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家傲
折柳贈君君且住。
折柳贈君君且住。
折下柳枝贈予你,請你暫且留步。
折柳:古代送別的習俗,取“柳”與“留”諧音,表達挽留之意。
且住:暫且停留。
因僅存此句殘篇,具體創作背景不詳。推測可能為作者送別友人時所作,反映古代文人以“折柳”寄情的常見場景。
此句以“折柳”這一經典送別意象為核心,通過簡單直白的語言,直接表達對友人的挽留之意,情感真摯,體現了送別詩詞中“以物傳情”的典型特點。
稻穗登場谷滿車,家家雞犬更桑麻。謾栽木槿成籬落,已得清陰又得花。周遭圩岸繚山城,一眼圩田翠不分。行到秋苗初熟處,翠茸錦上織黃云。
舊時秋水醉吟者,且作西山病叟呼。可惜黃花逢令節,樽中酒燥筆頭枯。
朝行佛屋魚千里,暮借僧床鷯一枝。窗下秋蟲解人意,似憐羈客伴哦詩。
年谷豐穰萬寶成,筑場納稼積如京。回思望杏瞻蒲日,多少辛勤感倍生。
園林春色已無多,片片飄零奈若何。空里乾坤原變幻,夢中今古易蹉跎。還將殘艷資魚腹,留取香泥補燕窩。欲使繁華常在眼,莫嫌煬帝費綾羅。
冀北近來風土別,一冬和氣滿郊畿。去年記得江南路,凍雨瀟瀟雪亂飛。
云水才棲息,南林復送行。只因爾我意,互作主賓情。遠樹迎風冷,虛舟載月明。已知尋夢趣,渡口暮煙橫。
君恩九鼎重,臣命一毫輕。出身事主,剛甚須作不平鳴。老卻西山薇蕨,閑損南窗松菊,羞死漢公卿。豺狼敢橫道,草木要知名。秋已素,人又去,若為情。長沙何在,風送嗚咽暮潮聲。舉棹卻尋歸路,揮麈莫談時事,得酒且頻傾。一片古時月,千里伴君行。
落日閉重關,荒亭此共攀。一城余白骨,四面見青山。破屋無人到,深林有鳥還。家鄉何處是,搔首暮云間。
百步廳邊放兩衙,夜深燈火見人家。提壺勸我教沽酒,鴝鵒逢君要點茶。舞得六幺除是柳,啼消紅粉奈何花。使君被爾牽詩思,可是無心憶浣紗。
人去下簾鉤。笙歌散畫樓。掩窗紗、欲睡還休。細算年來多少事,算不了、是離愁。浪跡比閑鷗。流光易白頭。洗回腸、只是香甌。借得酒兵攻壘塊,攻不破、是糟丘。
君行應到郁孤臺,惆悵登臨記昔孩。別酒尚遲三徑菊,歸鞍好待一枝梅。將軍揖客能增價,幕府群賢定挽才。我亦方謀下吳會,未知何地得重陪。
休教誤妾一春閑。杏已殘。柳將綿。只有東風一剪尚輕寒。吹向夢中渾不覺,正一地,長飛去,云那邊。那邊那邊路幾千。山也艱。水也難。怕也怕也,怕盈盈、還遇遮攔。驚破一場春夢更闌珊。此際閑愁何處也,人獨立,小庭院,亂花前。
山村寥寂近重陽,挑逗詩腸與酒腸。采菊盈襜旋棄擲,不因蹤跡在他鄉。系馬山椒餞夕陽,孤懷癡絕似柔腸。宸居近報開南極,客子寧當怨異鄉。
一鼓塞鴻音,關山雨雪深。淩云飛乍起,傾耳韻還沈。遠戍中宵淚,孤臣萬里心。聽君無盡意,感我欲沾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