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宴
秋葉風吹黃颯颯,
晴云日照白鱗鱗。
歸來得問茱萸女,
今日登高醉幾人。
秋葉風吹黃颯颯,
晴云日照白鱗鱗。
歸來得問茱萸女,
今日登高醉幾人。
秋天的樹葉在秋風中颯颯作響,顏色變得枯黃;晴朗天空中的云朵在陽光照耀下如同白色的魚鱗?;氐郊抑性儐柌绍镙堑呐?,今天登高飲酒有多少人喝醉了呢?
颯颯:形容風吹樹葉的聲音。
鱗鱗:形容云朵像魚鱗一樣排列。
茱萸女:采摘茱萸的女子。茱萸,一種植物,古時重陽節有佩戴茱萸的習俗。
登高:重陽節有登高的習俗。
重陽節有登高、賞菊、插茱萸等習俗。此詩可能創作于重陽節詩人參加宴飲之后,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重陽節是重要節日,人們會通過各種活動慶祝,詩人在宴飲后歸家寫下此詩,記錄節日的感受。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重陽節的景象和氛圍,突出節日特色。其特點是語言質樸,畫面感強。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生動展現了當時重陽節的生活場景。
陌上花,開滿陌,金屋美人歸未得。流蘇繡帳掩香塵,目斷君王片云隔。九重宴罷移宮燭,歌管聲殘更漏促。自臨寶榻拂鸞箋,細字斜行寫心曲。陌上花,開滿枝,掌中美人知不知。翠眉蟬鬢今何似,趁取花時緩緩歸。書中未盡叮嚀意,更遣青鸞口傳語。陌上花,年年好。掌中人,年年老。春光爛漫不歸來,轉眼殘紅滿芳草。一封書,千萬囑。油壁車,黃金犢?;ㄟ叴?,花底宿。緩緩歸,莫愆期。
周室中微日,宣王勵志年。謙虛資德教,玉帛起遺賢。旱魃為時虐,憂勤契上天。載歌江漢什,武烈亦巍然。
風檐讀書,栽花把鋤,閑中歲月寬馀。怕喧來馬車。何曾醉呼,吾非酒徒。綠茶日飲三壺。愛江山畫圖。
世界都無廣狹,人生各有盈虛。鯤鵬兩海不足,鷦鴳一枝有馀。
瓶錫隨緣去入杭,湖山今已屬支郎。前朝古寺多南渡,下界空華出上方。滿地白云朝入定,孤峰片月夜焚香。明年不負登臨約,應叩禪扉借竹房。
待得春歸人亦歸,風花撩亂撲征衣。清香十里荼蘼路,零落珠幢對晚暉。
凍草復驚春。事過都陳。算來惟有歲長新。不樂損年殊不值,莫學崔骃。洗眼碧波粼。啼鳥為鄰。平蕪如毯柳欹人。清恙未除終自減,暢好芳辰。
骨醉于菟一掬春,掌中白額氣如云。南山月暈夢初醒,北海風生酒半醺。暢飲自懷班定遠,酣歌誰酹顧參軍。醉鄉亦有封侯地,笑綰金符便策勛。
虎丘山下月朦朧,閶闔門前動地風。子夜一聲琴一闋,杜鵑聲在碧云中。
虛心雖涉世,貞節自孤堅。翠梢掛明月,錦繃披紫煙。豈無儀鳳日,別有化龍年。玉質捎云里,唯須著列仙。
遷客登臨暫艤船,吳山絕頂出風煙。豫章南去帆沖雨,彭蠡西來浪接天。高士置芻思孺子,華亭留句憶坡仙。當時石砮今何在,空向神祠一惘然。
方子獨立士,歲暮亦深居。林李從之游,欲出更躊躇。紛華晚不顧,浮湛同里閭。時從陸丈人,共此一篇書。
敬亭有舊齋,風雨一窗破。朝對風雨吟,暮對風雨坐。惟知經史親,肯顧衣裳涴。有時暫游息,自歌還自和。直俟所學成,功名如一唾。寧同陋巷人,獨守簞瓢餓?
清游不放酒杯空,雪共梅花落酒中。玉帶朱衣有仙骨,畫船更在水晶宮。
佳人方素面,對鏡理新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