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分水關
層層峻嶺費攀躋,頭上云霄似可梯。
一水南分閩海遠,數峰晴入楚天低。
雨聲忽助溪聲急,山色遙連樹色迷。
擾擾浮名成底事,半生空自羨幽棲。
層層峻嶺費攀躋,頭上云霄似可梯。
一水南分閩海遠,數峰晴入楚天低。
雨聲忽助溪聲急,山色遙連樹色迷。
擾擾浮名成底事,半生空自羨幽棲。
層層疊疊的險峻山嶺攀登起來十分費力,頭頂的云霄仿佛可以順著梯子攀登。一條溪水向南分流,通向遙遠的閩海;幾座山峰在晴日下,融入楚天顯得低矮。雨聲忽然助長了溪水的湍急聲,山色與遠處的樹色相連一片迷蒙。紛擾的浮名究竟算什么事?半輩子不過是白白羨慕那幽靜的棲居。
攀躋(jī):攀登。
梯:名詞作動詞,意為用梯子攀登。
閩海:指福建沿海地區。
楚天:楚地的天空,古代楚地包括今湖南、湖北及周邊部分地區,此處泛指南方天空。
擾擾:紛亂、喧鬧的樣子。
浮名:虛名,指功名利祿。
幽棲:指遠離塵世、幽靜的居住環境。
分水關為閩贛交界的重要關隘,多為旅人、宦者經行之地。此詩或作于詩人宦游途中,登山時見險峰、溪水、云霧等自然之景,觸景生情,由旅途艱辛聯想到半生追逐浮名的虛無,從而生發出對幽居生活的向往。
全詩以登山所見為線索,前半寫景,從峻嶺、云霄到溪水、遠峰,再到雨溪、山樹,層次分明;后半抒情,由景悟情,批判浮名之累,表達對自然幽居的傾慕。語言質樸,情感真摯,是一首情景交融的山水抒懷之作。
瑞靄浮龍鑒,涼飔拂燕釵。瑤鐘獻冰醴,暑殿雪盈懷。
白發焉能逐隊行,一官獨冷稱長清。遺民自識康成草,博士家傳伏氏經。瘦馬骨高疲遠道,古槐根出枕荒城。應憐到日多幽賞,松桂高風苜蓿羹。
醉去臥蘭茝,安用張蜀錦。何必黃金杯,癭杓亦足飲。物理不可齊,好惡乃天稟。真精既洞達,空無仍諦審。所以陶淵明,北窗自攲枕。起作無弦彈,此音殊妙甚。
我昨去黃州,樓風暴雨攔江頭。坡公阻客不得發,徒令赤壁懷清游。我今客武昌,悲風苦雨凄斷腸。仙人招我買雙屐,直上黃鶴心蒼茫。黃鶴樓高逼閭闔,樓下雙流江漢合。對峰龍氣劃江開,萬井人煙夾城市。呼茗推窗坐聽雨,江頭隱隱聞龍語。初如濺珠大小波心跳,急似長蛟攫擲空中舞。帆影紛紛亂飄葉,云頭倒與風檣接。江山模糊不可辨,水墨空濛浸城闕。黃鵠磯邊起暮愁,萋萋鸚鵡自芳洲。屈生去后禰生去,千古才人總誤投。不禁喃喃檣上燕,爭如泛泛水中鷗。楚些一掬蒲觴淚,陰雨今朝哭未休。梅花正值江城落,風霧漫江更蕭瑟。客懷亂似雨絲多,便放江山入吟橐。安得煙蓑雨笠自稱意,且學林宗一巾自墊角。拍肩試請呼起樓頭仙,橫吹玉笛倒騎鶴。
芰荷開處藹芳馨,鸂鶒雙雙應曉晴。絕勝金灘溪水上,時來還見繡衣行。鴛鴦飛下水東西,十里芙蕖望欲迷。只少紅妝隔花語,此間不是若耶溪。飛來白鷺傍紅蓮,宛在華峰玉井邊。亦有花開逾十丈,可應得見藕如船。赪霞翠霧護蓮房,風度晴漪漾日光。好是昆明池上見,粉紅墜露散清香。
槐楸陰最茂,秋晚惟空枝。今日晴無風,散步適其宜。右扶青溪杖,左挾斜川詩。石琢四腰鼓,可以休我疲。清言出正始,不雜世論卑。野僧何處來,成此一段奇。
世事皆蕉鹿,生涯在釣車。錦囊攜白雪,綵筆散馀霞。儤直曾焚草,休官不待瓜。歸來蘆荻岸,云是漢江槎。
天涯海角人求我,行到天涯不見人。忠孝義慈行方便,不須求我自然真。
漳南望斷客愁新,往事悠悠起戰塵。地下奸雄無用處,別時歌舞可憐人。河聲入夢俱成淚,草色生秋不計春。欲向西園訪公子,夕陽黃葉落紛紛。
日落風更起,江頭船不行。凄涼大夫宅,蕭瑟故王城。一醉重樓晚,千秋萬古情。愁邊動寒角,夜久意難平。
海客傳逸事,令我再三嘆。有島絕居民,花濃竹欹亂。紅彝拿舟來,留種置行館。再至燭遺書,墮淚浩如霰。愴傷人代促,黝黑歲序半。羲車厭修轡,暑退快脫絆。安知秋陽輝,長此冬夜漫。山魈恣彳亍,魍魎互窺瞷。大荒固多異,兩儀無更換。誰能鑿空虛,啟閉作昏旦。甚類燭龍誣,何減諾皋謾。空堂夜杳闃,泱漭望河漢。
花期風雨近,獨客思悠悠。疊浪歌來岸,堆山笑入舟。虎溪明月夜,鹿洞暮煙秋。歸夢家何在,漫漫古渡頭。
桃根桃葉。一樹芳相接。春到江南三二月。迷損東家蝴蝶。殷勤踏取青陽。風前花正低昂。與我同心梔子,報君百結丁香。
一雙銀蒜暮丁冬,是東風。是西風。吹得疏疏,涼雨打梧桐。沈水半消金鴨冷,人不見,夢依依、喚玉驄。玉驄。玉驄。無路通。步霜紅。霜更濃。過也過也,過不了、咫尺簾櫳。依舊相思,圍住畫欄中。推枕起來還欲睡,樓角外,又蕭條、聽斷鴻。
拔樹鳴條浩浩風,雨云翻覆在其中。千波萬浪驚天地,到海方知信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