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師相陳大觀文 其六
黃童白叟走踆踆
總向城邊擁去輪
愿為此邦聊小駐
公歸誰作萬家春
黃童白叟走踆踆
總向城邊擁去輪
愿為此邦聊小駐
公歸誰作萬家春
黃發(fā)孩童與白發(fā)老人都匆匆趕來,全都聚集在城邊擁擠著送別離去的車輪。希望您為了這片土地暫且停留,您若歸去,誰又能為千家萬戶帶來春日的溫暖與生機?
黃童白叟:黃發(fā)兒童和白發(fā)老人,泛指老老少少的百姓。
踆踆(cūn cūn):行走匆忙的樣子。
去輪:離去的車輪,代指離別的車輛。
此邦:這個地方,指陳大觀文任職或停留的州郡。
聊:暫且。
萬家春:比喻為百姓帶來的溫暖與福祉,春在這里象征美好、生機。
此詩當創(chuàng)作于陳大觀文(可能為南宋官員)即將調(diào)離任職地時。詩人目睹當?shù)乩嫌装傩兆园l(fā)聚集城邊,擁擠著挽留離任官員的場景,有感于其深得民心,故賦詩記錄這一感人時刻。
詩以百姓送別場景為核心,通過‘黃童白叟’的群像與‘萬家春’的比喻,突出陳大觀文深得民心的形象,既展現(xiàn)官民魚水之情,也暗含對賢能官員離任的不舍。語言平實卻情感深厚,是一首反映民生與吏治的佳作。
末路如今日,乾坤通塞時。塵沙歸浩劫,碩果得吾師。語默無非道,行藏隨所之。鵝湖尋舊隱,重去剪茅茨。
出畏之,入懼之。
曾從君王幸上林,風塵回首隔同心。燕臺自筑黃金館,郢國誰傳白雪音。清世名高翻見逐,孤臣身遠莫沾襟。扁舟不少江湖興,應(yīng)擬逢迎在漢陰。
吳興畫馬名天下,文采風流美無價。子孫兩世皆絕奇,筆意經(jīng)營亦相亞。分明雙馬如雙龍,玉花對立連錢鬃。圉人緩轡不敢鞚,矯矯似欲鳴長風。卻想當年落筆時,省郎侍彩初來歸。深庭花落白晝靜,紅門草綠春風微。回首光陰既非昔,老者已逝難再得。中原武騎更馳奔,展卷令人三嘆息。
百歲已逾半,知復幾寒暑。此事當究觀,勿共俗子語。
此根真可咬,不用問康侯。鼎鼐非君事,徒能白相頭。
夜雨催寒,悵聲聲又逼,闌珊花事。霜影癯秋,那肯傍煙扶水。人間未識飄零,惹朝暮、懷波深淚。江山向、花時重憶,都成醒醉。舊夢易吹碎。悄西風過處,又添愁悴。漫掩鏡華,香色自甘遺棄。明朝拚老枝頭,終不倚、釵旁仄媚。誰記。恁凄迷,孤心自慰。
籠中鷂子不得出。籠外要入將奈何。一邊蟲粘蜘蛛網(wǎng),一邊窗打撲燈蛾。
一聲清蹕九天開,白日雷霆引仗來。花萼夾城通禁籞,曲江兩岸盡樓臺。柳陰罅日迎雕輦,荷氣分香入酒杯。遙想薰風臨水殿,五弦聲里阜民財。
魚鱗成石量,桑葉論斤賣。珍重絲網(wǎng)難,家家月中曬。
政拙時時費禱求,心憂赤子餓填溝。一聲霹靂中宵雨,洗出江湖萬里秋。
循澗躋危磴,披云得勝游。蓬茅增舊葺,竹樹喜新稠。夢想三秋別,徘徊十日留。馀年端可料,此地欲長休。佳友紛來集,欣然會宿心。風泉陪徙倚,云月共窺臨。雅唱情俱勝,微言思獨深。茲游非逸豫,邂逅得良箴。
高人買山隱,百萬猶恨少。客兒最省事,有屐一生了。東莊良不遙,十里望縹緲。縈紆并麥壟,翠浪四山繞。先生滯鹿車,去程通鳳沼。暫來山泉上,思與飛云杳。云北接云南,一徑絕紛擾。竹林懷風雨,目斷極窈窈。從來無世塵,相對真不撓。龍兒爭地出,頭角已表表。先生囑支郎,勿使斤斧夭。終當乞一杖,險路扶吾老。
天上惟今夜,歡娛世所知。終年隔河漢,未夕罷機絲。雨濕愁烏鵲,云晴見翠旗。穿針有兒女,悵望過橋時。
空手把鋤鍤,師心學老農(nóng)。護生耕熟地,揮汗種新松。梅厭饒酸氣,花憎帶冶容。客心何所寄,窗外綠陰濃。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