指不刻意干預,順應自然。
《頌古一百則》為宋代禪宗僧人道川所作,屬“頌古”體,通過經典或公案闡發禪理。此首借戰爭平定、帝王無為的景象,隱喻禪宗中去除塵垢(煩惱)、回歸清凈本心的修行境界,創作背景與宋代禪宗興盛、頌古風氣流行相關。
詩以戰爭平定為引,由“洗兵威”到“清四海”,最終落腳于“垂衣無為”的治世理想,既贊頌平定之功,更推崇自然教化,體現了禪理與儒家治世思想的融合,語言簡練而意境深遠。
碧薺抽條土力松,春雷猶自蟄黃龍。上清道士歸尋藥,一笛吹云入弁峰。
冥棲九隴傍云松,茗盌熏爐取次供。月滿長空秋放鶴,雨昏大海晝降龍。病中普施諸方食,定里長聞上界鐘。明哲古來多玩世,不妨隨處舞三筇。
圣學論一貫,斯最為要義。自從參賜遠,誰領言下意。圣以一貫萬,體用無二致。學者求之萬,其一乃可至。執著固云非,超悟亦未是。功深與力到,庶幾有真契。
西陵分別后,蹤跡各飄零。又見楓林赤,依然酒幔青。關河仍舊路,風雪憶郵亭。獨坐孤燈下,疏砧未可聽。
溶溶漾漾碧粼粼,船去船來不礙人。日午中官傳上旨,內家宣賜玉堂春。
東野龍鐘衣綠歸,溧陽何足處男兒。微生縱有孤吟癖,尚擬朝端振羽儀。
系纜江沙靜,杖藜巖谷春。花依竹色好,草入漲痕新。占筍苔初破,嘗梅客遽顰。篙師勿槌鼓,幽興苦留人。
峰泖堂堂此逸民。書心畫理并通神。槃礴解衣微醉后。搖首。肯將一筆貿干緡。金石樓中閑睡足。茶熟。堆山縑素任生塵。能事豈容相促迫。水石。流傳角羽識凰麟。
春歸花落鳥無聲,一夜閒愁帶雨傾。自古浮云本無定,漫將消息問陰晴。
急催銀漏。漸漸紗窗明欲透。點檢花枝。曉笛吹時幾片飛。淡煙初破。仿佛夜來飛幾朵。淺粉馀香。晨起佳人帶曉妝。
君家盛事古全稀,九十雙親七十兒。四百人中同戍日,八千里外獨歸時。尊前舞袖花前酒,畫里關山卷里詩。親故爭傳看遠客,不妨銀燭夜筵遲。
山南楚甸坼,漢東隨為大。盡日涉艱阻,極力出險隘。川途落木杪,忽睹天宇快。長林偃秋色,百雉露茫昧。疑向遠水曲,隱映修竹外。捷去不得前,橫亙斷崖礙。煙深梅欲春,石亂水相帶。飛鳥不知人,投樹聲甚怪。探騎隔岸言,轉出西城背。火壕削紫土,斬絕黑欲墜。當時不受攻,例與安陸潰。居人盡室去,涵養盡一敗。荒空二十年,繁夥日蕪穢。白堊馀屋壁,狐貍窟庭內。穿窗棗枝曲,倚柱巖桂壞。誰種當道棘,亂長侵階菜。奧室沒蒿萊,何處覓粉黛。濕氣雜土腥,當晝半暝晦。相國來秉鉞,下令急剪拜。佇馬開天荒,欲復太平代。勿謂少師侈,今有季良在。
帝城春信早,春園趣不稀。池煙凝竹色,庭雪助燈輝。氣煖浮蘭醴,花寒落毳衣。清言歡未極,玉漏轉微微。
世人得意笑轗軻,多營寡營無不可。一時爭巧鳥與蟲,百年守拙誰知我。畫里疑通五岳云,夢中恍駕三湘舸。少有四方志,老誡垂堂坐。君不見池面生漚石迸火,汨羅葬身首陽餓。古今萬事成浩嘆,風雨西來木葉墮。夜寒擁衾茅屋破,日出群動人高臥。力疾正披老莊圖,鄰翁扣門送藥裹。
堪嘆生老病死,世間大病洪疴。傷嗟戇鹵強添和。怎免輪回這個。獨我搖頭不管,時臨還與他么。玉花叢里睹瓊科。五色云中穩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