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景圖 其一
蘆花飛雁煙村靜,
一點青山波萬頃。
人在孤舟喚不應,
兒言客寫瀟湘景。
蘆花飛雁煙村靜,
一點青山波萬頃。
人在孤舟喚不應,
兒言客寫瀟湘景。
蘆花紛飛,大雁掠過,煙霧籠罩的村莊一片靜謐;一座青翠的山巒點綴其間,碧波蕩漾,浩渺無邊。有人獨坐孤舟,呼喊卻無人回應;孩童說道,客人正在描繪這瀟湘的景色。
煙村:被煙霧籠罩的村莊。
波萬頃:形容水面廣闊,碧波浩瀚。
瀟湘:湘江與瀟水的并稱,代指湖南一帶的秀美山水,常作為江南勝景的代稱。
客:指作畫的人,可能是畫家或題畫者。
此詩或為題畫詩,具體創作背景無明確記載,推測為作者觀“遠景圖”時所作,描繪畫中瀟湘景色與觀畫時的生活片段。
詩以“遠景”為核心,通過蘆花、飛雁、青山、孤舟等元素,勾勒出一幅靜謐悠遠的瀟湘山水圖,語言簡練生動,兼具畫面美與生活趣,是題畫詩中描繪自然勝景的佳作。
拿舟曾過芰荷鄉,
十里薰風一水長。
趁取秋時尋舊賞,
且留三日臥清香。
蕞爾香山下,園惟辟數弓。
土膏滋宿雨,菜味樂吟風。
力且閒堪用,心隨籟盡空。
自今同野老,不必問窮通。
湖光天色澹相和,今夜離筵樂更多。云作翠屏裝寶鏡,風為金斗熨青羅。尊前鸚鵡知衡在,曲里含桃柰鄭何。一水峭帆歸便得,不須低首怨驪歌。
為爾狂歌思欲飛,壺中天地到應稀。玉山偏軟烏程酒,銀露徐欺白苧衣。月色總依雙旆在,風流俱逐片帆歸。西湖自好誰行樂,始信浮榮有是非。
袞袞諸公野馬塵,天涯何處著閒人。浮家萬里非真隱,結客千金不算貧。滄海怒濤愁日暮,大荒劫火悔輿薪。登臨欲覓岡千仞,長嘯秋風脫幅巾。
隱市原來厭俗塵,林泉終許屬閒人。主人半畝聊分住,歸客全家且食貧。得地數弓謀小筑,買山千樹喜添薪。渡江子弟誰英物,獨倚孤松岸角巾。
遠塢雞初唱,人家戶尚扃。
天光沈水白,霜色撲衣青。
大野迷輕靄,寒空帶落星。
能知清曠意,不復憚勞形。
幽林歸獨臥,滯慮洗孤清。
持此謝高鳥,因之傳遠情。
日夕懷空意,人誰感至精。
飛沈理自隔,何所慰吾誠。
飛鳥穿堂柱半攲,
春晴猶不似春時。
上梁文記臨邛魏,
天目洪家卻立碑。
莫訝紅襟,此日重逢,相看已非。笑主人簾箔,換來銀蒜,舊家門巷,褪了烏衣。
柳絮池塘,梨花院落,飛入叢中影欲迷。穿花去,共尋芳蝴蝶,到處相依。
水晶怎捲風微。問何處、銜泥帶月歸。喜拖馀半頸,玉釵綽約,舞殘雙剪,雪羽差池。
夕照都沉,粉墻不隔,休向佳人鬢上飛。喃喃語,與雪衣娘子,共話依稀。
薇垣人去幾春冬,曾說賢勞動九重。琬琰有文書大節,衣冠無計返生容。家庭稿在青箱貯,方岳功成紫誥封。馀慶百年流未已,鳳毛誰及謝超宗。
高堂偕老穴同藏,閫職名隨澗水長。家訓不驕親子女,恩封猶愛布衣裳。塵埋婦苑庭萱殞,劫盡仙籌冢樹蒼。撫卷為君聲薤露,五常真見白眉郎。
白鶴樓前水滿陂,
沿堤楊柳碧如絲。
中流笳鼓都銷歇,
祇有荷花似舊時。
湖上西風急暮蟬。
夜來清露濕紅蓮。
少留歸騎促歌筵。
為別莫辭金盞酒,
入朝須近玉爐煙。
不知重會是何年。
家貲散盡招亡命,大有阿兄撥亂風。
娘子軍齊元帥府,唐王兒女半英雄。
處事拘攣外,鋤奸談笑中。
幾年亡主將,全蜀賴明公。
畏愛盾衰日,清和夷惠風。
屢書終不盡,詩意亦何窮。
萬方歌吹徹云天,三五功成抵百年。
整黨整風新體制,樹人樹木立新賢。
和平共處傳佳譽,經濟展開財理篇。
國步寬宏行坦道,更從四化著先鞭。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確論時。
若以后時為失計,必將先手作知幾。
三千賓客成何夢,百二山河付阿誰。
弄巧既多翻作拙,堯夫非是愛吟詩。