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嚴文炳 其八
趙侯當賜環,
倔強恥媚灶。
張侯鳴琴手,
戍期幾時到。
何郎偕賢書,
論價未足道。
多煩問何如,
好語君一報。
趙侯當賜環,
倔強恥媚灶。
張侯鳴琴手,
戍期幾時到。
何郎偕賢書,
論價未足道。
多煩問何如,
好語君一報。
趙侯應當被召回朝,性格倔強恥于諂媚權貴。張侯有善治之才,戍守的期限何時能到?何郎帶著舉薦文書,其才德難以用世俗價值衡量。煩請多問他們近況,將好消息告知于我。
賜環:古代以玉環形喻召回,典出《荀子·大略》'絕人以玦,反絕以環'。
媚灶:諂媚權勢,典出《論語·八佾》'與其媚于奧,寧媚于灶'。
鳴琴手:指善治之才,典出《呂氏春秋·察賢》宓子賤鳴琴而治單父。
賢書:舉薦賢能的文書,《周禮·地官·鄉大夫》載'獻賢能之書于王'。
論價:以世俗標準衡量價值。
此詩為作者寄贈嚴文炳組詩中的第八首,具體創作時間未詳,當為作者與趙、張、何諸友人交游時,因關切其際遇而作。
全詩以簡筆勾勒三位友人形象:趙侯剛正不阿,張侯善治待歸,何郎才德超俗,末句托請傳訊,凸顯對友人的真摯關懷。語言質樸,用典自然,是宋代交游詩的典型之作。
當戶海榴樹,紛紛落絳英。竹林新筍出,石砌綠苔生。小屋知心靜,繁花覺眼明。少陵今遠矣,誰與論詩情。
湖上雨來急,蘭舟并著歸。誰憐花解語,水鳥亦依飛。
無熱天中第一仙。
滄江人獨往,日厭櫓聲喧。水鳥傍船起,陽烏出浪翻。灘危多峭石,木落見空村。地與炎荒接,朝來氣漸溫。
關節當年透不過,人間真信有閻羅。千金贏得名珍重,一硯看來價幾何。紫石樹碑揚妙墨,碧天明月湛秋波。祠前車馬紛紛也,頑懦曾知感激么。
圣歷如天永,臺星傍日明。西山來玉乳,北極浥金莖。恭遇生申旦,政逢轉泰亨。春開傅內甕,樂奏和朝鶯。夫子文章主,當今禮樂衡。百川同學海,萬國待于京。民望夔龍相,天高輔弼名。世家傳作楫,公子學調羹。繞戶生榮氣,通元懋德聲。筵排三樂暢,瑞藹五倫呈。憶昔廷掄士,當時物望傾。懼為后世頌,愿展帝廷賡。柳色晴初發,韶光淡不盈。調元方壽國,千載有長庚。
騎鶴上天還下天,不食煙火自長年。屋頭云氣白于染,洞口桃花紅欲然。坐壇呼吸走雷電,放筆揮灑生云煙。谷城后會定何在,他年有約南山邊。
別后流光隙里過,相逢只在網中多。三番夜半催詩債,一笑屏前露酒渦。庾嶺淹留猶未已,禪城消息近如何。于歸快趁桃夭日,指腹聯姻事記么。
勞君一上仲宣樓,舉目風塵動客愁。插竹未曾開蔣徑,誅茅豈是愛荊州。漢官剪綵呈春燕,周代尚青迓土牛。聊摘黃楫傳臘酒,人傳小隊浣花頭。
投裝野寺愛幽棲,翠竹蒼梧趣正宜。久坐檐楹師弟子,清風明月更輸誰。
邂逅遇迍蒙,人情詎見通?昔時曾虎步,即日似禽籠。有命如朝露,天依類斷蓬。緬懷知我者,榮辱杳難同。
山色釀空碧,砧聲鳴翠微。自憐為逐客,誰為搗寒衣。居士本無病,參軍胡不歸。扁舟在吾手,爾莫用危機。
鉛山萬古,岑寂怎成名。須待得,真名士,駐鷗盟。賦秋聲。忍把英雄業,神州恨,都拋與,一編詩,三徑酒,五弦箏。料理瓢泉,且醉吟風月,痛飲如鯨。憶搴旗沙場,青兕最猙獰。十論空投,帶湖行。嘆人間路,為誰窄,池畔月,為誰明。算縱有,裁天劍,為誰橫。意難平。藪隱雖非愿,寧作我,豈其卿。詩書業,長短曲,雅人情。遂令此間山水,從公后,世代修名。采鵑紅盈手,并美酒長觥。解汝愁城。
知君華構倚培山,泉石清幽幾席閒。插架喜看黃卷積,鉤簾應待白云還。廟堂此日陪伊傅,燈火當時話孔顏。未得投簪詢舊業,畫圖空自憶鄉關。
境是舊游處,蒼涼非昔年。疏花全著莽,小沼半藏煙。摻手縫要襋,當時按管弦。始知銅雀恨,應為一潸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